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祝?!分械乃墓P賬
《祝福》是魯迅小說中的精品,從認識價值上來說,它是一部鮮活的歷史,具體記載了我國二十世紀初期農村生活的真實圖景;它又是一本詳實的賬簿,比較詳實地記錄了小說中呈現(xiàn)的難以忘懷、令人深醒的若干數據。具體來說,重點有四筆賬。
事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人物活動也需要時間來保證。本文涉及的時間賬可從如下四個方面來認知:
一是“我”回故鄉(xiāng)的時間賬。“我”是在當地“送灶”那天回到故鄉(xiāng)的。按照當時習俗,送灶的時間南北有別,北方是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舉行,南方是二十四日送灶。“我”的故鄉(xiāng)魯鎮(zhèn)屬于浙江紹興管轄,當歸為南方,即“我”是臘月二十四日這天夜里回到故鄉(xiāng)的。第二天“我”去看朋友,即臘月二十五日;第三天也照樣看朋友,即臘月二十六日,可這天“我”則準備第二天即臘月二十七日回城里去了,以文中先后四次表示“明天決計要走了”為證?!拔摇被毓枢l(xiāng)的第二天即臘月二十五日遇到祥林嫂,也就在這天夜里祥林嫂去世了。臘月二十六日下午開始下雪。四叔家舉行祝福大典是臘月二十七日五更時,當時“我”仍在魯鎮(zhèn),可并沒有參與四叔家的“祝福”活動。根據這些敘述,“我”在故鄉(xiāng)的時間連頭帶尾總共是四天三晚。根據查考,這年農歷十二月是大月,三十才是除夕,離過大年還有三天時間。這筆時間賬告訴我們:這次“我”回故鄉(xiāng)來去匆匆,原因很多:看四叔,說話“總不投機”;看朋友,他們“單是老了些”;見祥林嫂,身上像“遭了芒刺一般”,只好逃避。這些都是“我”及早離開故鄉(xiāng)的原因,從而揭示了“我”與故鄉(xiāng)中的人和事不甚融洽的原因和情形。
二是祥林嫂第一次來魯鎮(zhèn)打工的時間賬。祥林嫂是在一個“冬初”來魯鎮(zhèn)的,被婆婆綁走的時間并沒有具體交代,但是通過主人公的做工錢數即可推算出來。她每月工錢是五百文,婆婆綁走她那天將工錢全部結清是一千七百五十文,可以算出做工三個半月,可見祥林嫂是“冬初”來的,春天走的,十分短暫。這筆時間賬告訴我們:祥林嫂死了丈夫,遠離婆家,可她仍然沒有人身自由,封建族權牢牢地掌控著她,嚴厲的婆婆緊緊地監(jiān)管著她,將她作為商品賣出,她很快就結束了為期三個半月的打工生活,被賣到大山深處賀家墺。這就是中國舊社會廣大農村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三是祥林嫂在賀家墺生活的時間賬。祥林嫂被綁到衛(wèi)家山婆婆家“不幾天”之后,就被“裝在花轎里”抬到賀家墺。以祥林嫂到魯鎮(zhèn)打工時間的“冬初”為起點,這就到了第二年春天,該年年底她就生了一個孩子,名叫阿毛;再過一個新年,到第三年的春天,阿毛就兩歲了。可是好景不長,先是賀老六暴病身亡,“春天快完”時阿毛又遭遇狼口。祥林嫂在賀家墺總共三年左右時間。這筆時間賬告訴我們:祥林嫂是個不幸的人,短短的幾年時間,先后失去了多位親人,病魔奪走了她的兩任丈夫祥林和賀老六,惡狼毀掉了她的唯一希望阿毛,人間所有的苦水都潑向了這位可憐的苦命人。
