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東方市第二中學 吳升旺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是思想品德課傳授知識、教育學生、開發(fā)智能、培養(yǎng)學生情感、意志等個性心理品質的決定環(huán)節(jié)。這要求教師要運用多樣的、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堅持多邊互動,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加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成為我們思品課教師必須研究的課題。筆者根據(jù)教學體會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在新課程理念下,趣味性應當是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一個教學活動開始時,能夠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自然而然能使學生充滿興趣地參與整個課堂教學;如果我們教師不運用課堂導入藝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話,那么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就會變得越發(fā)的枯燥、乏味。
教師采用詼諧的故事、幽默的語言、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課堂富有生機,讓整個課堂充滿快樂。詼諧的故事讓學生回味無窮,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難以忘懷,而綺麗灑脫、錯落有致、輕松諧趣的語言能讓課堂色彩斑斕,讓學生興趣盎然。
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是比較直觀的,再加上缺少生活閱歷,這就決定了中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我們在教學較抽象的知識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信息容量大等優(yōu)勢組織教學。例如,在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時,基于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很難讓學生完全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等概念,所以教學中不宜采用為理論而談理論的方法。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人大代表走訪群眾、聽取群眾意見的例子,然后根據(jù)例子設問:“人大代表是誰選出來的?代表反映的是誰的意見?如果這位代表不稱職群眾可以怎么做?”學生通過從材料當中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就能夠比較直觀的理解什么是人民代表大會制了。
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多樣的形式和方法容易引起學生的新鮮感,有利于調節(jié)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當代中學生喜歡參與,喜歡形體語言,喜歡活動體驗,喜歡音樂、小品、故事和競賽等。我們可用各類活動來激活課堂。例如,在上《兩代人的對話》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父母和孩子在生活中交往時的故事,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然后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與自己的長輩交往?這樣就能抓住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在上課時,我們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法。
一個興趣盎然的課堂,加上引人深思的結尾,可以使學生知識內化、觸動心靈、達到知行統(tǒng)一的效果,并為下一節(jié)課作好鋪墊。結尾的方法多種多樣,如讓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或讓學生分析與本課主要內容相關的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時政熱點,或以激動人心的歌曲作為結尾。例如,在上《男生·女生》時,最后在《明天會更好》的歌曲中結束本課。以達到知行統(tǒng)一、學以致用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思品課的興趣。
思想品德課必須與時俱進,大膽地穿插時政新聞,利用課本上的知識點聯(lián)系時政新聞,以便學以致用。并且教材上的知識量不夠,大膽拓展教材,用好學生身邊的例子,把教材激活。
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四課歡快的青春節(jié)拍,可對第二框感悟青春、第三框祝福青春進行有機整合。把暢想青春、祝福青春設計在一個統(tǒng)一的活動中:先讓學生用紙筆描繪一些景物來比喻心目中的青春,然后在旁邊寫出此畫對青春的含義,并寫上一句對青春的寄語,再到講臺一個一個念出來,由暢想、畫畫探索體驗到分享祝福,整個過程是感悟青春美好的享受。對于九年級第五課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全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大體介紹了我國資源情況,這部分應略,只要明白我國資源現(xiàn)狀的嚴峻性即可,不應花時過多。第二部分是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這里包括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目的、要求,這是重點,難點,應濃墨重彩,講細、講透、結合活動、練習鞏固及總結。
思想品德課教學就是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從實踐中來又反過來指導實踐,這就體現(xiàn)了我們學習政治課的作用,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去思考身邊的事情,自我反思生活事件。只要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就高,就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通過回憶生活事件,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密切聯(lián)系自我,學生就能夠從自我出發(fā),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他們就會有更多的心理感受和體驗,從而挖掘人的內心活動,了解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走向,使教學深入人心,深入生活,做到知、情、意的心理交融,達到思想品德課教育的目的。
我們現(xiàn)在的課本知識量不夠,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單憑課文和幾本教參上的內容,是不夠的。如講授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禮貌顯魅力,我事先對禮儀的來源、禮儀的發(fā)展,古今中外各地的社交禮儀及禁忌進行了解,再把中外一些差異比較大的常用禮儀進行對比,結合在我市舉行的以“誠信、知禮、愛國、守法”做現(xiàn)代公民的活動,這樣既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又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總之,優(yōu)化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中只要勤于探索,善于思考,必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