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學
2014年全國高考語文除了北京卷、上海卷以及江蘇卷等3套試卷外,其余15套試卷都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安徽卷、重慶卷以及福建卷等3套試卷是要求“寫出相應句子的序號,并對錯誤加以修改”外,其余12套試卷都是采用四選一的單項選擇題的考查形式,并且題干的要求都是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除了重慶卷和福建卷的分值分別是4分和2分外,其余13套試卷的分值都是3分。
2014年15套設題考查的試卷共設計了41個錯例,其考點分布情況如下:
?
1.題型上以辨析為主,重點考查對句子正誤的判斷能力。15套設題考查的試卷,就有12套試卷設計客觀題考查辨析,只有安徽卷、重慶卷以及福建卷設計的是主觀題型,要求選出有病的句子并加以修改,難度比純客觀題型大。
2.內容上以考查結構性語病為主。重點考查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序不當以及成分殘缺或贅余這四種類型的語病。
3.結構上以辨析語病的綜合考查為主。每一道試題均從不同的方面來考查對語病的辨析能力,且同一類語病在一道題中一般不重復出現(xiàn),即選項中的每一錯例盡可能代表不同的病句類型。
4.命題材料富有鮮明的時代色彩。今年辨析語病試題的語言材料新鮮活潑,貼近現(xiàn)實生活,涉及文學藝術、法律制度、生態(tài)環(huán)境、讀書學習、醫(yī)藥衛(wèi)生、國際風云等方面,既具有思想性、時代性,又不乏知識性和趣味性。
【考點解讀】
語序不當是指句子中詞語的順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順序不合邏輯、語法及習慣。語序不當?shù)某R姮F(xiàn)象有:多項定語語序不當、多項狀語語序不當、狀語和定語位置錯亂、修飾語和中心詞錯位、并列性詞語排列不當、主客體顛倒、虛詞位置不當以及復句中分句的位置顛倒等。
【真題解析】
1.由此可見,當時的設計者們不僅希望該過程中藝術活動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而且技術活動也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新課標全國卷I第14題B項)
【解析】語序不當。句中詞語“藝術活動”和“技術活動”語序錯位,應先說“技術活動”。
2.如果我們能夠看準時機,把握機會,那么今天所投資百萬元帶來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資千萬元也比不上的。(新課標全國卷II第14題D項)
【解析】語序不當。虛詞“所”修飾“帶來的效益”,應將“所”移到“投資百萬元”之后。
3.家風是最為寶貴的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湖南卷第2題D項)
【解析】語序不當。句中“最為寶貴的”和“一個家族的”都是修飾“精神財富”的定語,“最為寶貴的”和“一個家族的”應互換位置。
【考點解讀】
搭配不當主要是指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間、附加成分和主要成分之間的搭配不恰當。搭配不當?shù)某R姮F(xiàn)象有: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當、修飾成分(定語、狀語或補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shù)取?/p>
【真題解析】
4.作為古希臘哲學家,他在本體論問題的論述中充滿著辯證法,因此被譽為“古代世界的黑格爾”。(新課標全國卷I第14題A項)
【解析】搭配不當。句中動詞“充滿”與賓語“辯證法”搭配不當,可將“充滿”改為“包含”,或將“充滿著”改為“運用了”。
5.有的人看夠了城市的繁華,喜歡到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這是有風險的,近年來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全國大綱卷第3題A項)
【解析】搭配不當。句中動詞“發(fā)生”與賓語“案情”搭配不當,可將“案情”改為“事情”或“情況”等。
6.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應聘者曾多年擔任外資企業(yè)的中高層管理崗位,有較豐富的管理經(jīng)驗。(山東卷第5題A項)
【解析】搭配不當。句中動詞“擔任”與賓語“管理崗位”搭配不當,可將“管理崗位”改為“管理工作”,也可將“擔任”改為“任職”。
7.自1993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我市老齡化速度加快。據(jù)統(tǒng)計,我市60周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145.6萬,占總人口的17.7%,老齡人口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湖北卷第4題B項)
【解析】搭配不當。不能說“老齡人口”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可將“老齡人口”改為“老齡人口的比例”。
