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豐都縣龍孔鎮(zhèn)中心校 何曉東
在舉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重要時刻,在當前基礎教育進入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的歷史背景下,課改教改之聲此起彼伏,全國呈現(xiàn)教改課改“百花齊放”之態(tài)。但縱觀所有的模式都有一個中心點:“小組合作學習”無可厚非的在課改教改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下面就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與老師們共勉,以求達到拋磚引玉之作用。
當前獨生子女現(xiàn)象普遍,孩子出現(xiàn)的自私、孤僻心理等心理現(xiàn)象較嚴重,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小組成員之間的活動相互調整、相互改進、互補共效的過程,每個組員的學習行為將會不斷受到來自伙伴的建議,提醒和修正,這就要求同學之間學會尊重、善于接納、尊重他人的勞動和業(yè)已作出的努力,甚至敢于否定自己,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學生最好的學習方式,也是教師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
第一,分組前對全班學生以往一期的學習成績、學習習慣、自律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作一個較為全面、仔細的分析對比。從而,依據(jù)學生的語、數(shù)及其他學科平均成績、學生的組織能力、性別、管理能力,按每小組6~8人的模式進行異質分組。
第二,依據(jù)組內各小組成員的綜合成績及其組織、管理能力建立各小組的小組長、紀律員、記錄員等組織機構。
第三,進行小組及小組長培訓,在培訓中利用縣教科所下發(fā)的“小組培訓的六個必須與六個做到”的資料,結合本班的班規(guī)及實際要求,進行一個月的培訓活動,做到不達到要求不結束的方法。
第四,制定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班規(guī),形成一個良性的班內各小組、組內各成員、組外同級別學生學習競爭機制,從而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學習氛圍。
第五,落實考評,利用每周五最后一節(jié)課,由班主任組織,各小組長匯報學習效果的形式,匯報一周來各小組學習情況及小組成員表現(xiàn)情況。其目的是:一來運用于教師對各小組及學生學習過程的記載和分析,二來可讓學生明白自己這一周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下周準備怎么去做,教會學生學會反思,才有利對其學習的提高。
眾所周知,現(xiàn)在的課堂是幫孩子們創(chuàng)造“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的場所,讓孩子們過的舒暢,有良好的安全學習心理環(huán)境,能形成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是大勢所趨,提倡教師多采用“少講多練”“精講多練”“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那么,為了適應這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教師更應該運用好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模式,把握好這個點,無疑是決定其教學成敗的關鍵,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從以下三點去注意。
在教師教學設計中應該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應具有探究和討論價值,合作學習的內容應是緊扣本節(jié)課教學核心目標,而卻一節(jié)課合作學習的次數(shù)不宜安排過多。
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認為教師應在教學開始時就明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教師要表達明確,語言簡練;教師在布置合作學習目標后,要幫助各小組再次具體把學習進行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要充分,不能“點到為止”“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jiān)督和指導,尤其要關注學困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小組匯報展示教師要引導,盡量做到“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點撥”的匯報模式。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匯報評價要及時,對學生作業(yè)完成質量的檢查等綜合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為主,讓每個學生都明白自己是行的,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很多小組在合作學習中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合作、交流、探究過程,沒有分工、自學、傳遞、整合的組織過程,沒有對問題有深度的、有對話的、有甄別的選擇過程,更多的時候是用很隨意的、淺表的、無矯正的合作方式組織學習,基本處于合作學習的低效或無效狀態(tài)。
由于缺乏深度的“感知初讀”和嚴密的小組組織管理,小組成員不可能對文本有深透的理解和個人的感悟,這樣的缺陷會在小組展示中得以充分的表現(xiàn)。一是小組展示極為被動,基本個體對教師問題的回答,不是對文本內容內化的積極主動的表述。二是展示內容淺近,沒有個性理解,難以引發(fā)爭論碰撞。三是展示形式單一,圖畫式、圖表式、組合式、引用式、修辭式等展示形式很難一見。四是展示沒有個性的張揚和激情的參與,沒有自信、大方、灑脫的陳述和應對。五是沒有組間的碰撞、爭論、探究,沒有思維火花的閃現(xiàn)。
不少的小組看不到組長的存在,都是組員以散漫的狀態(tài)在進行學習。組長沒有組織小組根據(jù)文本的需要開展組內的朗讀,沒有根據(jù)“組情”“題情”進行必要分工,沒有組織對答案的傳遞整合,沒有安排合適的組員進行表述,沒有準備好必要的矯正性展示,沒有組織對其他小組的對話??傊〗M長的地位、形象、責任都看不到,我們看到的大多都是一種無組織、無統(tǒng)籌、無細節(jié)、低效益的所謂的合作學習,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組長的淡出。
學困生基本沒思考和發(fā)言的機會,久而久之,班級中學生學習成績及各方面能力“兩極分化”更為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提倡各小組在匯報時做到: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點撥。這樣,就督促各小組的學困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去進行學習,而不是在那等優(yōu)等生的答案,也訓練了學困生的表達能力和幫助他們樹立的自信心。
總之,在我們實踐課改教改模式探索的路上,我們充分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是高效課堂的瓶頸所在,也是實施課堂教學模式改進的關鍵所在,所以,“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是課改教師們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