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慧 葛聲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
3-2-1蔬菜模式,為血糖控制加分
馮曉慧 葛聲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
3—2—1 Vegetab le Eating Pattern is Conducive to Blood Glucose Contro l
馮曉慧 醫(yī)學營養(yǎng)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醫(yī)師。
在糖尿病的預防及治療中,飲食營養(yǎng)治療是基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如何科學選擇食物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面對的具體問題。為了尋找簡便易行的食譜制定方案指導患者快速合理搭配飲食,我院營養(yǎng)科的葛聲主任結合20多年的臨床營養(yǎng)工作實踐,提出了“3-2-1蔬菜模式”。
“3-2-1蔬菜模式”是一種既符合糖尿病營養(yǎng)治療原則,又滿足平衡膳食要求,方便記憶、操作簡單的食物選擇模式。3-2-1蔬菜模式有2層含義,既可理解為全天3-2-1,也可理解為每餐3-2-1。全天3-2-1是指全天可以攝入300克綠葉蔬菜、200克其他類別的蔬菜以及100克菌藻類;每餐3-2-1是指,中餐或者晚餐可選擇3兩綠葉蔬菜、2兩其他任意蔬菜、1兩菌藻類食物,包括蘑菇、香菇、金針菇、海帶、紫菜、黑木耳等。
按照“3-2-1蔬菜模式”全天可攝入6種不同蔬菜,毛重600克左右,僅含有130千卡熱量、30克碳水化合物,卻可提供12.5克膳食纖維。因此,“3-2-1蔬菜模式”具有低熱量、低碳水化物、高膳食纖維的特點,符合糖尿病患者營養(yǎng)治療的原則。
強調蔬菜的攝入量 “3-2-1蔬菜模式”建議每天攝入6種不同的蔬菜,總量500~600克,符合中國營養(yǎng)學會對蔬菜攝入總量的推薦要求。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其水分含量高、能量密度低,特別適合需控制能量攝入,同時又要補充微量營養(yǎng)素的糖尿病患者。蔬菜有利于延緩餐后血糖升高、增加飽腹感、調整腸道菌群、促進益生菌生長、保持大便通暢。長期堅持蔬菜的合理攝入還有助于控制體重、調節(jié)血脂、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
強調綠葉蔬菜的重要地位 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蔬菜品種時,宜多選用含碳水化物及熱量較少的蔬菜。一般綠葉蔬菜(如油菜、菠菜、雞毛菜、芹菜等),含糖量都只有1%~3%。相比而言,蘿卜、青椒、茄子、花椰菜、豇豆、扁豆、南瓜等含糖量均超過4%,而土豆等根莖類蔬菜的含糖量可高達20%。因此,不管是營養(yǎng)成分還是熱量含量,綠葉蔬菜都更適宜糖尿病患者選擇。綠葉蔬菜(如菠菜、生菜、雞毛菜等)還是鉀、鎂、鈣、維生素C、維生素B2、葉酸、維生素K、類黃酮、類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維生素C在蔬菜中的分布與葉綠素平行,因此在綠葉蔬菜中含量很高。在深綠色葉菜類中,胡蘿卜素、核黃素的含量較淺色蔬菜中高。
強調黑色食品的攝入量 3-2-1蔬菜模式建議患者中餐或晚餐每餐都選擇1兩新鮮或水發(fā)的菌藻類,即俗稱的黑色食物。菌類包括蘑菇、香菇、金針菇、銀耳、黑木耳等;藻類包括海帶、紫菜、裙帶菜等。菌藻類能量低,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鐵、鋅、硒等含量相對豐富。蘑菇、香菇和銀耳還含有香菇多糖和銀耳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力和抗腫瘤的作用,香菇多糖還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
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雖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元素。其功能有:增加糞便體積,軟化糞便,刺激結腸內發(fā)酵,降低血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餐后血糖及胰島素水平等。總之,膳食纖維在預防便秘、糾正血脂異常、改善血糖、促進腸道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功效。因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于膳食纖維的推薦攝入量是每天25~30克,而多數國人攝入量遠遠不足。這之中除了糧食精加工除去大量膳食纖維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過少。如按照“3-2-1蔬菜模式”進餐,全天可以提供12~13克膳食纖維,再加上谷薯類食物中的含量,就容易達到每天25~30克膳食纖維的目標。
強調蔬菜的多樣化 蔬菜的品種很多,不同顏色的蔬菜所含的營養(yǎng)素特點不同,其營養(yǎng)價值相差也很大,只有選擇不同品種的蔬菜合理搭配才更有利于健康。按照3-2-1蔬菜模式每日蔬菜種類可達6種,在每餐必備的綠色、黑色食物之外,還應該選擇一種顏色不同的蔬菜,如紅色、紫色、橙色、白色等。紅色的蔬菜,如番茄等,除含有維生素C之外,還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紫色的蔬菜,如茄子、紫甘藍、荸薺等,含有原花青素;橙黃色的蔬菜,如南瓜、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β-胡蘿卜素;白色的蔬菜,如蘿卜、茭白、竹筍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綠色葉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鈣、鎂等;黑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碘、鐵、鈣等營養(yǎng)素。只有飲食多樣化,才能做到取長補短,滿足人體對各種微量營養(yǎng)素的需求。
操作簡單,易于掌握 人群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與食物交換份法相比,采用3-2-1蔬菜模式患者容易記憶、便于操作,可提高患者的膳食營養(yǎng)質量評分。3個月的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體重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10.3969/j.issn.1672-7851.2015.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