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深 /深圳市坪山新區(qū)龍?zhí)镄W校長
我校地處深圳市的東北邊,與惠陽交界,所以學校所在社區(qū)及周邊的社會經濟發(fā)展與市區(qū)仍有較大差距。針對學校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深圳市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八大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學校領導班子和全體教師充分醞釀,確立了以“全納教育”為學校的辦學理念。
全納教育主張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按照全納教育的觀點,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和學校生活中的主體,都應積極參與和投入到教學過程和學校生活中去。因此,在實施全納教育的過程中,要建立符合全納教育“積極參與”的民主管理機制,我們抓住了兩個關鍵:尊重和接納。
首先是提高教職工參與意識。許多老師習慣將自我定位在一名普通教師的身份,至于學校管理及未來發(fā)展,屬于管理的范疇與自己似乎無關,因而不太關注。所以,學校通過各種會議表明立場,鼓勵教師站在學校發(fā)展的高度,從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多提寶貴意見。同時,還組織教師們一起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拓寬視野,進一步了解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和義務,以調動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
其次,建立問題收集與認領制度。為了充分體現(xiàn)對教師的尊重,更好地接納教師意見,學校成立了校務委員會,每位校務會成員又是教職工意見收集員,并對建議進行分類整理。在校務委員會會議中,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的討論交流,對需要整改落實的問題建立臺賬,然后由學校各處室進行“問題認領”。能夠短時間解決的盡快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也要及時向教職工說明白,保障教師的知情權。
尊重和接納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獲得進步和發(fā)展,這是全納教育最根本的目的,這也是我校實施全納教育的價值追求。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地發(fā)展,我們建立了學生成長報告制度,要求教師在尊重學生的現(xiàn)實基礎上,對每一位學生在品德素養(yǎng)、學習能力、行為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與家長充分溝通并積極參與的前提下,做好學生的成長報告。教師根據學生成長報告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分階段地指導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人格的尊重。老師不但要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還要接納他們的缺點,并努力改進學生的缺點,讓他們獲得進步和發(fā)展。
學校通過建立多樣的家校組織,尊重家長意見,接納家長合理訴求。一是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對學校工作計劃和重要決策,特別是事關學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監(jiān)督,幫助學校改進工作;同時,還建立學校與家長委員會聯(lián)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學校辦學情況,保障溝通渠道暢通,確保家長委員會依法、規(guī)范、有序、有效地開展工作;二是成立家長義工服務隊,每天負責校門的交通指揮,定期排查學校安全隱患,協(xié)助班級或學校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學校擴大社區(qū)參與學校管理的渠道與方式,主動邀請各方面人士參加學校重大節(jié)慶、主題展示、教育教學公開活動等,讓社區(qū)人士親身感受和理解學校發(fā)展狀態(tài)。同時,學校還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與社區(qū)居民互動,既通報信息,又了解他們對學校改進意見。
全納教育是一種比較新的教育理念,我校剛剛開展研究和探索,在全納課程、全納課堂、全納德育等方面的研究比較欠缺,我們將以更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積極探索全納教育在學校工作中的實踐,為學校的內涵發(fā)展、優(yōu)質發(fā)展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