8.城鎮(zhèn)建設要充分體現(xiàn)天人合一理念,提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色,構建生態(tài)與文化保護體系,實現(xiàn)城鎮(zhèn)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四川卷第4題A項)
【解析】搭配不當。句中動詞“提高”與賓語“特色”搭配不當,可將“提高”改為“突出”或“凸顯”。
9.我國的改革在不斷深化,那種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攬的現(xiàn)象正在改變,各種社會組織紛紛成立,這有利于社會矛盾和社會責任的分擔。(浙江卷第4題B項)
【解析】搭配不當?!吧鐣熑巍笨梢灾v“分擔”,而“社會矛盾”不能講“分擔”,可在“社會矛盾”后面加上“的化解”或“的解決”。
(1)成分殘缺
【考點解讀】
成分殘缺主要是指句子必須具備的語法成分殘缺不全。成分殘缺的常見現(xiàn)象有:主語殘缺、謂語(動詞)殘缺、賓語(中心語)殘缺、關聯(lián)詞或介詞殘缺等。
【真題解析】
10.新“旅游法”的頒布實施,讓很多旅行社必須面對新規(guī)定帶來的各種新問題,不少旅行社正從過去拼價格向未來拼服務轉型的陣痛。(全國大綱卷第3題C項)
【解析】謂語殘缺?!安簧俾眯猩缯龔倪^去拼價格向未來拼服務轉型的陣痛”缺少謂語,可在“正”的后面加上動詞“經(jīng)歷”。
11.執(zhí)法部門對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傳播反動、淫穢、暴力、兇殺、封建迷信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應依法從重處罰。(浙江卷第4題D項)
【解析】中心語殘缺?!跋蛭闯赡耆顺鍪邸粝裰破贰比敝行恼Z,可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組織或者個人”。
12.近年來,隨著房地產(chǎn)市場的發(fā)展和商品房價格的持續(xù)上漲,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山東卷第5題D項)
【解析】主語殘缺。“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缺少主語,可刪掉“隨著”。
(2)成分贅余
【考點解讀】
成分贅余是指一個結構完整、句意明確的句子,表達時使用了不必要的詞語。成分贅余的現(xiàn)象主要有:主語贅余、謂語贅余、賓語贅余、狀語贅余、虛詞贅余、疊床架屋(比如“特殊嗜好”、“懸殊太大”、“切記不要”)等。
【真題解析】
13.雖然有國家資源作支撐,但面臨重重困難,國有企業(yè)能取得現(xiàn)在這樣的成績,確實可說堪稱不易。(江西卷第4題B項)
【解析】成分贅余。“可”與“堪”語意重復,“堪”就是“可”“能”的意思,如“堪當重任”“堪稱楷?!薄翱嗖豢把浴钡?,“堪稱”就是“可以稱作”的意思。應刪去“可說”或“堪稱”。
【考點解讀】
結構混亂主要是指將兩種表述方法或兩種表達句式雜糅在一起,造成句子不通順。
【真題解析】
14.本書首次將各民族文學廣泛載入中國文學通史,但就其章節(jié)設置、闡釋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新課標全國卷I第14題C項)
【解析】句式雜糅。句子將“就……而言(來說)”和“在……方面”這兩種表述方法雜糅在一起,造成結構混亂??蓪ⅰ熬汀备臑椤霸凇?,或者在“方面”后加上“而言(來說)”。
15.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世界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觀念,并將相關理論在該書的編撰中得到實施。(新課標全國卷II第14題A項)
【解析】句式雜糅?!安⑾嚓P理論在該書的編撰中得到實施”句式雜糅,可改成“并將相關理論貫徹在該書的編撰中”或是“相關理論在該書的編撰中得到實施”。
【考點解讀】
表意不明主要是是指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費解。表意不明的現(xiàn)象主要有:詞義不明、詞性不明、結構不明、修飾不明、指代不明、停頓不明等。
【真題解析】
16.報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約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電子書就不再買紙質書”,這一比例較上一年有所上升。(安徽卷第18題⑤句)
【解析】有歧義?!凹s”是大概之意,“以上”表示位置或數(shù)目等在某一點之上,“約90%以上的人”令人費解??扇サ簟凹s”或“以上”。
【考點解讀】
不合邏輯是指句子表達的意思沒有道理,不符合客觀事實。不合邏輯的現(xiàn)象主要有:概念混亂、否定不當、主客顛倒、自相矛盾、強加關系、不合事理等。
【真題解析】
17.大慶石化總公司的老少職工們同臺競賽,年輕職工積極踴躍,老年職工更是不讓須眉。(江西卷第4題C項)
【解析】不合邏輯?!绊毭肌本褪悄凶?,如“巾幗不讓須眉”,“老年職工”中有男有女。可改為“老年職工更是精神矍鑠”或“老年職工更是容光煥發(fā)”。
18.一項好的政策照理會帶來好的效果,但在現(xiàn)階段,必須強化陽光操作、民主監(jiān)督等制約措施,因為好經(jīng)也要提防不被念歪。(浙江卷第4題A項)
【解析】不合邏輯。“提防”的應該是“被念歪”,“提防不被念歪”否定失當,要去掉否定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