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及德育再思考
狄若冰
鹽城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鹽城224000
摘要:我國大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雖然高校對大學生開設了法制教育及德育課程,但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普遍不高。這是因為法治教育沒有受到老師與學生的重視,學生也自認為自己懂法、知法。所以高校的法制與德育教育效果并不高。本文對目前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及德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然后再探究提高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具體方法。以提高我國大學生的法律知識與道德修養(yǎng)。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德育;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 A
作者簡介:狄若冰(1991-),江蘇徐州人,鹽城工學院外國語學院2012級英語專業(yè)。
我國嚴格實行依法治國,而大學生是我國目前較高文化教育程度的主要人群,所以大學生必須對我國律法有一定的了解,并提高大學生整體的法律知識,促進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進程。我國高校大學生法治及德育教育的方法還存在許多問題,所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首先就要針對高校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方式進行完善,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效果,以達到普及大學生法律知識的目的。
我國大學生的法律素質(zhì)整體不高,探究我國大學生法律素質(zhì)及道德觀念的現(xiàn)狀,并針對這些問題做出思考與分析,改進大學生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的方法,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及道德素養(yǎng)。
(一)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現(xiàn)狀
大學的生活就如同象牙宮殿里的生活一般愜意。大學生有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這也導致了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低、對社會的認識太過單純等問題。因此在校園里學生經(jīng)常為了一些小事情而情緒失控最終釀成嚴重的后果。大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十分信任,他們認為法律是正義的化身,法律可以捍衛(wèi)一切人的利益及保護所有人的安全。他們對法律的作用太過理想化而放大了法律的作用。然而現(xiàn)實社會與大學校園環(huán)境相差甚遠,我國國情復雜,社會上更是魚龍混雜。他們將社會想的太過于簡單與理想導致其面對社會中出現(xiàn)的復雜的問題時由于實際處理問題的經(jīng)驗不足而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一旦他們遇到問題并且使用法律不能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他們就會懷疑法律是否具有實際應用的效果,從而不相信法律甚至不用法律解決問題而采用極端、惡劣的手段去解決法律沒有解決的事情。這種現(xiàn)象與大學生接受的法制教育有關。大學生法制教育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的方式為主而脫離了實際生活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將法律運用于實際生活?,F(xiàn)代社會越來越復雜多變使得學生們對法律的認識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偏頗。一部分學生相信法律的地位并積極地采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但他們對于法律太過于依賴以至于認為法律是萬能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對我們國家的國情有片面的認識,再加之我國社會中的法律腐敗等問題以至于他們認為法律只是一紙空文而沒有實際意義,因此需要靠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和保護自己的權益。大學生對國家也充分關心并對國家的基本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夠成熟且思想簡單從而導致其不能理解我國的政策方針的意義,有的學生甚至懷疑我國的政策與體制是否正確。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出現(xiàn)大幅度的偏差從而不信任國家與社會,更不信任法律[1]。
(二)大學生的德育現(xiàn)狀
近年來,我國社會中出現(xiàn)很多老人假摔事件,乞丐靠行乞賺錢以及很多道德嚴重缺失的現(xiàn)象。這讓一部分大學生認為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都是唯利是圖,道德觀念低下。對社會沒有安全感,不信任社會。以至于他們對于社會中出現(xiàn)的弱勢群體以及需要幫助的人都表現(xiàn)的很冷漠,擔心自己對他們施以援手后反而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看見一些尋求幫助的人時考慮他們是不是也是利用人們的同情心獲取利益而不予理睬。其實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很強,但由于對社會的認識不足,對社會現(xiàn)狀的分析較為偏激而對社會表現(xiàn)得很冷漠。因此,我們要適當引導大學生認識社會,并對社會中的道德問題合理分析,讓大學生對社會中的道德問題有個正確的認識以提高他們對社會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并加大大學生的德育力度,正確樹立大學生的道德觀念。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法律素養(yǎng)與道德本就是一體的,法律是約束不道德的行為,道德觀念是減少人們觸犯法律的現(xiàn)象發(fā)生。道德與法律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法律素養(yǎng)的提高與道德水平的提升也是相輔相成的。
(一)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完善高校法制教育制度
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首先是要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因此高校必須要重視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改善大學法治教育的方法。端正老師及學生對法制教育的態(tài)度,提高他們對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將大學法制教育與文化教育放到同一地位,增加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法制教育體系,并制定科學的大學生法制教育考核方法與教學評價系統(tǒng)。監(jiān)督老師積極地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督促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zhì)。大學生還未完全融入社會,他們的心理也還未發(fā)育成熟,遇事不夠冷靜,經(jīng)不住誘惑,容易迷失方向,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走上犯罪的不歸路。因此,在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在法制教育內(nèi)
容中適當加入心理素質(zhì)教育內(nèi)容,并在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中心。在課余時間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在生活中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化發(fā)展,使他們的心理更加成熟[2]。
目前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堂教學時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課堂法制教育與德育工作僅僅是教授其書面理論知識而忽略了法制教育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這一根本目的。高校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并及時整改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內(nèi)容及方法。法制教育課堂教學時要多舉實際案例,將書本中抽象的法律理論知識具體化,結合實際生活分析案例。讓同學們通過這種方式學習法律知識,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難度,還能培養(yǎng)同學們利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與法律相關的電影或電視節(jié)目,如天網(wǎng)、法律講堂等電視節(jié)目。這樣既可以緩解學生課堂學習的壓力,又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法律知識,還可以增加學生對法制教育課的興趣。除了課堂上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課外還要多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如在學校成立法律咨詢社團、模擬法庭審判競賽等,讓法律意識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實際效果,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法律素養(yǎng)[3]。
(二)提高大學生道德水平的方法
法律素養(yǎng)與思想道德是密不可分的,要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就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老師要轉變德育教育的方向以及明確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模范,因此老師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并嚴格規(guī)范其日常行為從而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老師在課堂上需融入思想道德建設的內(nèi)容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八榮八恥”教育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政治觀、人生觀等。此外還要注意培養(yǎng)大學生的和諧觀念。構建學生和諧觀念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和諧校園。學校要樹立和諧校園文明大使并制定詳細的學生和諧管理制度。對于和諧觀念較強的學生要肯定與表揚,對破壞學校和諧文明的事情如打架斗毆要加以嚴處以形成學生正確的是非觀。教學時要多開展德育活動如開展校園文明監(jiān)督、學習雷鋒等活動以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學生的思想意識還未成熟以至于他們看事情不夠深入,容易被表面現(xiàn)象迷惑,因此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以讓他們面對問題時能夠認清其本質(zhì)從而不被外界環(huán)境影響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高校教育要本著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理智、文明的高素質(zhì)、高文化人才以普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4]。
目前我國人民的法律素質(zhì)與道德修養(yǎng)不高。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zhì)及道德水平,可以帶動我國法律素質(zhì)整體水平的提高。從而逐漸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因此,大學生的法律素質(zhì)及道德觀念的提升對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十分重要。我們要加大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及德育工作的力度,推動我國依法治國政策的貫徹與落實。
參考文獻[]
[1]李彩紅.當代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分析及提高途徑[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
[2]楊晨.當前我國大學生法制教育探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報,2009,25(2) :60-64.
[3]王麗霞.高校提升大學生法制教育實效性的路徑探析——基于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9) :52-54.
[4]代永昌.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與法制教育[D].武漢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