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五中學 李 霞
語文課堂該是什么樣的?我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也不斷地在解答著這個問題?;仡欁约憾甑慕虒W經(jīng)歷,我覺得不管什么樣的課堂,都要遵循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規(guī)律和需求,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
首先,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個性展示的舞臺。
在我看來,課堂應該像呼吸一樣,是輕靈的、自由的,是溫暖的、隨心所想的。它應該象我們平常仨仨倆倆知己好友在一起嘮嗑一樣,是愿意說的、說不夠的、掏心掏肺的。那課堂為什么不能是這樣的呢?只不過嘮嗑的地點不是飯店或家里了,而是教室了;嘮嗑的對象是這群孩子了;嘮嗑的內(nèi)容是那幾十個、幾百個字——那叫課文,或是那幾道題了,可以的!
讓孩子們放下戒備、放下膽怯、放下一切顧慮,腦袋動了,心動了,動什么就說什么,絲毫不用擔心對錯,讓他們就只有一種感覺:我想說,我得說,不說難受,說了就爽了。至于對錯,說出來大家探討嘛,老師不會因為這個而批評我的。這樣,讓人人都想說,人人都能說,暢所欲言,其樂融融的!如果真是這樣了,那我們?nèi)諒鸵蝗盏恼n堂是不就不會那么枯燥、折磨了呢?
我追求這樣的課堂!
其次,語文課堂是重情重感的文化大餐,讓學生入境入情,境中體悟、情中感受才能知情明理。
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語文的課堂因為姓“語”,所以,它更應該是隨性的、書聲朗朗的、如涓涓細流的心靈之語!心到哪兒話到哪兒,說說你想,說說我想,共同享受著一頓文化大餐!語文的一篇篇課文,弘揚著人間正氣,訴說著這世上最純美的情感,那這些都是充盈在那一個個字里、一句句話里的。我們做教師的所要鉆研的工作就是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這樣讀、思、悟、交流的機會和環(huán)境,引領(lǐng)他們把隱在字里行間的東西讀出來、挖掘出來,讓學生體悟得到,再把悟到的東西送回到文字里,帶著感覺再讀。這樣由讀到悟,由悟再回到讀,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些情感,從而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質(zhì)、有素養(yǎng)的人,這才是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讀得真是入情入境,十分感人!聽課的老師們也體會到了“朗讀絕不是泛技術(shù)化的機械呈現(xiàn),而是以情感的紐帶帶動理解的車輪,讓那些技術(shù)與分法有根有基?!闭绺]桂梅老師說:朗讀,再現(xiàn)世界的一種方式,讀的是感受,不僅是感情。
最后,課堂追求一個“簡”字。
常聽一些老師上完課后感慨:現(xiàn)在的語文課太難上了。是的,曾經(jīng)的我也深有感觸,也困惑于此。通過我的教學思考,我認為:在我們的教學中,總是追求大而全的目標,唯恐漏掉一個知識點;總是力求過程的完美,唯恐體現(xiàn)不出課改的形式;教師教什么、教多少、如何教決定了學生學什么、學多少、如何學。這樣必然會造成課堂上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以致目標落而不達,過程華而不實,甚至出現(xiàn)課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卻抓空的結(jié)果。
為什么不能從學生學習的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中反思教學呢?不要急于求成,把有難度的問題分解,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其實,一節(jié)課能達成一個有效的目標就很好了,我們沒必要也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上解決太多的問題,因為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受限制的,弄不好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欲速則不達,欲全反不全。其實不論是語文,還是數(shù)學,都要努力實現(xiàn)“用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nèi)容、簡化的教學環(huán)境、簡便的教學方法,達到‘真、純、實、活’的教學理想,努力實現(xiàn)‘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教學境界?!币痪湓挘瑒e太把課當課了。
在《去年的樹》的全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秉承了以上三點思考。在教學中,首先從猜問課題入手,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主要是心理安全,如概括課文內(nèi)容,多搭建幾個小臺階,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點和能力之間接一把,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走,這樣,沒難度了,孩子們就無畏無懼了。事實證明,孩子們確實象好朋友在一起嘮嗑一樣,對于每一個問題都爭搶不迭,兩節(jié)課連上,他們絲毫都沒有疲憊感,始終保持著熱情和激情。
總之,因為有了那樣的思考,便有了那樣的思路,有了那樣的思路,便尋求著那樣的方法。事實證明,效果真的可以。課堂可以是這樣的:相信學生,讓他自由發(fā)揮;引領(lǐng)學生,讓他入情入境;激勵學生,讓他自主發(fā)展、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