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禪剛重慶市渝高中學
新課改背景下關于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范禪剛
重慶市渝高中學
為了適應社會的新形勢發(fā)展,基拙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高中英語作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階段,為改善英語教學質量,國家教育部門提出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不但身兼高考的壓力,還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習新課改的心得,簡單談談新課改背景下關于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由于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課程理念相對落后課程的設置缺乏選擇性和多樣性灘以滿足新形勢對高中英語課程提出的最新要求。所以,國家有關教育部門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倡高中英語教師積極學習新課改的內容和精神本文筆者借此機會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習新課改的心得簡單談談幾點思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與記憶的強大動力池是學生學習的天然優(yōu)勢廠旦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勢必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英語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多么重要。然而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性差異,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使用適合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方法去挖掘和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成長特征設計教學,將學生帶領到一個充滿趣味性與好奇的領域,使用情境教學法和情感教學法保持和諧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肩利于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促使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教師的啟發(fā)引導緊密結合掌生對英語的興趣一旦培養(yǎng)成功掌生將會化被動為主動啟身對英語學習的強大潛能也會充分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在英語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
新課改十分關注學生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主張依靠刺激學生自主學習以完成英語教學目標,這與傳統(tǒng)的片片式教學大相徑庭。而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素質來進行因材施教則是具體施行這個理念的方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同基礎不同特性的學生會對英語產生不一樣的態(tài)度和興趣,這是后續(xù)英語教學的決定性條件。所以教師必須密切觀察課堂上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反應,并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表現(xiàn)來進行單個引導和關懷。只有回歸學生本位,才能使高中英語教學徹底脫離過去的“形式化”困境。
可以根據(jù)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來設計具體的實施細則,分層次逐步改變教師在課堂是使用漢語教學的習慣,并最終實現(xiàn)純英文的課堂教學。只有改變了教師群體的中文教學習慣,才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最終達到師生共同營建英語課堂,使英語學習的大氛圍形成。正因為規(guī)范英語教學形式的意義重大,所以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及時糾正非英文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作表率。
英語學習不應只是片面的教師講授和文本講授,平鋪直敘只能帶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減退和課堂的乏味,對教學效率影響極大。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課程開端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和介紹者,進行背景概述和問題提出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然后問答。學生在這種互動和自我組織過程中所學到的要遠遠多于單調被動地聽教師進行口述,更為重要的是,在自我學習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將對其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
只有對語言交際能力這一詞匯有充分的理解才能確定語言教學的目標和方法。首先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語言的交際能力。美國社會語言學家Hymes針對Chomsky的“語言能力”(1inguistics competence)提出了“交際能力”(comunicative competence)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際能力可理解為一個人對潛在語言知識和能力的運用。在對交際能力這個定義的理解和分析的過程中,不論是從語言學角度還是從廣義角度,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語言的交際能力正是高考要考察的中心內容。從近幾年的高考試卷分析來看,高考增加聽力測試是強調語言交際能力的有力證明。高考聽力內容以日常生活學習為主要背景,考察學生的認知能力、文化知識、文體知識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對話語的理解——這里所說的話語是指相互作用的話語(interactive discourse)。對于口語(spokendis course),學生是否能正確聽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饋信息(選出答案),關鍵在于學生對這個口語是否具備完整的合理的語法知識結構,對該語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會交往中是否得體給以判斷,是否在實踐中多次運用。由此可見,平時英語教學強調交際法——以聽說為主進行英語教學是很重要的。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在日常教學中滲透聽力的訓練和落實。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英語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韻角色。我們披著“時髦”、“前衛(wèi)”外衣的英語教師必須給廣大的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一個交代。將育人的理念寓于教學之中,并時刻牢記我們學科的先進性,實踐性和時尚性,這正是我們英語教師的責任和特色。我們不僅要教孩子們緊跟時代腳步學英語,說英語,還要保證讓孩子們憑借英語走入大學。而要完成這項任務我們的主要途徑還是通過課堂教學,是課堂實現(xiàn)了師生豐富而完整的交流,在認知與青春同構的課堂上,給知識注入生命,知識因此而鮮活,生命因此而厚重!
[1]董碧江.談高中英語新課改[J].成才之路,2011(23).
[2]陳海萍.新課改后高中英語教學的誤區(qū)和反思[J].考試周刊,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