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秋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山東青島 266002)
"差點教育"帶動班級管理
張玉秋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山東青島 266002)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狀是:不講差異,不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不重視因材施教,什么都搞一刀切。老師們也深受“分數(shù)、分數(shù)、還是分數(shù)”的困擾,沒有精力去關注個別學生的自身情況,去站在學生和家庭的角度為學生的未來著想,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學生也漸漸地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老師不重視,學習也不好,沒有前途和出路,繼而自暴自棄。
接觸到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副校長黃寶國老師提出的“差點教育”理論后,作為一名擔任班主任十余年的教師,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教育之路”和學生的“成長之路”。
“差點教育”,就是通過關注學生個體縱向發(fā)展,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反思,最終使學生個體得以自主的發(fā)展的一種教育理念。它從根本上要求教育者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充分了解并把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恰如其分”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樹立向上的信心,真正啟動自我發(fā)展的動力和熱情,從而發(fā)掘出自己的最大潛力。它也正契合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基于這一認識,我在班級中開展了“差點教育”系列活動。
李同學是一個內(nèi)向的男孩,剛入學時成績中等,上課聽講也比較認真,作業(yè)也能及時完成。一個學期后,可能因為太默默無聞,缺乏老師同學的關注,學習開始松懈,上課聽講走神,偶爾完不成作業(yè),成績下滑嚴重。但他有一個不同他人的愛好——剪紙。看著一把小小的剪刀在一個長相粗壯的男孩手中翻飛,一張彩色的紙片眨眼間就變成了一只惟妙惟肖的小動物、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壽星、一副清新秀麗的風景畫,不能不讓人嘖嘖稱奇。
抓住他這一過人之處,我先與家長交流想為孩子作品做展覽的設想,得到家長的支持,再動員孩子構思作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制作出三個系列40多件精美的剪紙作品。最后,我找學校領導說明活動設想,得到了校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學校專門開辟出兩個大版面的宣傳欄張貼李同學的剪紙作品,全校師生也都在課余時間去欣賞他的剪紙藝術。在老師和同學們贊嘆聲中,我看到了李同學自信的笑容和挺直的脊背,那一刻,我知道,他找到了自己。
后來的日子如我所愿,他再也不用老師、家長監(jiān)督,學習自覺、努力,成績一路上升。還多次參加區(qū)、市手工創(chuàng)作大賽,屢屢得獎。
這次活動,不僅幫助他喚起了學習上的信心,也給班級“差點教育”系列活動開了幕、造了勢,讓每個學生都把眼光投到自己身上,找自身優(yōu)點,樹立“我與眾不同,我很重要”的自信心。
每個班里總有一些學生只知道埋頭苦學,成績優(yōu)異,但沒有其他的愛好和特長,一到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就傻眼了,看到得獎的同學興高采烈的樣子,自己也有些灰溜溜的感覺。如何發(fā)揮這些學生的優(yōu)勢,保持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帶動班級成績的整體提高,是每個班主任煞費苦心的事情。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在“人類所有的沖動中,以‘希望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最為強烈”,李希貴老師在《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中提到“一個人認為自己重要的背后,其實是他心靈深處沉甸甸的責任意識!”要發(fā)揮這些學生的優(yōu)勢,保持他們的自信心,就得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班級中“很重要”!
抓住重要性和責任做文章,向來是做班主任的老師們的長處。我找到班里成績好的學生,告訴他們我的設想:8門文化課,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成立興趣小組,自任組長,負責向任課教師傳遞同學們的反饋信息,研究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幫助任課教師給同學們釋疑。
短暫的靜默之后就是每一張稚嫩的小臉上的興奮和激動,那是一種被認可、被信任的流露。群情激昂中很快分出了8個興趣小組,隨后各小組成員各就各位,開始執(zhí)行自己的職責。早自習、午自習、課間、下午放學時間,都成為各個興趣小組給同學們解決疑難問題的“黃金時間”。
在各興趣小組你追我趕的競爭中,他們都找準了自己的坐標,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在他們的帶動下,班級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各科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管理班級的后進生是讓每一個做班主任的老師最頭疼的事情。如何讓班級后進生在班級中最大限度地發(fā)展自我,有所進步,也是我一直冥思苦想,力求解決的問題。
因為成績不好,經(jīng)常犯錯誤,后進生總是會遭受班級同學和老師的白眼。我想,他們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尊重和認同。十幾歲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和尊重,尤其是來自師長的肯定,他會覺得自己很重要,會對一切充滿信心,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開始。
張同學的入學成績?nèi)T課合起來不到90分,數(shù)學還是個位數(shù)。但人長得人高馬大,酷愛體育,還是排球高手。在班級中學習了一段時間后,由于基礎太差,實在聽不懂的英語課開始睡覺,不會做題的數(shù)學課開始搗亂,弄得老師、同學都滿腹怨言。
“差點教育”系列教育活動開始后,我馬上想到了張同學的排球特長,我找到他,特批他成立一個排球訓練隊,自任隊長,從班級中招募隊員,制定訓練計劃,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前提是課上力所能及地聽講,學會每一學科的基礎知識,努力完成會寫的作業(yè)。
“真的?”他不相信地看著我。
“真的”,我點點頭,“只要你能做到我的前提要求,班里還可以用班費給你們購置一個訓練用的排球”。
“老師,您太好了!我一定好好訓練,也好好學習!”看著他熠熠閃光的雙眼,我知道,我找準了他的興奮點,他會有進步的。
接下來的日子,他井井有條地招募隊員、制定訓練計劃,忠實地履行著自己作為隊長和教練的職責,也信守了自己的承諾:盡最大努力學習。我的耳邊少了怨言,眼里多了一個不怕吃苦,勇于承擔責任的男子漢。
半年后,我?guī)退邉澚艘淮渭壊颗徘蛴颜x邀請賽,他所帶的球隊以所向披靡的氣勢勇奪桂冠。而在文化課的學習上,他的各科成績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回顧班級“差點教育”系列教育活動,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全面觀察、分析每個學生,關注他們的個性差異,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學生潛在素質和閃光點,保護和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勢利導,每個孩子就都會有進步和提高,未來,也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自我價值。這也是每一個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我認為,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選對了支點,我們撬動的不僅僅是一個班級,而是影響了學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