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云
胸腔積液臨床護理體會
朱廣云
目的總結胸腔積液臨床護理體會。方法70例胸腔積液患者,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給予精心護理干預,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日平均引流量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心護理干預在胸腔積液患者中臨床護理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胸腔積液;臨床護理;體會
胸腔積液是臨床常見疾病, 主要是由于全身病變或局部病變影響了動態(tài)吸收平衡或形成胸膜腔, 導致胸膜腔內液體產生過快或吸收過慢, 一般有滲出液與漏出液兩種, 多出現于肝癌晚期患者或者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 主要有呼吸困難、發(fā)紺、咳嗽、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 臨床常用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 在治療期間給予有效護理是提高該疾病治療效果的關鍵[1]。本院為分析胸腔積液臨床護理效果, 選取收治的70例胸腔積液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別給予精心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 相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胸腔積液患者70例, 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5例。觀察組中男25例, 女10例, 平均年齡(51.8±4.1)歲, 肝癌5例, 結核性盆腔積液30例, 平均引流量為(3145.7±1090.2)ml;對照組中男23例,女12例, 平均年齡(52.2±4.3)歲, 肝癌4例, 結核性盆腔積液31例, 平均引流量為(3098.5±1180.6)ml;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引流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脈搏、心率、呼吸以及血壓等常規(guī)監(jiān)測, 手術配合, 定期更換引流袋, 詳細觀察并記錄患者引流情況以及拔管指征。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精心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術后護理、出院指導等。
1.3 觀察指標 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引流情況與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引流情況比較 觀察組平均日引流量為(529.8±334.7)ml, 對照組平均日引流量為(987.4±468.5)ml, 觀察平均日引流量少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引流是臨床治療胸腔積液的常用手段, 由于中心靜脈導管本身具有柔軟光滑的特點, 在使用中對機體刺激較小, 并且較為密閉的管道引流降低了感染率;另外可直接通過導管進行注藥沖洗, 安全性與重復性較高,因此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2]。為了提高引流效果, 緩解患者疼痛感, 醫(yī)院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精心護理干預, 在加強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術后護理(引流管護理、體位護理、感染護理、飲食護理、拔管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
3.1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缺乏相關知識, 在插管前易產生焦慮、恐怖、不安等不良心理, 護理人員應根據其心理特征,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插管前護理人員應積極向患者詳細介紹具體的治療過程、目的、治療效果、并發(fā)癥以及相應預防措施等, 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 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 提高治愈信心與治療依從性。
3.2 健康教育 加強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健康教育, 術前幫助患者盡快熟悉住院環(huán)境, 講解具體的治療內容、效果、目的、適應證等相關知識, 緩解其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并嚴密觀察患者術前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凝血功能等;術中叮囑患者避免劇烈咳嗽, 保持均勻呼吸, 積極配合;可適當與患者進行交流, 為其講解治療進度, 消除恐懼心理, 并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與面部表情變化情況,若發(fā)現異常及時反映給醫(yī)生[3];術后要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 如出血、氣胸、管道阻塞、管道脫落、膿胸、感染等, 并告知相應的預防措施與治療措施, 并告知患若出現持續(xù)性胸悶、胸痛、氣促等不適反應, 需立即向醫(yī)生報告, 以便及時給予對癥治療。
3.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主要包括引流管護理、體位護理、感染護理、飲食護理與拔管護理等方面, 具體分析如下:①引流管護理。定期檢查引流管裝置是否存在脫落現象, 密切觀察并記錄引流管的引流量、顏色、形狀等, 術后引流量超過100 ml/h需及時向醫(yī)生報告;放液后將藥經導管注入,避免黏膜粘連, 并提高胸水吸收;藥物注入后閉管2 h, 之后可根據胸水量開放引流管,3次/d, 并詳細檢查導管有無扭曲、阻塞、滑脫現象, 定期更換引流管;②體位護理。術后患者可進行適當活動, 活動時需將引流管夾閉, 避免空氣進入胸膜腔;胸腔給藥后需閉管2 h, 在此期間需叮囑并幫助患者經常變化體位, 將藥充分分布在胸腔內;③感染護理。定期進行局部消毒, 可適量使用抗生素, 避免穿刺部位發(fā)生感染;保持周圍皮膚的干燥與清潔, 使用透明敷貼將導管固定,并定期更換;④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 戒煙酒, 少食用刺激性食物;⑤拔管護理。引流管內無液體流出并經B超檢查, 結果顯示無胸水后可進行拔管[4]。
3.4 出院指導 患者在出院時叮囑其加強營養(yǎng)與休息, 適量進行身體鍛煉, 提高身體抵抗力, 定期復診, 如發(fā)生呼吸困難、胸悶等現象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綜上所述, 給予胸腔積液患者精心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安全性高,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葛永敏.胸腔積液臨床護理體會.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18):2444.
[2]翟翠紅, 韋秀柏. 中心靜脈導管在結核性胸腔積液60例引流及注藥中的護理體會. 內科,2009,4(3):482-483.
[3]楊子芹.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1):202.
[4]孫瑩.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胸腔積液32例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8):1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61
2014-11-17]
453300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封丘縣人民醫(yī)院內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