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蓮
【摘 要】兒童文學作品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育界人士重視。本文從兒童文學的審美無功利性,審美形象塑造和兒童本位三個方面對人教版教材中選文的文學本位價值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兒童文學 ? ? 小學語文 ? ? 文學本文價值
前言
兒童文學自古以來就是兒童教育的重點,與兒童教育有天然的聯(lián)系。早期對于兒童文學的文學價值偏重于育人方面,但是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對兒童文學的認識就不僅僅局限于育人方面。目前,兒童文學的價值主要包括社會價值、個體價值和文學本位價值三個方面,同時作為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教材還應當具備語文學科的學科價值。本文單就兒童文學中的文學本位價值進行研究。
文學本位價值是文學價值系統(tǒng)的核心、基礎。對包括個體性價值在內的其他三種價值形式起著規(guī)范和制約的作用,要求他們的基本評價標準盡可能與文學價值的本體特征相適應。兒童文學本位價值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審美無功利性、審美形象塑造、兒童本位。
一、兒童文學中審美無功利性
在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文學的審美無功利性是指在作者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或者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沒有直接的現(xiàn)實企圖或者直接目的。在目前教科書中,大部分兒童選文無法克服文中的功利性內涵,審美無功利性在目前教材中體現(xiàn)并不明顯。一部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能夠把人類的美好品德,無數先哲們的精神哲思蘊含在作品的事物形象或者各種意象、鏡像之中,以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文學境界。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童話《春雨的色彩》在短小的篇幅中,唯美而生動地為大家展示了一幅雨中初春的景色,其中對萬物的贊美,對大自然的溢美之詞溢于言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筍芽兒》將兒童的個性與筍芽兒這一形象進行了有機而生動地融合,通過兒童易于接受的擬人的手法將筍芽兒的生長經歷介紹給大家。學生們從筍芽兒破土而出,茁壯成長隱約看到自己奮發(fā)向上的成長歷程,無形中給學生們一股激揚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熱情,對學生們是一場正能量教育。最后,文中通過“我長大了”的呼喊,展現(xiàn)出兒童內心對早日成才,為國、為家做出成就的積極心態(tài)。
此類文章在教材中出現(xiàn),是作者對教材文章審美無功利性原則的有益嘗試。大部分文章,功利色彩較為濃重,主旨過于鮮明,目的性過強。雖然部分文章不失文學造詣,但是其傳遞知識較為生硬,沒有將文學性、審美性進行有機融合。
二、兒童文學中審美形象的塑造
審美形象指的是在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擬人化的動植物形象以及由意象營造出來的意境。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設計首先要適合兒童年齡及心理特點,其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兒童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也要隨之改變??傮w來說,隨著年級的升高,審美形象應該從類型向典型轉變,即小學中低年級的作品中,審美形象應該以類型化形象為主,高年級的作品中應該以典型化人物形象為主。在這里我們所指的類型化人物是指人物性格單一,背景簡單,易于低年級學生理解的人物形象。而典型化人物形象,指的是具有較為豐富的性格,思維形式也更接近于成人,這樣的人物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能更容易理解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同時,對于高年級學生加強與社會溝通,學習對事物的辯證思維方法,建立更為成熟的性格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注意,兒童文學中的成人化形象不應等同于成人文學作品中的成人形象,而應該是成人形象的簡化。所以,其形象“豐富的個性與復雜的性格”只能在特定方向上進行體現(xiàn),比如: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領袖人物;勤奮好學又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家;威嚴勤奮但又無私奉獻的父母;循循善誘而又嚴謹刻苦的老師。這些形象性格已經表現(xiàn)出多面性,但是主旨明確,立意單一性強。
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少年凡卡(《凡卡》)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喜歡到處游玩,喜歡甜甜的糖果,懂禮貌。但是凡卡的學徒生活使他遭遇了同齡人不曾有過的創(chuàng)傷,這使他變得成熟。他通過自己努力想改變命運對他的不公,但力不從心。這樣的形象使得學生們感嘆主人公命運的同時,又對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三、兒童文學中的兒童本位
兒童文學面對的是不同年齡階層的小讀者,如何讓小讀者們能讀懂,喜歡讀——這是擺在廣大作者面前的一個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以兒童的視角或者成人與兒童視角交互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兒童本位的兒童文學選文要求語言生動活潑、內容通俗易懂、比喻貼近兒童生活。在寫作方式上,疊詞、兒化音、擬聲詞的大量運用;相同句式,相同修辭方法在保證文章美感的前提下可反復使用;大量的比喻,擬人的運用,這就貼近兒童生活,使學生們喜歡閱讀。同時,大量重復的句式還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總結
兒童文學作品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自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育界人士重視。從兒童文學的審美無功利性,審美形象塑造和兒童本位三個方面對人教版教材中選文的文學本位價值進行了討論。目前,教材中的選材雖然部分選文在這方面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們看到,目前教材中仍有部分選文文學本位價值有待提高。期盼隨著人民群眾科學素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小學教材會在文學本位價值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泉根,趙靜等.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M]. 廣州: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1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