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佛山528000)
?
導致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高危因素和解決措施
李桂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導致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癥(BPD)的高危因素,同時探討其解決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期間內孕周小于33周的145例極低體重兒的資料,其中一共有74例采用了機械通氣,經診斷發(fā)現其中有15例屬于BPD組,另外56例屬于非BPD組,通過分析兩組之間臨床資料來探討導致BPD的高危因素以及解決措施。結果:所有產兒中出現BPD的概率是10.56%,而采用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的產兒中出現BPD的概率是19.32%,同時BPD組的胎齡與產重都要比非BPD組低,且BP組的吸氧時間與上機時間都與非BPD組存在差異,且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孕期小于32周的體重極低的早產兒應避免長時間使用吸氧機械通氣,避免肺部感染而出現BPD,對于出現BPD癥狀的產兒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高危因素;解決措施
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逐漸建立了完善的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早產兒的存活率。同時早產兒遠期并發(fā)癥的出現率也隨之上升,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癥(BPD)就是其中一種非常典型早產兒遠期并發(fā)癥[1]。BPD又稱新生兒慢性肺病,是早產兒,特別是體重<1000g,胎齡<26周極不成熟早產兒常見呼吸系統疾病,BPD由多種因素引起,其本質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氨中毒,氣壓傷或容量傷以及感染或炎癥等各種不利因素對發(fā)育不成熟的肺損傷以及損傷后肺組織異常修復,其中肺發(fā)育不成熟、急性肺損傷、損傷后肺組織異常修復是引起B(yǎng)PD的3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這種疾病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將會嚴重的影響患兒存活率以及生活質量,因此分析導致早產兒出現BPD的高危因素,并探討其解決措施顯得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145例早產極低體重兒的臨床資料,在探討導致BPD的高危因素與解決措施過程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現主要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探討研究主要選取了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期間內的145例造成極低體重兒作為研究對象,這145例早產兒的孕期均小于33周,體重均小于1.5kg,其中男性產兒有85例,女性有60例,平均孕期是31.9周,平均體重是0.94~1.5kg。通過對這145例產兒的臨床資料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其中有74例患兒采用了機械通氣輔助治療,并且其中有15例患有BPD,另外56例并沒有患上BPD。經分析了解發(fā)現,BPD組中屬于新生兒肺炎的有7例,屬于肺透明膜病的有6例,屬于反復呼吸暫停的有3例,這種患者上機時間在3~28d。而另外一組非BPD組中出現新生兒肺炎的有27例,屬于肺透明膜病的有20例,最后還有9例屬于反復呼吸暫停,這組產兒的上機時間在4~10d。
1.2BPD診斷方法
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胸部X線,肺CT,肺功能等綜合分析判斷,BPD高危因素:胎齡<28周,體重<1000g,機械通氣,高濃度吸氧。
其它高危因素況有:母親毛膜炎、胎盤早剝、產前未使用糖皮質激素、男胎、低Apgar評分、嚴重RDS、感染等,胎齡愈小、體重愈輕,發(fā)病率愈高。
1.3臨床治療方法
BPD確診后,采取的治療措施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首先,氧療選擇機械通氣,根據患兒的具體血氣分析來調節(jié)呼吸機的參數,維持PaO2在50~55mmHg,SaO290%~93%,病情穩(wěn)定逐漸降低呼吸機的參數,盡早為患兒拔管撤呼吸機,撤機前改用鼻塞CPAP吸氧過渡,進而采用雙鼻孔中心吸氧,空氧混合議吸氧,或頭罩或箱內吸氧來為患兒提供吸氧,注意用氧安全,避免長時間使用高濃度氧產生氧中毒,同時盡快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嚴格控制液體量和鈉攝入,其次,為患兒采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來限制輸液量,必要時應用呋塞米(速尿)控制肺水腫,改善肺順應性、減低氣道阻力,改善肺功能,但必須注意藥物副作用,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和螺內酯(氨體舒通)聯合應用利尿可減輕藥物副作用。
