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辛酉
(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洪橋一中 湖南衡陽 421000)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袁辛酉
(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洪橋一中 湖南衡陽 421000)
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實現(xiàn)受教育者的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使學生學會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夠主動地自覺自愿地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學生的自主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是不完美的,脫離了興趣與愛好去談自主學習,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 語文教學 培養(yǎng)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 策略
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學習中作用顯著,它對學生的未來也意義深遠,更是符合時代的需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打破框架,讓學生放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脫離對教師和參考書的依賴。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課堂的主人。[1]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關鍵所在,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組織下制定學習目標,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自我探究、自我發(fā)展的一種學習模式。愛因斯坦說:“興趣和愛好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最大動力?!敝挥袑W生自己對學習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將枯燥的學習轉化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語文教學中,只有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能夠喜歡語文,這樣才能為學生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也不能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就需要在教學上積極主動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自己思考,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奧秘。老師要真正做到一個引導者,以正確的方法去指導和鼓勵學習自我思考,在主動學習中得到收獲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2]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fā)點,只有確立了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要點。明確學習目標是每個學生首要的學習任務,目標越明確、越貼切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學習里才能更好地獲得知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就像大海中沒燈塔一樣,船只很容易就迷失方向。在初中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上,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達到學習效果。學習目標要適合學生的學習要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不能制定那些遙不可及的,而要制定適合個人的目標,這樣才不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的重要所在,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前做到提前預習,只有做到提前預習才能明白所學內容,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在提前預習里要掌握讀、劃、思這三大要素,只有認真閱讀,才能了解所學內容,將在閱讀中有疑問的地方劃出來,才能在課堂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提高課堂效率。閱讀時認真思考問題,才能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學生在課堂上要做到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理解和解決預習中的所有問題,將所學的內容融會貫通。最后就是做好復習,只有認真復習鞏固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也可以通過復習來檢查自己在課堂的聽課效果,還要做到經常復習,才能更好的做到牢固知識,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堅實的基礎。[3]
在學習中學習習慣是學習過程的一個反復練習而形成,也是一個自我學習方式的發(fā)展,只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在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上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首先要掌握和善于各種學習工具的習慣,這樣才能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上自己親自動手查找解決問題。其次要培養(yǎng)多思考多提問的習慣,學習過程中只有多思考,多提問才能加深對知識的主動性。再次就是要培養(yǎng)閱讀能力,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積累豐富的詞匯知識,在以后的語文水平得到提高。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單單是學生自身的需要,也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一種趨勢。
在教學中,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氛圍。備課時立足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做到熟悉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克服“以教代學,照本宣科”的傾向。教學過程要實現(xiàn)“三個溝通”——全員互動,人際溝通;教學整合,文化溝通;師生調適,心靈溝通;克服“居高臨下,自以為是,賣弄學問”的傾向,善于營造情景、利用情景、促變情景,建立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機制。樹立“雙主體”觀念,提倡平等互動交流,著眼“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建立課堂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講課過程中可走到學生中間,一邊講,一邊與他們進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適時地賞識、肯定或使用表示夸獎和欽佩的手勢,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這樣做能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語或一個贊賞的微笑就是一束燦爛的陽光,足以照亮孩子整個人生。再者,不強迫學生一定要接受老師的答案,學生的意見往往有其獨到的,適于孩子理解的優(yōu)點。[4]
新課標強調自主學習,“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掌握語文規(guī)律”。老師要研究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盡最大限度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眾多教師經常在口頭上說要改變教育觀念在具體操作中卻保留著落后的教育模式的慣性,總是不相信學生,不放心學生,認為以前講得那么多,那么細,那么透,還有那么一部分學生不懂,要是真放手了,豈不是更糟?這是教師首先應該解決的心理問題和認識問題?,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并不是老師講得越多,學生就越有知識。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考慮如何為學生爭取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每節(jié)課應給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特別是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情感激發(fā)和語言的品味等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世界觀。比如,在閱讀教學中至少要保證有一半的時間是學生自己讀的,寫作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寫作更是天經地義的。
總之,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學習語文,愛上語文。
[1]夏穎.培養(yǎng)質疑習慣推動自主學習[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2)
[2]林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
[3]陸利平.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淺談[J].文學教育(上).2013(02)
[4]劉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