四是祥林嫂第二次到魯鎮(zhèn)打工的時間賬。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衛(wèi)老婆子又引著祥林嫂第二次來到魯鎮(zhèn)。時間是“秋季”,即祥林嫂“好運的消息之后的又過了兩個新年”,也即從她第一次到魯鎮(zhèn)打工算起的第四年。這時,她的婆婆不會再來綁架了,賀老六的大伯也只是收屋而已,這兩個族權的威勢都已經使用過一次,于是她“再沒有什么牽掛”了。這段時間具體有多長,還可通過她打工的錢數來推算,她要捐門檻,價目是“十二千”,按照每月工錢五百文計算,即兩整年;此后還有“不半年”的記敘,即在四叔家打工時間約兩年半左右;再聯(lián)系前面“我”臘月二十五日見她時覺得是個“四十上下的人”,說明她被魯四老爺家辭退后一直在魯鎮(zhèn)要飯,從她第二次到魯鎮(zhèn)到最后死在這里,大約六、七年,此時她大概三十七八歲。這筆時間賬告訴我們:這世間沒有溫暖,沒有光明,沒有憐憫,沒有窮人的活路,精神極度麻木痛苦、對未來充滿恐懼、被人們無情嘲諷的祥林嫂,只能走向人生的終點。
這些時間賬說明,“我”見證了祥林嫂的悲劇結果,祥林嫂的時間勾勒了她極為悲苦的一生。時間是歷史,是證據,是警鐘,是印記。舊社會廣大農村勞動婦女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無論她們怎樣勤勞,怎樣節(jié)儉,最終都以最悲慘的結局辭世,她們受盡磨難,慘遭迫害,值得我們永遠同情和懷念。
人的生存和生活都要與金錢發(fā)生一定的關系,在貨幣社會里,金錢是窮富的標志,活動在《祝福》中的人物,自然會烙上金錢的印跡,文中的金錢賬主要有如下三筆:
一是祥林嫂第一次打工的金錢賬。祥林嫂既然是來打工的,當然要寫到工錢,涉及錢數。據文中34段和42段交代,她“每月工錢五百文”,她的婆婆來到魯家,結清了她所有的工錢,總共是“一千七百五十文”。這個數字告訴我們:祥林嫂第一次來魯家做工時間極短。她所獲得的勞動報酬“一文也還沒有用”,非常節(jié)儉,這是我國廣大勞動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的共同美德??墒撬钠牌艅t極為蠻橫,一文錢也不給她,以此揭露封建族權對祥林嫂的欺壓和剝削。同時說明祥林嫂打工的報酬十分微薄。作者在《孔乙己》中寫道,1919年酒的價格是每碗“十文”,此文寫于1924年,時隔五年,酒的價格肯定又上漲了。照此推算,祥林嫂月工錢500文只能買到很少的幾碗散裝酒,而她的勞動可以“抵得過一個男子”,而且“整天的做”。據史料記載,在那個時代,一兩銀子差不多1000-1500文,一個大洋相當于1.5兩銀子。也就是說“我”想去吃的魚翅一元一大盤,一元就是一個大洋,相當于1500-2000文錢,以此推之,祥林嫂到魯四老爺家的月工錢不過0.5兩銀子,一頓魚翅差不多是祥林嫂三個月的工資,對于這樣一個勤勞能干的勞動力,月資500文顯然是太少了。這筆金錢賬告訴我們:魯四老爺對窮人的剝削十分深重,而他的外表則又是一副偽善的嘴臉,這就揭露了他欺壓和剝削窮人的反動本質。
二是祥林嫂被賣的金錢賬。婆婆將祥林嫂賣給賀老六,獲得的彩禮是“八十千”,即80000文,不到7兩銀子,為第二個兒子即文中提到的“小叔子”娶媳婦花了“五十”千,即50000文,不到四兩銀子,除了辦喜事還剩“十多千”,即10000多文。這筆金錢賬告訴我們:舊社會人口買賣多么頻繁,廣大勞動婦女又是那樣的不值錢,命運的卑賤低下可見一斑。婆婆可以將祥林嫂作為商品出賣,體現(xiàn)在族權方面的買賣婚姻又將祥林嫂送進了深山,送進了深淵,她的命運何其悲苦,族權的淫威何其巨大;而祥林嫂只能被族權任意擺布,她雖拼命反抗,可在強大的族權面前是那么的弱小而無能為力。這是封建社會廣大底層勞動婦女悲苦命運的縮影。
