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驚鳴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杜鵑意象探尋
◎韓驚鳴
杜鵑是詩鳥同名。傳說周代末期,蜀王杜宇在亡國后死去,其魂化為杜鵑鳥,仍對故國念念不忘,每每深夜時在山中哀啼,其聲悲切,乃至于淚盡而啼血,血落化成了杜鵑花。李白有《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币馑际钦f,曾經(jīng)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杜鵑叫一回,我傷心欲絕一次。這三月里我時時念叨著家鄉(xiāng)三巴。詩中傳說優(yōu)美,感情悲切,思鄉(xiāng)之情纏綿婉轉(zhuǎn)。后世許多詩歌都用杜鵑花寄托憂傷的思鄉(xiāng)情懷。宋代楊巽齋有《杜鵑花》:“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梅堯臣有《杜鵑花》:“月樹啼方急,山房客未眠。還將口中血,滴向野花鮮。”文天祥有《旅懷》:“昨夜分明夢到家,飄搖依舊客天涯。故園門掩東風(fēng)老,無限杜鵑啼落花?!苯镨小抖霹N花》:“杜鵑花發(fā)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應(yīng)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fēng)露也寒凄?!边@些詩歌都借杜鵑花寄托羈旅傷痛。
由于杜鵑花大都色澤鮮紅,灼灼艷麗,所以深得詩人喜愛。白居易說:“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保ā对伓霹N》)詩人贊美杜鵑,覺得拿在手里的杜鵑花非人間所有,并把杜鵑花比作花中西施,而把芙蓉芍藥比作丑女。唐代曹松有《寒食日題杜鵑花》:“一朵又一朵,并開寒食時。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币馑际钦f,寒食節(jié)的杜鵑花多么紅啊,那一定是誰家沒有禁火。明代蘇世讓有《初見杜鵑花》:“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fēng)一樹花?!痹娙藢懙氖乔宄渴律嘲兜教幨呛I霞t霞一樣的杜鵑花,它迎風(fēng)開放,報告春回大地的消息。詩人不僅描寫花的美麗,更歌頌花報春的美德。
唐代施肩吾的《杜鵑花詞》是杜鵑花詩中的名篇。全詩是:“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遣春風(fēng)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倍霹N花艷麗動人,可恨滿京城人都不賞識它。詩人勸春風(fēng)不要吹落它,以便留下來與佳人比比到底誰的顏色更美。其實詩人是用杜鵑花自比的。施肩吾頗有詩名,著名詩人張籍贈詩贊他“早聞詩句傳人遍”,但應(yīng)試不第,悲憤心情油然而生,心想,誰的才華能與我相比呢?施肩吾由于才華出眾,后果中進士第一名,《全唐詩》收錄他的詩近200首。而此詩以杜鵑花喻己,手法自然,令人贊嘆。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科技大學(xué);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