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云嬋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藝術系,廣東 茂名 525000)
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兒童的素質教育,據(jù)統(tǒng)計,我國目前是擁有琴童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作為一名留學回國的鋼琴教師,看到鋼琴藝術在我國如此迅猛發(fā)展,甚感欣慰,但與此同時,不免又添些許擔憂.對比國外的鋼琴教學模式,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責任感迫使我不得不重新來談一些關于鋼琴初級教育的改革問題.
初級鋼琴教育,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兒童初級鋼琴的識譜學習或手型的學習,它是培養(yǎng)兒童鋼琴彈奏所需要的音樂素質的綜合教育,包括兒童的感受音樂的能力,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移調的能力,表達曲子的能力,識譜能力和視唱聽音能力等.因此,從一開始他就是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會把我們的天才扼殺在搖籃里.
音樂是一種語言.在琴童學習初級階段,要使他讀懂這門語言,樹立鮮明的音樂形象,讓他用耳朵去聆聽,用心去感受.例如:告訴他快樂的時候怎樣用音樂去表現(xiàn);怎樣彈奏才能使別人從中聆聽到鳥語蟬鳴;狗熊出場時的笨拙能用什么樣力度去表現(xiàn)等.而非單純的告訴孩子此處要強,彼處要弱.只有樹立了鮮明的音樂形象,才能逐漸培養(yǎng)起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在琴童對音樂形象有了大致了解后,可試探性地讓他根據(jù)自己的心情、想法或者是有趣的夢境,自編一些短小樂句.有些人會認為不可思議,但事實上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小天才.我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讓琴齡兩年的兒童自編短小樂曲,并把它記下來彈奏.初始有些琴童覺得無所適從,在打消他們的疑慮后,經過一周時間,他們帶來了自創(chuàng)作品.令我驚嘆的是,這些沒學過和聲及伴奏的琴童除了旋律寫得短小而有趣外,左手和弦也配得像模像樣,當問到他左手的和弦是怎樣配寫時,他們“覺得這樣彈好聽就隨手把譜記上了”由此看來,當琴童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力后,他們是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演繹出本人所喜歡的音樂形象的.所以在我們教學的過程中,要試探性地去解釋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自主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所在.
我國的許多琴童,包括一些考入音樂學院鋼琴專業(yè)的學生,在識譜和視奏方面可說是較出色的,但是,一旦讓其在剛彈過的小樂曲上轉個調彈奏,有些學生就一個音也彈不出來了.其實,轉調和移調的能力也應從初級教育階段著手.
當孩子學過調式音階并有了一定量的識譜積累以后,可以嘗試讓他把簡單的曲子用首調唱出來,并在學過的調號上進行簡單地移調練習.初始有些困難,但隨著不間斷的大量練習積淀,會使學生的移調能力日趨成熟.移調能力的增強有助于視唱練耳和聽音能力的提高,也為學生伴奏及作曲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經常聽一些老師說,‘小孩子在彈奏鋼琴時能把強、弱、節(jié)拍彈好就已經不錯了,音色的控制只能等長大了再學,小孩子根本做不到’.對此.說法我持異議.
美音的控制是一個較為漫長的教學過程,它不像一些簡單技巧,教師上節(jié)課講過,學生在下節(jié)課基本就能掌握.對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不斷提醒,讓琴童初始就明白,樂句的表達不是單靠手指就能敲出來的,而是用耳朵去審核每一個聲音,手指控制每一次下鍵動作,協(xié)調身體、手臂,手指下鍵速度才能完成的.即使學生在一首樂曲的彈奏中,僅做到了幾個音,教師就要對這幾個音做到嘉獎,這樣循序漸進,不斷滲透,無形中就會使學生養(yǎng)成表達樂句的良好習慣,形成較好的樂感,領悟到美音表達之魅力.
鋼琴初級教育的重點在手指控制音色的能力,包括:舒適的彈奏,力量的協(xié)調,音色的控制,而不是單純的手型和手指靈活性的訓練.授課之初就要告訴學生,鋼琴的音色是由觸鍵部位決定的,不可用同一種手型、同一種觸鍵方法去彈奏所有的音樂.例如:我們彈奏輕巧的帶有顆粒型的聲音可用指尖靠前部貼鍵完成,彈奏溫柔抒情的音樂可以更多的使用指腹觸鍵等.
