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國娟
關于德育教育在學習語文中的滲透
文/陳國娟
德育教育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素質(zhì)教育深入推行的過程中,加強德育教育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滲透,已經(jīng)是勢在必行的了。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觀形成正確認識,促進其思想道德觀念形成。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內(nèi)在修養(yǎng),強化素質(zhì)教育。本文以小學語文為例,從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發(fā),簡要分析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德育教育;學習語文;滲透;策略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基礎學科,具有先導性和啟蒙性。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其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滲透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塑造學生的靈魂、升華學生的內(nèi)在以及提升學生的外在。學科教育的重點在于教會學生做學問,而德育教育的重點在于教會學生做人。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所具有的社會意義高出很多,只有先學會做人,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然后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學會做學問。學校的立足之道乃是以德立校,育人為本,這與中國自古以來就講求先立德行再做學問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是十分必要的。
(二)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滲透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正確對待學習。在各種不良信息的沖擊下,讀書無用論近年來頻頻現(xiàn)于公眾視野,給廣大學生帶來了極其負面的影響。加強德育教育滲透,通過無數(shù)關于學習的道德故事以及教師引導作用,重塑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其次可以構建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當前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難以明確學習重點和學習目的,對于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yè)經(jīng)常應付了事,沒有取得應有的學習效果。通過德育教育,梳理學生的思維,使其認清學習過程,加強與老師與同學的交流溝通,構建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最后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加強德育教育的認識
加強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是在學習語文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基本前提。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加強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教師作為德育教育的實施者和引導者,其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水平,決定了德育教育的實施力度與教育成果。加強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可以通過教學大綱、教學講座和教學研討會等形式,將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切實傳達給教師,在教師心中樹立起必須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觀念,以便開展相關工作。另一方面是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受體,其對于德育教育的認識水平?jīng)Q定了德育教育的成果。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可以通過思想品德課程、班會、年級大會以及德育教育講座等形式進行。只有學生對德育教育形成足夠的認識,才能確保德育教育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順利滲透。
(二)選擇正確德育辦法
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并且想要取得預期的成果,就需要教師選擇正確的德育辦法。只有選擇正確的德育辦法,才能使德育教育順利和諧地滲透進語文學習過程,使語文知識和道德觀念完美得銜接起來,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記憶,更可以在無形之中樹立學生相應的道德觀念。比如在學習《負荊請罪》這篇課文時,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得到趙王賞識,被封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對此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后處處避讓廉頗,避免與其發(fā)生沖突,并對門客說:“我并非懼怕廉頗,而是秦國不敢入侵趙國,就是因為有廉頗將軍,我是將國家危難擺在首位。”廉頗在聽到藺相如的話后十分羞愧,背負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教師教學時就該從藺相如以國為先的愛國品質(zhì)和廉頗知錯就改的為人態(tài)度出發(fā),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榜樣,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教育。
(三)寫作過程的滲透
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進行滲透,寫作過程是一個極佳的途徑。寫作不僅可以反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積累,更可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內(nèi)在品質(zhì)及道德觀念,所謂文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了。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寫作內(nèi)容和寫作思想兩個方面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在寫作內(nèi)容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走進自然,多觀察周邊的自然景色,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崇敬喜愛之情,并逐漸上升到對國家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課堂教學的實際滲透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德育教育進行滲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教學手段和教學內(nèi)容,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構建了教學課堂。在教學手段方面,德育教育的滲透主要應該從教師本身進行,即強化教師的榜樣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自身言行舉止和師生交流溝通等方面強化榜樣作用。對于一篇課文,教師應當抓住其中的德育關鍵點,并且擺正自己的立場,強化該點的德育教育滲透;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應當秉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準確正面地回答學生。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除開現(xiàn)有的書本外,教師還可以挖掘一些適合于課堂輔助教學的材料,或者是可以用于課后閱讀的材料,拓展德育教育的滲透范圍和途徑。比如中華道德故事、中華歷史故事等??偟膩碚f,課堂教學是德育教育滲透的重點,教師應該大力強化課堂教學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德育教育成效。
結(jié)束語
德育教育與語文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相契合的,所以在語文學習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也是最適宜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對其產(chǎn)生正確深刻的認識,并強化在各個語文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滲透工作,以此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成效。
[1]蘇志剛.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J].中小學電教,2011(02).
[2]馮磊.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05)
[3]邱玲.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有效的德育[J].赤子,2013(08)
G
A
2095-9214(2015)03-0186-01
世紀陽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