并為患兒營養(yǎng)支持,提供140~160kcal/(kg·d)的熱量,如果患兒不能夠自主進食,則需要采用鼻飼來為患兒提供能量,對于禁食的患兒則需要采用全胃腸道外營養(yǎng)為患兒提供能量。在為患兒進行靜脈輸液的過程中,主要采用臍靜脈穿刺、PICC以及外周靜脈等方式來為患兒輸液,輸注的主要藥液包括營養(yǎng)液、氨基酸、多巴胺、血槳、冷沉淀、輸紅細胞懸液以及咖啡因等,每日按照藥液的總量分次為患者進行輸注,患兒的病情逐漸減少用藥[4]。在患兒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主要的護理干預措施:嚴格掌握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指征,采用低峰值壓,低潮氣量通氣,經鼻持續(xù)呼吸道正壓盡量減輕肺損傷,使用高濃度氧療時間不宜過長,使用氧濃度檢測儀檢測患兒實際吸入氧含量,防止發(fā)生氧中毒;患兒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15°~20°頭高臥位,餐后右側臥位30~60min,防止胃食管返流導致呼吸暫停;注意手衛(wèi)生,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避免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和血管導管相關性感染(CRBSI)發(fā)生,預防醫(yī)源性感染;關閉有癥狀性PDA,補充維生素A;關注患兒有無貧血癥狀,必要時輸血和應用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維持正常血紅蛋白水平;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腹部按摩,開塞露塞肛排便;定時側體重、頭圍、身長;患兒每天營養(yǎng)風險評估,異常及時處理,監(jiān)測血糖,維持血糖2.6~7.0mm0l/L,監(jiān)測尿量,維持尿量1~5mi/kg·h,血壓正常值,根據體重不同而變化。
本次研究分析過程中將得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χ2來檢驗分析,最終確定當統計學差異P<0.05時具備統計學意義。
通過本次的診斷調查研究發(fā)現,145例早產兒的孕周都在26~33周,通過統計分析發(fā)現所有產兒出現BPD的發(fā)生率是10.56%,而所有采用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治療的產兒發(fā)生BPD的發(fā)生率是19.32%,通過對BPD組與非BPD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BPD組在上機后基本上都會出現合并肺部感染反復發(fā)作癥狀,并且患兒的氣管分泌物中出現培養(yǎng)陽性的幾率達到了69.23%,而非BPD組只有25.86%,兩組之間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具體可見表1,兩組在呼吸過程中的支持條件對比可見表2。最后所有BPD患兒在經過治療之后,其治療成功的存活率達到了95%。
表1 兩組早產兒的一般資料對比
表2 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支持對比
BPD是早產兒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這種疾病的主要生理病變主要表現為肺實質纖維化以及局部肺氣腫等,這種疾病會嚴重的破壞患兒的氣道結構以及肺部,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將會對患兒的生理健康與智力發(fā)育造成巨大影響[5]。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分析可以發(fā)現,出現BPD的患兒其胎齡與體重都非常低,且胎膜早破率也非常的高,與非BPD組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而兩組產兒的其它臨床資料并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在對兩組患兒的呼吸支持條件中對比分析發(fā)現,兩組患兒MAP與PIP并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但是兩組患兒的上機時間與吸氧時間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在本次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導致BPD的主要高危因素主要是早產、氣壓傷、呼吸道感染、長時間的機械通氣等相關原因。其具體原因是胎兒的肺部暴露在高濃度炎癥中,炎癥會通過介質或病菌等形式進入到患兒的胃腸道與氣道中,從而使得患兒的肺泡很難得到正常發(fā)育,最終造成了BPD。而在治療的過程中發(fā)現,PS在治療BPD中并沒有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而氧療治療卻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可能與患兒主要以肺部感染為主有很大的關系[6]。并且在本次研究過程中覺得,要想降低BPD的發(fā)生率,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強孕婦圍產期保健,預防早產,對可能發(fā)生早產的孕婦產前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肺成熟,減低RDS發(fā)生,患兒發(fā)生感染,通過良好的護理措施以及合理的治療措施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率,并且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夠為提高我國的早產兒存活率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謝鈺雁.早產兒氧治療的臨床分析[D]. 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10).
[2] 李蓓.早產兒視感知發(fā)育及早期干預社區(qū)推廣研究[D]. 復旦大學,2013(02).
[3] 鐘美珍.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危險因素前瞻性隊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01).
[4] 張蕊.早產兒視網膜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 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02).
[5] 王學敏.不同營養(yǎng)支持策略對早產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 新疆醫(yī)科大學,2014(02).
[6] 楊靈飛. 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的臨床研究[D]. 浙江大學,2013(05).
收稿日期:2015-04-25
〔中圖分類號〕R72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376(2015)09-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