三是祥林嫂捐門檻的金錢賬。祥林嫂“從四嬸手里支取了歷來積存的工錢,換算了十二元鷹洋”(墨西哥銀元)。她要用“大錢十二千”即12000文捐一個“門檻”,以門檻做自己的“替身”,讓千人踩萬人踏,以此來贖自己“克夫”和“嫁二夫”的罪名。兩年時間的打工錢全部用在了捐門檻上,用在了虛無縹緲的來世里。這筆金錢賬告訴我們:1000文只換得一元鷹洋,揭露了外國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祥林嫂第二次來魯鎮(zhèn)做工的時間是24個月;她用辛苦和汗水換來的所有工錢都用來捐門檻了,表明她對未來命運的憂慮和重視。由此可以看出,濃厚的封建迷信思想主宰著她,強大的神權也是殺死她的兇手,從而突出了封建社會對她的毒害之深重。
這三筆金錢賬都與祥林嫂有直接關系,兩個時段的打工錢,前者全給婆婆剝削去了,后者全給廟里騙取去了,自己再嫁的財禮又成了婆婆娶媳養(yǎng)家的的本錢。她從不用錢,從不在金錢上計較,甚至沒有“錢”的概念,她只知道勞動,只想得到一點人的尊嚴、人的溫暖、人的自由。這就深刻地展現(xiàn)了祥林嫂在那個黑暗社會里默默勞動、默默忍受、默默告別人世的悲慘命運。
年齡是人物特點定位標志之一,《祝?!废群髮懙轿鍌€人的年齡,它們構成的年齡賬是:祥林嫂,四十上下(“我”這次回故鄉(xiāng)時)、二十六七(她第一次來魯鎮(zhèn)時),其間相隔十三四年;祥林嫂的丈夫祥林,比祥林嫂小十歲,即十六七歲;婆婆,三十多歲;小叔子,即祥林嫂第一個丈夫的弟弟,也即婆婆的第二個兒子,十多歲;阿毛,新年就兩歲了。這些年齡都與祥林嫂有關,至于魯四老爺、四嬸、衛(wèi)老婆子等人的年齡,文中均無交代。這筆年齡賬告訴我們:
一是舊社會早婚現(xiàn)象嚴重。祥林嫂的婆婆才“三十多歲”,可她的大兒子就已經“十六七歲了”,說明她的婆婆十幾歲就開始結婚生子;而婆婆的大兒子“十六七歲”,就繼承了早婚的傳統(tǒng),又與祥林嫂結婚了;婆婆的第二個兒子也在祥林嫂被賣給賀老六之后結婚了,也不過十六七歲,如果來年第二個兒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婆婆不到四十歲就可以當奶奶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早婚現(xiàn)象呢?究其原因,自然有它的空氣和土壤:從經濟關系看,封建社會的農村實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種封建的生產方式和自然經濟中的家庭,既是消費單位,又是生產單位,迫切需要不斷補充勞動力;從政治制度看,實行早婚是鞏固、發(fā)展封建家族的需要;從統(tǒng)治思想看,儒家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影響甚重,成為人們主要的婚姻觀和生育觀;還有封建社會的殘酷剝削、壓迫,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差,人口死亡率高,實行早婚可以提高人口生產率??梢姡霸缟F子”“多子多?!钡姆饨ㄒ庾R,在人們靈魂深處已經根深蒂固了幾千年,本文對祥林嫂一家的年齡交代,正形象具體地說明了這一點,這既是作者對當時社會弊病的客觀暴露,也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二是揭露窮苦人生活命運的悲慘。阿毛不到兩歲,就遭遇惡狼之口,他還沒有享受到人間許多沒有經歷過的生活,剛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失去生命;祥林嫂四十上下,就慘死在祝福聲中;祥林十六七歲,結婚時間不長,就離開了人世;賀老六“年紀輕輕”,兒子出世不久,就因傷寒不幸身亡。除阿毛遭到意外年齡不計外,其他三個人活在世上的平均壽命僅僅三十出頭,多么可憐、可嘆、可悲?。∽髡哌@樣寫,正是為了揭露舊社會窮人生活的艱難、壽命的短暫和命運的悲慘。
