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林(甘肅省瓜州縣第二中學736100)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趙軍林(甘肅省瓜州縣第二中學736100)
在新形勢、新課改下,要學好英語,最關鍵的應該是學生要對學習英語感興趣。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懂授課內(nèi)容,就必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達到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初中英語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諸多學科和教師的高壓以及英語本身與母語之間的差異,學生感到學習英語困難、枯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難以提高,甚至出現(xiàn)學生不愿上英語課、英語課變成了“瞌睡課”。雖然教師一直強調(diào)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學習英語的目的與意義,可是對學生來說,英語成了他們的負擔。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椤爸鲃訉W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就要在課堂中走下講臺,把自己作為學生的一員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參與學生的活動,盡量縮小師生間的距離。教師還應強調(diào)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在課堂中只作為引導者、旁觀者、解惑答疑者,并在學習中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單詞和課文的學習單調(diào)而枯燥,語法教學更是機械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圖片、實物、模型、簡筆畫、視頻等,這些教具形象、生動、富有實踐性,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單詞banana時,教師拿出一個香蕉告訴學生:This is a banana.然后讓學生學習banana一詞,使他們得到直觀概念,對做得好的學生,可以把香蕉等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現(xiàn)在進行時”這個時態(tài)的時候,我把需要做的動作寫在一張張紙條上,如“唱歌”“跳舞”“看書”“開門”等,然后把紙條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紙條的提示做出那個動作,有些學生會做出夸張、滑稽的動作,這時學生往往會開心一笑,接著問What is he/she doing?學生答He/She is singing/dancing.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個生動的情景,懂得了現(xiàn)在進行時的結構、用法。最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操練,學生都能按要求進行練習,而且情緒高漲,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就連平時不愛學英語的同學也在這樣輕松愉快地學習環(huán)境的感染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了。
(一)運用幽默故事或英語歌曲來活躍課堂氣氛
為了避免課堂的單調(diào)乏味,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在課堂中講一些幽默故事、唱首英文歌或朗讀英文短詩等,這些方法可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偶爾給學生唱首英語歌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好方法之一,即使教師唱得不是太好,但學生還是對教師的歌聲報以熱烈的掌聲。
(二)合理安排課堂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催化劑,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提高課堂效率。它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例如,講英語故事、玩單詞接龍、唱英文歌曲、課前2分鐘英語演講等活動。這類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說英語的機會,也為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學生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另外,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結合學生實際,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每學期期末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參加學校舉行的英語課本劇大賽。這樣極大地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欲望,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三)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多媒體適合于英語教學,它可以再現(xiàn)形、文、聲于一體,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英語創(chuàng)建了生動真實的聲像教學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處于積極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聽說讀寫能力,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古語說:“親其師,信其道?!睂W生喜歡一個教師,也往往喜歡上他的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的英語知識。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嚴”字當頭,而且還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到“師愛”的存在,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教師的愛心。首先,教師要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形象來感染鼓勵學生,潛移默化地激發(fā)興趣;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有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正直無私的品德及耐心、細致、百問不厭的態(tài)度,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再次,清晰準確、形象生動并富于感染力的口才和豐富的肢體語言能充分吸引學生,使其折服于教師,感受教師個人和英語學科的雙重魅力。這樣來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轉變教育觀念,把傳統(tǒng)的僵化呆板、缺乏活力“滿堂灌”教學,改革成一個舒適的學習天地,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充滿生氣與活力的環(huán)境中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上課前讓學生看視頻、聽、唱英語歌曲,如搞笑視頻《憨豆先生》、熱情奔放的歌曲See You Again等,給學生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優(yōu)美動聽的曲子,不僅僅是渲染氣氛,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加上富有熱情而又關懷備至的Free talk,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產(chǎn)生了心靈的“共振”。如: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也可以引導學生半中半英地講英語,談生活、談新聞、談好人好事、談值日、談活動等(如教師讓我們?nèi)layground撿rubbish,我們撿了許多bottles and paper,看著干凈的playground,我們感到非常happy!)既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覺得:啊,原來英語也可以這樣說,很容易!我也可以的!把學生引入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貼心的引導者,用我們的愛心去善待每位學生,相信每位學生,不要輕易去放棄學生,用我們的愛去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在英語教學中,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教法,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英語學習才能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1]王偉丹.英語閱讀策略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英語學習,2014(7).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責編張亞欣)
趙軍林(1972-),男,大學本科學歷,甘肅省瓜州縣第二中學一級教師。專業(yè)特長及研究方向是英語與外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