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云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qū)第五初級中學 537000)
初中記敘文寫作之我見
梁 云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qū)第五初級中學 537000)
記敘文是初中學生最熟悉的一種文體,也是學生最能抒發(fā)真情實感的一種文體。在中考前的作文指導中,教師如能從記敘文的審題、素材選擇、結構設計等方面,引導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應試能力。
記敘文 寫作 教學
當前玉林中考作文考查中,作文要求往往是“文體不限”,對文體的要求已經(jīng)相當寬松。盡管如此,記敘文仍然是中考考生最喜歡選用的一種寫作文體,也是最容易出彩的文體。擅長記人敘事的,可以凸現(xiàn)個性,展示個性;擅長寫景狀物的,可以借形傳神,以少勝多;擅長抒情的,可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中考作文中,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要想得到滿分,它的立意是高遠的,選材是獨特的,布局是新穎的,語言是活潑的。這些除了考生日積月累苦練而成之外,也與他們運用作文技巧得心應手有關。當然,初中記敘文其實也包含了散文,也就是說抒情散文與敘事散文也屬于記敘文的范圍,因此記敘文在中考中的實用性也就更加突出。
玉林中考作文一向重視文章的“真情實感”,在平日的寫作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兩點一線”的緊張生活中做個有心人,細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此外,經(jīng)過對近年來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題趨向的分析,我認為在平日的作文訓練中,還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在寫作時要弘揚文化意識和時代精神。
首先,文化是濃縮著特有的人生智慧的精神財富,因為它,我們的生活才精彩紛呈。近年來,中考作文命題吹進了一股文化春風,沁人心脾。如福建的作文題《文化》,直接以《文化》為話題,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又有濃厚的人文色彩,把思維的觸覺伸向精神世界,命題逐漸回歸理性;廣西桂林的《感受節(jié)日》,意在考察考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體驗感悟生活的能力,引發(fā)對文化的關注和思考。其次,今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熱點,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既為學生的寫作引進了源頭活水,又弘揚了時代精神和社會主旋律。寫作其實就是在寫生活,而熱點時事無疑就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受到了作文命題者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青睞。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中考作文更加密切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關注考生精神世界,更加關注考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促使考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其內容必然會以生活為軸心,輻射自我成長、情感體驗、生命感悟、人生思考等諸多內容,其具體變化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第一,標題作文引領世道潮流。記敘文寫作越來越受到青睞,意在引導學生提升其思想的深度,寫出具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來。要寫好作文,審題是至關重要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教會學生審題。
一是重點分析“題眼”。全命題作文文題中一般都有關鍵詞,這些詞就是“題眼”。把握了“題眼”,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點,就不容易跑題。尤其是注意題目中的修飾詞語、限制詞語和補充詞語,這些詞語對寫作范圍起著限制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標志,如《春天的味道》中的“春天”,《給你一片陽光》中的“給”。
二是注意副詞隱含的信息與要求“最”“也”“還”“更”“再”“其實”等副詞出現(xiàn)在題目中,往往是考生極易誤入的陷阱。如《這也是一道風景線》中的“也”就規(guī)定了所寫的不能是平常的風景。《其實并不是這樣》中的“其實”很重要,應寫出誤認為是“這樣”,然后意識到不是“這樣”的過程,如果缺少這層轉換,文章就會偏題。
三是要完全理解題目中的比喻意。這類比喻性題目往往有一段精心設計的導語,學生審題時需認真閱讀這些導語,學會由“虛”而“實”,或者由“實”而“虛”。如《給你一片陽光》中的“陽光”當然不是自然界的陽光,而應理解為“溫暖”和“光明”,即朋友間真摯的友誼、親人間溫暖的親情、陌生人的友善相助等等。《早晨》中的早晨亦可理解為“開始”“希望”“光明”“美好”等。
四是把握文字較長或句式復雜的題目的內在關系。這類題目往往有著因果、條件等內在關系。審題時必須辨別清楚。如《我擁有,我快樂》,“擁有”是“快樂”的前提和原因,“快樂”是“擁有”后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兩者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
第二,作文內容將更加貼近考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作文用生動曲折的情節(jié)、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生動具體的描述把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哲理性的思索表現(xiàn)出來,讓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題。
第三,作文命題將會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熱點。這樣的命題意在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生活,真正站在時代的高度思索人生,寫出新穎而大氣的文章。
第四,將會巧妙鏈接最近的文化資訊。命題意圖是以最為搶眼的熱點內容,加大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考查力度,引導考生真正領略文學的魅力,寫出富有文學意蘊的大記敘文。
第五,作文命題理念更加新穎。記敘文的命題與寫作會突出能力、立意,關注學生的成長、體驗、生命、心靈,鼓勵自主個性化的新鮮表達。
針對全國各地中考作文命題特點和命題走勢預測,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中考作文把“感情真摯”作為一項重要評分標準,因此我們備考2010年的中考記敘文寫作,必須把寫作的根深扎進生活大地的深處,生活才是記敘文命題和寫作最深深厚的土壤。我們要讓學生關注人生、社會、生活,并從多角度、多層次去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景,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取豐富、典型的寫作素材,挖掘出生活之美,寫作時變換一種思路,觀察提煉生活中的場景,用獨特的寫作視角展露自己的情懷。
我們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寫真事,表真情,在真實狀態(tài)下進行寫作,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的喜怒哀樂,真實地抒寫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和心靈的體驗,反映生活的真實意蘊。學生尤其要注意多角度地思考,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表現(xiàn)自己的獨特感受。不僅如此,學生還要善于思考,因為生活內在意蘊與事件本質意義還需要以理性來概括,只要這樣,才能把生活的本質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以“真”為作文之本,內化原生態(tài)的寫作視角,拓展生活空間,抒發(fā)真情實感,是記敘文寫作訓練的有效策略。
中考記敘文寫作長期受困于偽崇高、低幼化與粗淺化、模式化的困擾,因此記敘文寫作訓練不僅要扎根于生活厚土,還要把寫作的根扎進文化的土壤,需要借助文化品質豐富記敘文的內涵,用文化的眼光審視話題,用文化素材豐美話題,提煉生活中的文化,讓文章充盈文化。
備戰(zhàn)中考記敘文寫作,需要科學嚴謹?shù)挠柧殹J紫?,要積累豐富的文化寫作素材和最新熱點素材,分類梳理并做理性思考。其次,盤活積累,學以致用,進行層次清楚的科學訓練。中考記敘文未必必然需要用文化來升級引導,文化寫作自然就成為記敘文寫作的新路標,記敘文的真思、真情必須借助于文化進行炫示,才能獲取考場高分、考場滿分。
(責編 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