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瑗,牛迎花,陳天艷,趙英仁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淺談留學生在感染科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楊 瑗,牛迎花,陳天艷,趙英仁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分析外國留學生在感染科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臨床實際出發(fā),依照傳染病學臨床實習要求,結合留學生特點,對提高留學生感染科臨床實習質量進行初步探索。
留學生;感染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
留學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體現(xiàn),與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加強科技文化交流等密切相關。我校自1995年起開辦醫(yī)學留學生項目,迄今參與該項目的畢業(yè)生人數(shù)居全國前列,我院感染科也承擔著留學生理論、見習及臨床實習教學工作。由于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在我國完成臨床實習,給臨床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和壓力。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對留學生在感染科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總結與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師資力量與教學質量的矛盾
留學生臨床教學對帶教教師有著較高要求。帶教教師除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外,還要有良好的英語交流能力。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高年資教師缺乏英語表達能力,而英語口語相對較好的青年教師又欠缺臨床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經驗,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此外,大部分臨床帶教教師工作繁忙,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對留學生進行輔導,只能利用業(yè)余時間制訂帶教計劃、準備小講課、設計病例,無論在時間還是精力上都難以滿足留學生培養(yǎng)需要。
1.2 留學生實習積極性不高
1.2.1 紙上談兵式教學 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不斷改善,一些經典的傳染病如乙腦、流腦、白喉、傷寒、斑疹傷寒、麻疹、水痘等急劇減少,很難接觸到臨床病例;另一方面,傳染病因其流行病學特征,有季節(jié)性和地區(qū)性,留學生感染科臨床實習只有3周時間,接觸不到太多病例。因此,留學生實習期間會面臨無臨床病例狀況,導致臨床實踐成為紙上談兵式教學,使留學生失去實習興趣。
1.2.2 醫(yī)患之間語言障礙 臨床實習階段,留學生與患者交流的內容涉及大量專業(yè)醫(yī)學詞匯,雖然有臨床帶教教師翻譯,但有些留學生英語地方口音較重,交流耗時長、效率低;即使某些留學生能夠用漢語與患者交流,但因其漢語詞匯量有限,醫(yī)學專業(yè)漢語詞匯缺乏,難以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逐漸失去臨床實習的積極性。
1.3 留學生自身特點
我校留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前期接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學習積極性及知識水平差異較大,需根據(jù)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同我國學生相比,留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提問題,喜歡與教師互動,但同時部分留學生存在組織紀律性差,自由散漫,經常遲到、早退現(xiàn)象,對臨床帶教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2.1 解決師資力量與教學質量的矛盾
2.1.1 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1)引導青年教師樹立強烈的責任心,不斷提升個人道德素養(yǎng);(2)要求青年教師強化語言溝通能力,在留學生教育中能夠做到清楚、準確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3)密切結合醫(yī)學發(fā)展動態(tài),不斷學習新知識,通過送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和定期組織全科業(yè)務學習等方式,加強專業(yè)知識培訓與交流,提高青年教師綜合業(yè)務能力。特別是近年來傳染病的疾病譜變化較大,許多新發(fā)傳染病不斷出現(xiàn)(如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這種培訓與交流顯得尤為重要。
2.1.2 實施以導師制為主、同伴教育為輔的帶教模式 導師制應用于醫(yī)學本科生教育,收到較好效果[1]。將導師制運用于留學生臨床教學中,把留學生分配至各臨床治療小組,由治療小組一線主治醫(yī)師或高年資住院醫(yī)師負責帶教,采取一對一教學方式,加強導師和留學生間的交流,針對留學生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及時解決留學生臨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同伴教育是一種在眾多領域被廣泛應用的培訓方法[2]。開展同伴教育,將留學生與臨床醫(yī)學七年制實習生一對一結為同伴,共同完成臨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留學生在臨床實習中最大的障礙是語言,而我校七年制學生普遍英語水平較高,可以通過口語、書寫等方式進行交流,協(xié)助留學生與患者交流、詢問病史,看化驗單、醫(yī)囑,幫助其完成大病歷的書寫。(2)臨床工作繁忙,若將每件事都用英語重復一遍非常影響工作效率,因此采取帶教教師就主要問題與留學生進行交流,而一些細節(jié)問題可由七年制學生協(xié)助完成,遇到其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可與帶教教師一同探討,既能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又培養(yǎng)了臨床思維能力。(3)同伴教育不僅使留學生更好地完成臨床實習,也提高了七年制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了其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專業(yè)實習與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雙贏。
2.2 提高留學生學習積極性
2.2.1 采用案例與多媒體相結合教學模式 傳染病具有地方性和流行性特點,且隨著免疫接種的普及,部分傳染病在臨床上已越來越罕見。留學生臨床實習主要針對肝病患者,缺乏對其他病種實際病例的學習(包括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細菌性痢疾、傷寒、發(fā)疹性疾病等)。
我們采用案例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教學模式,提高留學生實習積極性。帶教教師將平常工作中收集的典型病例的真實情境展示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分析病例,提出診斷和治療方案,有意識地促進學生思維向廣度和深度發(fā)展,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此外,利用多媒體將病原體形態(tài)、病理圖片、臨床病例體征及相關發(fā)病機制的動畫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3,4]。
2.2.2 因人施教,互動教學 我校留學生多來自發(fā)展中國家,傳染性疾病仍然是威脅其國民健康的重要問題,可結合傳染病地方性特點,介紹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常見、多發(fā)傳染性疾病,如瘧疾、傷寒、登革熱等,使留學生有更深刻的體會,從而認識到傳染病學習的重要性和傳染病知識的實用性。日常實習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了解學生心聲,幫助其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困難,使其順利完成臨床實習任務。
2.3 鼓勵留學生學漢語、講漢語
提高留學生漢語水平,能與患者較好地溝通,獲取第一手臨床資料。讓每個留學生管理1~2名患者,負責記病程,調動留學生實習積極性,提高實習興趣。
2.4 加強留學生管理
建立健全留學生管理制度,使留學生管理有規(guī)可依、有章可循。采取住院總醫(yī)師統(tǒng)一管理、簽到考勤方法,一對一導師負責制規(guī)范化管理,改善留學生自律性較差、經常遲到早退現(xiàn)象。對缺勤問題突出的留學生加強思想教育,要求其嚴格遵守請假制度,將考勤與出科考核相結合,加強留學生管理。
當前我國醫(yī)學高等教育正逐漸走出國門,留學生教育將成為今后高校發(fā)展的重要領域和必然趨勢。因此,探討適合留學生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符合國際化需求和適應國際化競爭的醫(yī)學人才是今后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馬海雄,應嘉鈞.臨床教學實行“導師制”帶教初探[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0,5(1):24.
[2]丁雄,王羽,汪林,等.同伴教育模式在醫(yī)學留學生外科臨床實習中的作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9(10):1364-1366.
[3]施斌,馬曉紅,朱樑,等.在臨床教學中應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7(2):178-179.
[4]鄧月仙,張寶,劉文寶.案例教學法應用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1,19(4):762-764.
G424.4
A
1671-1246(2015)13-0096-02
注:本文系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教學改革青年項目(1402Q-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