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和(96371部隊第二教研室,青海西寧 810011)
努力打造新時期教師的好樣子
安文和
(96371部隊第二教研室,青海西寧810011)
2014年9月9日,習主席在北京師范大學,對好老師提出了四條標準。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貫徹落實習主席的總要求,打造出新時期教師的好樣子?本文根據(jù)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談了四點想法。
新時期教師好樣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離不開教育這個根本。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打造出新時期教師的好樣子呢?習主席提出了好教師的“四有”標準,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給我們生動地描繪出新時期教師的好樣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按照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在四個方面凝心聚力,打造出新時期教師的好樣子。
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也這樣說:“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要有陽光?!蔽蚁胛覀兠總€教師的師德就是這里所說的“榜樣”和“陽光”。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和引導(dǎo)者,教師的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政治方向和人生價值取向。育人先育德,因此教師要做“一盞明燈”,照亮學生的前進方向,牢固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理想信念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之魂,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是我們成就事業(yè)的重要基礎(chǔ)。沒有理想就沒有目標,沒有信念就沒有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作為一名教師牢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要自覺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在“真信、真學、真懂、真用”上下功夫,真正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保證自已不“缺鈣”,才能培養(yǎng)出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高素質(zhì)人才;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保證“三尺講臺無雜音”,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在三尺講臺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倡導(dǎo)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中華民族的國家之魂、民族之魂;要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立場堅定,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
熱愛教育是教師最重要的美德。教師有了這樣的美德,才能對教育工作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才能以獻身教育為重,以獻身教育為榮,以獻身教育為樂;師德是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鏡子。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教師要以自己的模范行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老師的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身教重于言教,知行不可分。教師要為人師表,言行一致,如果教師課上講一套,課下做一套,表里不一,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而且會對學生思想產(chǎn)生“負作用”。所以教師在學生的心靈上只能書寫“真善美”,而絕不能書寫“假惡丑”。
教師的職業(yè)既是一個光榮的職業(yè),也是一個無私奉獻的職業(yè)。“甘當人梯”,既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形象描寫,更是對教師素質(zhì)的重要要求。教師必須有讓學生超過自己的寬廣胸懷,視“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為可喜可賀的事情。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情就有多大。北宋時期歐陽修文才甲天下,而此時的蘇東坡“初出茅廬”,還沒有什么名氣。歐陽修在一個偶然的場合讀到了蘇東坡的文章,拍案叫絕,說:“取讀軾書,不覺汗顏,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一頭地也?!贝撕笏坑袡C會,必大力舉薦,使蘇東坡很快為天下人所知。這正是歐陽修成為一代文學宗師的原因。教師必須發(fā)揚“人梯”精神,讓學生踩著自己的肩膀往上攀,看到學生的進步比自己進步更高興,為學生的發(fā)展成才撐起騰飛的支點。
知識是教師的基本功,是育人的基礎(chǔ)?!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睘槿藥熣撸M“傳道、授業(yè)、解惑”之職,就要加強自身的知識積蓄和文化素養(yǎng),具有扎實的學識,要像一本厚實的書,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教師要成為一本厚實的書,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新時期科學技術(shù)突飛猛進,知識更新周期縮短,一切都不再有固定模式或現(xiàn)成的答案,人們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惟一途徑就是學習。學習是成才之基,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階梯,是開啟未來之門的“金鑰匙”。打鐵還須自身硬。教師要為社會培養(yǎng)棟梁之才,必須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要更新學習觀念,拋開功利,摒棄浮躁,勤奮苦學,堅決克服“學識不多玩心重,水平不高牛烘烘”的不良現(xiàn)象,發(fā)揚擠勁、鉆勁、韌勁,切實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一種追求。學習要全面系統(tǒng)地學。既要向書本學,也要向?qū)嵺`學;既要向人民學專家學者學,也要向國外有益經(jīng)驗學;既要學理論知識,也要學實踐知識。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把學到的知識轉(zhuǎn)化為提高教學的本領(lǐng)和能力。教師只有把自己變成一本厚實的書,才能對學生做到“求之有給、問之能答、授以真知、解以真諦”。
教師要成為一本厚實的書,還要具有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吧聘枵呤谷死^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苯處煵粌H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善于把知識教給學生,啟迪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像鋼琴家那樣,熟練地“彈奏”出一曲又一曲的美妙“樂章”,吸引、感染和打動學生,使學生“如沐浴在春風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發(fā)、引導(dǎo)和培養(yǎng),使之愿學、會學、樂學。改變“滿堂灌”、“照稿念”、不求創(chuàng)新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多采用啟發(fā)式、研討式、互動式、滴灌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要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先進教學技術(shù)相結(jié)合,改變“三個中心”(教員中心、課堂中心、課本中心)與“四個一”(一本教材、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單一教學模式,主動利用網(wǎng)絡(luò)信息資源,使教學圖文并茂,聲像具佳,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愛可以容納一切,愛可以感化一切,愛也可以關(guān)愛學生一切。魯迅先生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才會對學生充滿愛心和信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教師的愛心是成就教育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正是教師大愛精神的寫照,因此教師對學生要有一種長輩的責任感、兄長的親切感,心里裝著學生,時刻想著學生。為學生的優(yōu)點、進步而高興,為學生的缺點、失誤而憂慮;當學生思想上有“疙瘩”時,就熱心開解;當學生生活上受挫時,要耐心撫慰;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精心輔導(dǎo)。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歧視后進學生,不偏愛優(yōu)秀學生,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真心擁護與尊敬。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教師一定要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樹立起當代教師的好樣子,忠誠于黨、愛崗敬業(yè)、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