然而,在我國鋼琴初級教學過程中,國內很多教師往往只片面的追求手型,強調手指彈奏的顆粒性和速度,而忽視了音色控制.我見過不少琴童,手型擺在琴鍵上很漂亮,但彈奏起來卻沒有絲毫的美感,手指機械的高抬敲擊出得硬邦邦的聲音,彈不出一點音階的內在連接,這種“音樂”聽起來不是一種享受,而實在是一種折磨.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明確“高抬指”的目的,“高抬指”是有針對性的,它是針對初學學生較弱的手指掌關節(jié)功能來訓練的手指操,不能把所有的樂曲用同一種方法彈奏.過分強調高抬指,往往造成的后果是演奏狀態(tài)僵硬,音色生硬,手指跑動不靈活,音樂不流暢.這種過分強調及枯燥的手型練習,勢必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甚至可能導致學生就此中斷鋼琴學習生涯.
我們在彈奏其它作品時,手型以手掌略微打開放松的狀態(tài)為宜,抬指高度以舒適為宜,貼鍵彈奏能獲得更為連接的聲音.在初級教學過程中,落鍵后手腕手臂包括肩膀力量的迅速放松(這里指相對的放松)和舒適的彈奏狀態(tài)遠比強調手型和生硬地高抬指重要的多.手型擺放的目的是力量,是全身力量的彼此協(xié)調,我們不能只顧表象的手型而忽視了力量的本質.很難想象一個手腕手臂僵硬,全身肌肉緊繃的學生,能彈出甜美的柔板和快速跑動中的內在的,令人愉快的連接.
鋼琴初級教育中,運用踏板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初始彈奏,不可或缺.我見過不少授課教師,在琴童學習的初級階段忽略了踏板使用,等學到中級課程時才開始講授如何使用踏板,這是極錯誤的.‘踏板是音樂的靈魂’在初學階段,踏板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通過踏板來控制音色是音樂表達的重要手段.如果這種觀念不從小給學生灌輸,久之他們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踏板可有可無,踏板與音樂是分開的.待學到中級后,要么他們就會在踏板標記處,不加思索,不加控制生硬地加上踏板,破壞音樂的美感;要么在沒有踏板標記的樂曲中干脆棄之不用.這種音樂教育是極失敗的,極不科學的.
從巴洛克藝術時期到現(xiàn)代派鋼琴音樂,踏板的作用有很多種,且每個時期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因此,在琴童初始學習時,就要對學生灌輸踏板的重要性,讓他們從小意識到,‘踏板是音樂的靈魂,踏板為音樂服務,不會恰當?shù)倪\用踏板,就無法彈奏出悅耳動聽的旋律’.
我國的業(yè)余鋼琴學習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鋼琴業(yè)余考級,但目前不合理考級制度帶來諸多弊端:
考級的目的原本是對考生取得階段性進步的評定與激勵,同時也是檢驗每個考生學習成果的一項措施,然而,目前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的琴行擔任考級的承辦者,這無疑給考級工作添加了許多商業(yè)色彩.各種考級的商業(yè)運作,使鋼琴考級變得虛假不實,使高雅的音樂藝術沾滿銅臭,把國內的藝術氛圍搞的烏煙瘴氣,玷污了琴童純凈的心靈,實屬我國鋼琴教育之悲哀.
自鋼琴考級制度實施至今,考級內容有過幾次變革,但大多是鋼琴曲目越來越難,學生很難從作曲風格、觸鍵風格、音色控制、和聲層次等方面去把握作品,而是一味的按照速度把作品“敲”出來;其次從一般考級內容看,沒有從彈奏者本身素質進行考核,比如:(1)被考核者的聽音素質;(2)被考核者的移調素質;(3)被考核者對音樂理解的素質;(4)被考核者基本伴奏及視奏素質等等.
總之,我們需要和培養(yǎng)是有鋼琴演奏素質的人才,而不是練琴機器;是鋼琴音樂的真正愛好者,駕馭者,而非考試機器.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從初級階段開始,要從多方面培養(yǎng)琴童的各種能力,讓其學會感受音樂,發(fā)現(xiàn)音樂之美,享受音樂之美,創(chuàng)造音樂之美,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多方面的鋼琴演奏技巧,要注重音樂分句、觸鍵控制、音色控制、織體層次控制、踏板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高抬指的訓練上.
〔1〕孫童,明道.鋼琴藝術研究[M].人民音樂出版社.
〔2〕張佳林.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3〕列文.琴演奏中的基本法則[M].人民音樂出版社.
〔4〕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上海音樂出版社.
〔5〕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人民音樂出版社.
〔6〕周廣仁.周廣仁鋼琴教學藝術[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7〕(美)芬克.精通鋼琴技巧——鋼琴學生、教師與演奏者指南[M].人民音樂出版社.
〔8〕劉晶.對鋼琴演奏的重新解讀——但昭義鋼琴教學風格探究[J].小演奏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