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濟黃渡小學 黃 勤
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讓我想起了教《寶鏡》一課的那幕。
這篇課文講述一位老婆婆感謝“我”扶起跌倒的她,送“我”一面“寶鏡”,可以讓“我”變成最最有錢的人,我沒有動心;又告訴“我”可以成為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我”仍然拒絕,老婆婆卻說“這兩樣東西總有人會要,特別是這面寶鏡。”“我”聽完假意要,接過后“輕輕地撫摸了一陣,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得粉碎?!?/p>
初讀課文很多同學非常惋惜那面摔碎的“寶鏡”,有的同學說:“用寶鏡變出很多錢財,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可以拿去幫助更貧窮的人。”我肯定這位學生的出發(fā)點為父母、為幫助別人著想是位善良的孩子。但是話鋒一轉(zhuǎn):“變出來的錢財是哪來的呢?大家有沒有想過。”教室里一片寂靜,語文課代表小婉說:“就像八仙過海里那些財主的,被神仙們使了法術給奪走的。”“是的,我們的錢財都是用勞動獲得,如果黃老師想成為最最有錢的人,把你們家的財產(chǎn)全部收集過來,你們愿意嗎?”出奇一致全班同學全部搖頭,“我告訴你們,把你們家的全部錢財去幫助比你困難的人,愿意嗎?”又是一片啞然,“把我們家的錢全部拿走,那我們不就成了最窮的人,不也是需要別人幫忙嗎?”“智多星”鈺龍小聲地說?!笆茄剑退隳銈兇藭r不計較,可是只要你家積累了些錢財,都被黃老師拿走了,要么自己用,要么去幫助很貧困的人,好不好?”“不好。”“那還有誰愿意干活。”“我爸爸媽媽累死累活地做,我還沒有好玩的、好吃的,我不愿意……”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老師,我知道了,我不愿意自己成為最最有錢的人,讓別人整天生活在貧困中?!弊钕劝l(fā)表意見的學生有了新的認識。“是的,這面‘寶鏡’讓人們好不容易積攢的錢財,不知什么時候眨眼間不翼而飛,大家陷入恐慌中,生活會和諧嗎?這面‘寶鏡’讓認真工作的和不認真工作的人們都一樣沒有收獲,大家還會敬業(yè)嗎?這面‘寶鏡’讓有些人假借它之名搶奪別人的財物,社會不再文明、公正,到處烽煙四起、動蕩不安,這樣國家談何富強、誠信、友善?”一番慷慨激昂地呈詞,同學們視乎對這面“寶鏡”有新的認識,“老師,我不用它變錢財,我僅僅用在學習上,每次實現(xiàn)知道考試的題目這也挺好的?!毙±诘脑捯魟偮?,立即遭到嘉毅地猛烈抨擊:“你事先知道了考試題目,你把它弄懂了,對其他的同學非常不公平;更重要你在這里有收獲就會想把它用在其他地方,我媽說過‘人心不足蛇吞象’,很有可能又回到我們開始說的那樣?!毙±诓缓靡馑嫉攸c點頭,低頭沉思?!巴瑢W們,齊讀文中最后一句?!苯淌依镯懫鹄世首x書聲,“我為什么‘輕輕地撫摸了一陣,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得粉碎?!??”“我知道?!毙±趽屩f,“他也有些舍不得,但想到會給人們、國家、社會帶來很多的災難、傷害,他狠下心來砸碎‘寶鏡’。”“對于小磊的意見,大家同意嗎?”“同意”干脆利落地齊聲回答。
“同學們,這是一篇課文告訴大家什么道理呢?”勃格手舉得高高生怕我沒發(fā)現(xiàn)他,“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不能不勞而獲,也不能投機取巧,要腳踏實地做事情。”“不錯,相信大家很有信心讀好課文啦?”“是?!苯淌依镌俅雾懫鹨謸P頓挫的讀書聲?!巴瑢W們,其實你們的生活中就有這面‘寶鏡’?!比嗤瑢W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我,“想想......”我賣個關子。好一會兒,同學孩子一片茫然,“看看你的同桌?!贝蠹乙幌伦踊腥淮笪?,班長怡菲站起來大聲說:“我知道了,不能看見他有好東西,就去拿;不能作業(yè)做不出時,就抄他的……黃老師,我們每個都是別人的‘寶鏡’ 啦?!蔽覞M意地點點頭:“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成為別人的‘寶鏡’,首先不要把他人當成你的‘寶鏡’。希望每個人都象故事中的‘我’那樣砸碎自己的‘寶鏡’,認認真真學習,長大后認認真真工作,創(chuàng)設自己幸福滿意的生活,人人散發(fā)著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為國家富強、民主、文明添磚加瓦,讓整個社會充滿自由、平等、公正。”
小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說,由于認知層次所限,加之環(huán)境所困,對自身對外界問題的認識往往不夠全面,自己的人生觀還不是很清晰的。老師啟發(fā)學生深思存在的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表達中學生的認識有所提高,人生觀越來越來明朗。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光是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