賀敬斯
【關(guān)鍵詞】 習作教學;養(yǎng)趣;真實;公開日記;創(chuàng)作
平臺;欣賞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3—0098—01
提到習作訓練,教師苦于學生的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學生則厭于生活的單調(diào)平淡、乏善可陳,習作教學因為“無趣”總是逡巡難以前行。其實,寫文章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古人?!皶保ㄊ鑫模┮允銘?,不能書者則“寫”(指書法),不能揮豪潑墨者,則“舞”(舞劍)之,更不能者便“嚎”(大聲喊叫)之以出其“憤”(指內(nèi)心的情感)。宣泄情感很平常,是人最合理不過的心理需求,要滿足這種需求,除了與適合的人用適合的方法溝通交流外,寫出來是不二的選擇。那如何讓學生具有這種感受力,從厭寫、無話可寫到樂于寫呢?下面筆者談談在習作教學中“養(yǎng)趣”的幾種方法。
一、“養(yǎng)趣”,必先立根本
做文章和做人一樣,要有原則。原則多了、復雜了,學生不好遵循,所以這個原則要便于記憶,簡單可行。百思而得一字——“真”,即寫真事,表真情。
學生寫不好,不否定、不批評,不令其重寫,但不“真”,則一定要重寫。實在不愿看到學生搜腸刮肚地給親朋好友編排莫須有的悲喜劇,實在不愿看到學生喜笑怒罵表達出的突兀、怪誕,使得文內(nèi)文外出現(xiàn)兩個截然不同的“自己”。教師面對這樣的作文,只能啼笑皆非,只能斷其文章的遣詞造句、寫法結(jié)構(gòu),至于最本真的“情感”,由于是虛情假意,當然不便評價,更不可能溝通、斧正,這大概是教師們溝通的結(jié)果。所以,“真”這個原則才是文章的根本。若情之有需者,則以手法結(jié)構(gòu)、遣詞造句輔之,以增其色,絕不要堆砌華美詞句,生搬修辭、硬造故事,寫出那些華而不實的風花雪月,扭捏造作的悲春傷秋來。
在筆者看來,這個原則不僅用于行文,更適用于做人,所以筆者在教育學生時也以此為準——只有真誠、坦蕩的人才能寫出“大”文章。
二、“養(yǎng)趣”,必要開心窗
學生覺得沒什么可寫時,教師會認為是學生不留心觀察生活,學生則抱怨自己的生活千篇一律。真的如此嗎?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生活。那么,怎樣讓學生去留心、去觀察、去感受呢?
1.引趣——創(chuàng)建班級的公開日記。在筆者眼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小到家庭、學校和城市,大到國內(nèi)外的風景與時政,都是學生的寫作素材。筆者通過創(chuàng)建班級的公開日記,鼓勵學生將有所感觸的人、物、事、景、情,甚至一些隨時引發(fā)的想象記下來,內(nèi)容不局限于寫班級同學,也不約定文體,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2.成趣——搭建自在的創(chuàng)作平臺。有了第一層的鋪墊,時機到了,筆者便建議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本子去記、去摘,不要讓這些人、物、事、情、景隨時間流逝而泯于記憶,那樣人生才會變“薄”。當然這件事不要強迫學生,不要定時、定量寫固定的內(nèi)容,一定要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教師批閱時要做情感認知上的斧正與交流,順帶著糾正一些文法和錯別字,盡量與學生交心,這全是為了“養(yǎng)趣”,為了讓學生自由快樂地進入寫作的天地。
三、“養(yǎng)趣”,必須懂欣賞
冰心說得很好:“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倍嘧x書有益于寫文章,但有三類書筆者不希望學生閱讀,因為閱讀、積累的起點太低對學生并無好處。第一類是語言動作夸張、內(nèi)容暴力或乖張,情節(jié)重復拖沓,有著不良引導性的漫畫書。第二類是恐怖、驚悚類,尤其是針對小學生結(jié)集出版的雜志。第三類就是作文輔導書。萬事開頭難,引導學生欣賞文章,不要局限在寫作課上,時時處處遇到好文章、適合學生欣賞的文章,都可以讀給學生聽。起初,教師可帶領(lǐng)學生鑒賞,之后慢慢交給學生,讓學生簡短地說一說讀后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學生閱讀的興趣自然就濃了。當然,教師只是推薦讀物還不行,還要常與學生談談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交換感受,時而爭辯,時而質(zhì)疑。學生喜歡讀了,便會有寫的欲望,有喜歡的文章和作家了,寫的時候便會有寫法和風格。由心而發(fā)的寫作,適時的修辭,恰當?shù)恼Z言,總比堆砌的華美、空洞的內(nèi)容要好得多。所以,學、練要由內(nèi)至外,也就是重視真切的表述,寫作的手法、積累的詞句要適合文章的內(nèi)容,而不是從外在和表面入門。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