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兵 袁玉環(huán)
1.山西省芮城縣中醫(yī)醫(yī)院,044600)2.山 西省芮城縣人民醫(yī)院
慢性虹膜睫狀體炎是眼科臨床的常見病,也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又是臨床較難治的一種眼病,易反復發(fā)作,是一種由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所產生的疾病,以視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淚為主癥的眼?。?]。2009年12月~2012年12月,筆者用中藥杞菊地黃丸加減治療慢性虹膜睫狀體炎16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病例選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門診住院病人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左眼16例,右眼15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51歲,平均31歲。隨機將31例病人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6例,對照組15例。
診斷標準:參照《眼科學》中慢性虹膜睫狀體炎診斷標準[1]。
對照組給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①1%阿托品散瞳。②0.1%地塞米松磷酸鹽溶液滴眼,必要時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2.5mg,口服醋酸潑尼松。③雙氯芬酸鈉滴眼劑滴眼。④口服消炎痛25mg,每日3次。
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用中藥杞菊地黃丸加減:熟地黃20g,山萸肉15g,山藥15g,牡丹皮12g,茯苓12g,澤瀉12g,枸杞子12g,菊花12g。羞明流淚甚者加姜活12g,黃芩2g,黃連6g,柴胡12g;抱輪紅赤甚者加丹參12g,茺蔚子10g,金銀花15g;角膜后沉著物多者加桃仁12g,紅花12g,赤芍12g;房水混濁嚴重者加知母12g,茯苓12g,白術12g。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
療效標準。治愈:眼痛、畏光、流淚等眼部癥狀消失,房水閃光陰性,角膜后沉著物(KP)陰性,視力恢復正常,1年內未復發(fā);有效:眼部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角膜后KP明顯減少,房水閃光減輕,視力提高3行以上,1年內未復發(fā);無效:眼部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繼續(xù)加重,視力無提高或降低,1年來反復發(fā)作。
結果:治療組16例,治愈9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7.5%;治療時間最短15d,最長48d,平均28d。對照組15例,治愈7例,有效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0.0%。治療時間最短18d,最長60d,平均33d。
慢性虹膜睫狀體炎為眼前節(jié)病變,屬于前葡萄膜炎,多見于男性青壯年,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多認為與自身免疫有關,常反復發(fā)作,是臨床上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西醫(yī)治療多以局部治療為主,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消炎藥和睫狀體麻痹劑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充分散瞳是局部治療的重要措施,主要用阿托品類藥物使睫狀肌松弛,減少對動脈的壓力,增強虹膜的血液循環(huán),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減輕患者的痛苦。非甾體類消炎藥主要通過阻斷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花生烯酸代謝產物而發(fā)揮其抗炎作用。激素的應用能增強血管張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消退細胞間水腫,抑制炎性浸潤、滲出和增生。但存在副作用大、易復發(fā)的缺點,且長期大劑量的使用激素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副作用。
慢性虹膜睫狀體炎屬中醫(yī)“瞳神干缺”范疇,是指瞳神失去展縮功能,邊緣參差不齊,形如鋸齒狀或花瓣狀,黃仁干枯不榮,《內經》記載:“勞傷于肝,故金井不圓,上下東西如鋸齒,偏缺參差,久則漸漸細小,視物蒙蒙,難辨人物,相牽俱損”。本病由急性虹膜炎(中醫(yī)瞳神緊?。┦е?、誤治發(fā)展而來,臨床以羞明流淚,視物不清,房水混濁,黃仁紋理不清,瞳神緊小為主癥,易于復發(fā)。瞳神在五輪辨證中屬水輪,內應于腎,因肝腎同源,故發(fā)病多由于肝腎功能失調。中醫(yī)認為,肝開竅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則能視,即眼睛的功能與肝密切相關。在五行理論中,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腎與肝是一對母子關系,即肝為腎之子,腎為肝之母,肝與腎密切相關。因此,治療眼部疾病時往往從肝腎入手。本病系因瞳神緊小失治、誤治或反復發(fā)作所致,病情遷延,纏綿不愈。證屬肝腎陰虛,正虛而邪不盛,正邪互搏,互有進退,治宜扶正袪邪。
六味地黃丸源于宋代醫(yī)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滋補腎陰的基礎方劑,杞菊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方中熟地黃性甘,微寒,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之功效;山萸肉滋養(yǎng)肝腎,并能澀精;山藥補脾益氣而固精;枸杞子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澤瀉泄腎利濕,并可防止熟地黃過于滋膩;牡丹皮能夠清瀉肝火,同時可以制約山萸肉的收斂作用;茯苓淡滲脾濕,幫助山藥健脾胃;菊花清利頭目,宣散肝經之熱。八種藥物配伍共同發(fā)揮滋陰養(yǎng)肝明目之功效,對肝腎陰虛引起的眼部疾病有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熟地黃有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免疫的功效;山萸肉能抑制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真菌;山藥可誘生干擾素,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枸杞子可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牡丹皮能增強體液及細胞的免疫作用,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沒食子酸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的抗菌作用;澤瀉的多種活性成分具有增強網狀內皮系統(tǒng)活性和抗補體活性,抑制脂多糖激活巨噬細胞產生NO和抗過敏等免疫調節(jié)作用。茯苓中的主要成分茯苓多糖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能多方面對免疫功能進行調節(jié);菊花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藥理研究證明,杞菊地黃丸具有抗炎和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慢性虹膜睫狀體炎、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黃斑水腫、黃斑變性等眼科疾病。
通過臨床觀察證實,杞菊地黃丸加減治療慢性虹膜睫狀體炎,能提高治愈率,縮短治療時間,可減少激素的用量,減少復發(fā),是治療該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因觀察病例過少,無法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有待進一步觀察探討。
[1]趙堪興,楊培增 .眼科學[M].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