《祝?!分猩婕皞€體專指的人物并不多,不外乎祥林嫂、“我”、祥林、魯四老爺、四嬸、柳媽、衛(wèi)老婆子、賀老六、阿毛、阿牛、小叔子、廟祝等十多個人,其中失去了生命的人有四個,按離世先后分別是祥林、賀老六、阿毛、祥林嫂,按存活年齡從小到大排列是阿毛、祥林、賀老六、祥林嫂。
先看阿毛。阿毛還不到兩歲就慘遭惡狼之口,他的死是最悲慘的。他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人世間很多美好的生活他都沒有經歷過,什么上學玩樂、結婚生子、貧窮富貴,對于他來說,都是陌生的。盡管父親賀老六不在了,他還有母親呵護著、疼愛著。他在一天天長大,一步步走向少年??墒翘煊胁粶y風云,突然之間他就沒了,他連一聲呼喊求救的權利都沒有,甚至連尸首也找不到。表面看這是惡狼在作祟,是老天不容,實際上這是黑暗的封建社會這只惡狼戕害的結果。
再看祥林。祥林十六七歲就離開了人世,他的死是最容易的。十六七歲,人生剛剛步入少年時代不久,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上山打柴了。他沒有讀書的權利,沒有享受過人間的許多快樂,我們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是怎么死的,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就這樣不聲不響地離開了人世。家窮命短,他的死是最簡單的,說明了封建社會窮人的生命不如草芥,頃刻間灰飛煙滅。
三看賀老六。賀老六“年紀輕輕”,他的死是最突然的。他花錢娶了勤勞的妻子,他憑力氣養(yǎng)家糊口,他有家有室有房子,他嘗到了結婚生子的幸福,他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可是老天爺偏把傷寒病降臨給他,偏讓他的性命斷送在一碗冷飯上。他的死多么令人意外,這是舊社會廣大底層勞動者無知無學、缺醫(yī)少藥的結果。
四看祥林嫂。祥林嫂四十上下就窮困而死,她的死是緩慢而無聲的。她沒有病,沒有家,沒有親人,有的是力氣,又勤勞節(jié)儉,本可以有一個安定和睦的家庭,可是婆婆容不下她,賀家不收留她,魯家總討厭她,周圍的人們也遠離她甚至鄙夷她。她不得不在人們的“祝?!甭曋星臒o聲息地死在雪地里,“被無常打掃得干干凈凈”。她是被封建社會捆綁婦女的“四大繩索”勒死的。
這四條人命中,前三條是為第四條人命祥林嫂作鋪墊的,因而對前三個人的死寫得十分簡略,而對祥林嫂的死則寫得非常詳細。祥林嫂雖然是一個與生活頑強抗爭的人,在幾個親人離世之后仍然堅強地活著,可在那樣暗無天日的社會里,怎能有她的活路?前三個人的死都是在對祥林嫂的生命進行步步威逼,都在為祥林嫂的死推波助瀾。待祥林嫂身上所有的靈肉都耗干了、消盡了,只剩下一個木偶、一堆枯骨的時候,才慢慢地、不聲不響地死去,這就更加激起了我們對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對舊社會的刻骨仇恨。
以上四筆賬幾乎構成了小說的全部內容,它們分別從不同方面給我們以形象的暴露和深刻的警示,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認識歷史,不忘過去苦難,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現(xiàn)在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