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紅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語文學科的基礎地位決定了其內容的復雜性和廣泛性,教材選中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 ,信息涵蓋量大,意義深刻,教師能否根據當堂教學目標,課文特征和學生實際,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對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起著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課程標準;語文素養(yǎng);切入點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95-01
如何尋找課文中的切入點?選擇導讀課文的最佳切入點,最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藝術和巧妙匠心。題目切入,以點蓋篇;背景切入,可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文眼切入,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一篇文章的切入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我就談自自己的幾種切入方法。
一、文題切入
許多優(yōu)秀作品的作家總是精心設計題目,用來揭示中心,交代寫作對象,提出自己的觀點,揭示論點問題,提示行文線索以至結構思路等。文章的題目是全文的中心體現(xiàn),尤其是題眼,學生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從文章的題眼切入,可以準確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從而以此為主線展開語文能力的訓練和優(yōu)美語言的感染。如《荷塘舊事》一文,我就先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分析課題:“荷塘”表地點,“舊事”是回憶往事,然后讓學生找出描寫荷塘景色的自然段,即(2-4)自然段;舊事(5-16)自然段。景物又描述了夜景和晝景,并分別找出夜景和晝景的主要特點,即夜晚之景:如繁星﹑似新月;白天之景:綠﹑嬌嫩而潔凈。景物的描寫中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而具體地讓讀者感受到這是一個自然﹑快樂﹑美好、令人無限向往,既展現(xiàn)了美,又培育了美的地方。美麗的荷塘不僅令人留戀,還帶給我們快樂的生活,更培養(yǎng)了人們憨直純樸的性格。這樣就自然過渡到描寫人情之美的事。令人愉快的事:狗刨比賽﹑沙灘上曬太陽﹑打水仗。反映人性之美的事:溺水獲救。舊事的描述中,注重探究場面描寫﹑側面烘托﹑動作描寫等。最后把景的美和人的美結合起來,提煉出主題-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和人類淳樸的愛的難以忘懷。師生就是這樣一起探究,很快就把課文分析得脈絡分明,條理清楚,再把描寫景物所用的修辭手法﹑優(yōu)美句子﹑有關聯(lián)詞的句子等進行收集和積累。一篇課文就這樣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由淺入深﹑由粗到細﹑層層深入﹑有收有放,清清楚楚地嵌在學生的心中。既有框架結構,又有細枝末節(jié),在學生的心目中構建了一所知識的大廈。既然是自己搭建的,想忘也忘不了,既獲得了知識,又便于復習,提升了閱讀能力,提高了習作水平。
二、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是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的表達,也是作者主要意圖之所在。學習的目的就是通過作者的敘述,明白作者表達的思想。作者寫文章所用的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為中心句服務。學習一篇課文,如果找到了中心句,那么對課文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課題很明確,作者所要描寫的人物是伯父,我因勢利導,問:“文章要告訴我們,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后面的中心句: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教師接著問:他為哪些人想的多?學生通過讀,找出“我”﹑家人﹑車夫﹑女仆等,然后把幾個小故事通過重點詞語作成小標題﹕談論讀書﹑談論碰壁﹑燃放煙花﹑救助車夫﹑關心阿三,最后探討幾件事運用的不同的寫法和側重點—有的側重語言,有的側重動作,有的側重神態(tài)…并聯(lián)系當時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樣,通過學生已知的,能理解的,逐步遷移到新知識,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魯迅先生自己身處困境,卻同情勞動人民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勇于和強大的黑暗社會作斗爭的樂觀主義精神。
三、字詞切入
在小學階段,字詞教學可謂重中之重,字詞教學絲毫不敢懈怠,我們可以采用字詞切入法,如《女媧補天》一文,課前抽查生字,抽查“補”認讀之后組詞,學生肯定會組出“補天”一詞,順勢問:誰有那么大本事會“補天” ?“女媧”。能找出她是怎樣補天的嗎﹖“能”。然后抓住補天動作描寫,體會補天過程,領會女媧補天的艱難,感受女媧為人類幸福的獻身精神。再回過頭問:女媧為什么補天?了解故事的起因。最后再問:天補好了嗎?了解故事的結局。通過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掌握了女媧補天的來龍去脈。
四、關鍵詞切入
《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作文教學,我采用了關鍵詞切入法。上課起立后,我若無其事地在教室里圍著學生的課桌慢吞吞地走了一圈又一圈 ,聽課的老師以為我嚇傻啦,緊張地為我暗暗著急,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不知老師要干什么,教室里的氣氛緊張極啦。我踱上講臺以一一提問學生:你剛才在想什么﹖學生們如實的告訴老師他想的內容?!澳銈冋f的是你們剛才的心理活動,把它用你們的筆表現(xiàn)出來,它就是心理活動描寫。” 通過關鍵詞“心理活動描寫”的解釋,一下拉近了理論和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學生對心理活動描寫有了深入的理解,然后利用已備好的資料,找出許多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找出其表現(xiàn)形式,探究其表達效果,再出示情境進行練習,最后出示題目,在具體的敘述中運用心理活動描寫。
每一篇課文都有很多的切入點,這就是所謂的一篇課文一千種叫法,但我們必須找出最適合的切入點,所以在找尋切入點時必須要注意﹕1、切入點要關注學情。2、切入點要能突破重難點。3、切入點必須明確細化。4、切入點要讓課文內容系統(tǒng)化。
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一旦找準了有利于學生接受、有利于突破重難點、有利于課文條理化的切入點,就可以讓語文課堂成為一個容量大﹑范圍廣﹑程度深的整體,學生也會在教師恰如其分的引導下,發(fā)揮主體作用,有所感悟,有所體味,促使學生的學習有廣度﹑深度和高度,也會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富有靈性跳動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