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
微種植支抗植入術中的醫(yī)護配合流程化體會
孟令
目的研究微種植支抗植入術中醫(yī)護配合流程化的實施效果。方法120例結束微種植支抗植入治療患者, 結合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的實施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20例患者中治療1~2個月內115例患者出現種植釘松動脫落情況, 治療成功率為95.8%,2個月后109例患者發(fā)生種植釘松動脫落情況, 治療成功率為90.8%。結論微種植支抗為臨床一種有效矯正畸形的方法, 用于矯正畸形效果顯著。
微種植支抗植入術;醫(yī)護配合;流程化
隨著種植體在臨床的廣泛應用, 臨床矯正畸形治療過程中開始應用微種植。因微種植體為一種強支抗, 對于矯正頜骨畸形效果顯著。但微種植支抗術的成功與否與整個醫(yī)護流程密切相關, 本次研究分析微種植支抗植入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措施, 實施效果顯著, 概括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20例接受微種植支抗植入治療患者, 年齡14~34歲, 平均年齡(24±1.3)歲, 植入214顆種植釘。腭側種植49例, 共植入79顆種植釘;頰側種植71例, 植入135顆種植釘。本次研究均采用國產的微種植釘以及相應配套的鏍刀, 其中種植釘的直徑為1.6 mm, 長度為11.0 mm, 頸部為1.5 mm, 較適用于前牙區(qū)。男50例, 女70例, 安氏Ⅰ類錯牙合26例, 安氏Ⅱ類錯牙合41例, 安氏Ⅲ類錯牙合53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自攻式方法將微型種植釘釘入到頜骨或齒槽中。自攻式手術是于擬植入頜骨黏膜上或種植釘的齒槽骨上做出一個小切口, 并采用專用工具將微型種植釘擰入到齒槽骨中。
1.3 護理方法
1.3.1 術前檢查 先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以及凝血功能感染四項檢查:攝片檢查植入部位根尖片以及口腔全頜曲面斷層片, 并根據牙根間隙的大小、上頜竇底的高低或牙根解剖形態(tài)等選擇適合的種植釘, 明確最合適的植入位置。
1.3.2 心理護理[1]術前醫(yī)護人員可通過向患者講述一些關于手術的理論知識或通過媒體軟件講解手術過程, 告知患者術前準備工作的必要性, 便于獲得患者的支持理解。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采用種植釘治療的優(yōu)點, 采用微種植釘植入治療便于直接對患者實施植入治療, 不需牙槽骨表面做出預備陷窩以及將軟組織切開, 手術操作簡單有效, 可有效節(jié)省患者的治療時間。并于術前告知患者要注意保證足夠的休息, 保持心情平和, 術前不空腹, 但需維持良好的口腔環(huán)境。術前10 min告知患者具體的手術操作過程, 便于患者對手術形成一種良性認知, 告知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 并與患者簽署同意書。
1.3.3 準備相應的手術器械以及手術準備工作 研究中所采用的無菌種植釘專用器械包(必須保證處于高壓滅菌消毒的有效期):若干微型種植釘(單獨紙塑封裝滅菌), 根據醫(yī)生的要求確定3M透明結扎圈所需使用的型號以及數量, 手術刀刀柄、0.25結扎絲、自攻絲錐、15號圓刀片、鑷子、探針、口鏡以及彎盤各1個,1個洞巾,1支專用的碧蘭麻注射器、鎳鈦拉簧。其他所需準備的物品為:局部麻醉藥物碧蘭麻5 ml1支、生理鹽水250 ml 、小型X線讀片燈、75%乙醇棉球、1%碘伏無菌棉球。術前準備工作:在術前1 d先采用紫外線空氣進行為期2 h的消毒, 并采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手術椅、手術臺以及器械臺, 術前禁止對診室打掃以及開窗通風。
1.3.4 術中護理 在手術實施過程中, 必須嚴格貫徹無菌概念, 醫(yī)護人員要保持衣冠整齊, 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并注意熟練掌握手術操作步驟以及常規(guī)護理方法, 密切配合醫(yī)生實施手術治療[2]。一般在微種植支抗植入術中需要由兩名醫(yī)護人員配合進行, 患者左側為一名器械醫(yī)護人員, 一名醫(yī)護人員為巡回護理人員。醫(yī)護人員在做好口腔消毒同時, 器械護理人員要采用吸引器隨時吸唾, 防止出現消毒液回流到咽部情況。擺放的手術物品要按照方便拿取的原則, 減少不必要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又要保證物品傳遞要保持在無菌區(qū)范圍內。手術醫(yī)生站立在患者右側, 手術器械操作臺位于患者的右手邊, 方便拿取無菌物品。術前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 并采用0.1%洗必泰漱口液讓患者含漱1 min。椅位和燈光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而調節(jié), 合適的椅子位置對于手術操作以及醫(yī)護良好配合相當重要, 且要注意在整個手術操作中, 要經常調整椅位和燈光情況。采用1%碘伏棉球對口腔進行消毒處理, 先鋪設無菌洞巾, 之后打開無菌專用種植釘手術器械包, 在治療臺的讀片燈下查看患者的X線全景,便于術中隨時查看。在注射局部麻醉后, 巡回護理人員將器械包打開, 連接一次性冷卻水管、取出20 ml注射器以及冷卻生理鹽水后, 檢查冷卻水管出水情況。待麻醉見效后, 根據手術部位的不同對口角進行牽拉, 顯露出術區(qū)視野, 做出一個3~5 mm的縱向切口, 采用配備的絲錐, 將種植釘鉆入2~3 mm, 向斜偏頜方向旋入10~30°。醫(yī)護人員將生理鹽水連續(xù)滴入到植入部位, 可起到較好的降溫冷卻效果, 之后采用吸唾器將患者口腔中的沖洗液以及血液吸出。術后2名護理人員再次對紗布進行清點, 保證無遺漏。術中對種植釘部位拍攝X線牙片, 觀察種植效果, 若種植效果不佳可將其取出再次實施種植手術。
1.3.5 術后護理 術后1~2周要每天含漱3次0.1%洗必泰漱口液, 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 可有效防止感染發(fā)生。醫(y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正確的刷牙方法, 尤其注意叮囑患者要做好種植牙釘附近的清潔工作, 但不能碰撞到種植釘。告知患者養(yǎng)成良好口腔衛(wèi)生習慣的重要性, 并定期接受專業(yè)的牙周清潔。種植釘植入后, 若感到輕微疼痛, 可服用止痛藥[3]。另外,術后3~4 d要叮囑患者注意安全按摩腭側黏膜處, 對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相當有效。
1.3.6 醫(yī)療垃圾處理 將麻醉針、刀片、探針、鑷子、一次性口鏡全部丟入到銳器桶中, 其他垃圾則可丟入到垃圾袋中。將污染器械放入到1∶4003M必潔酶液中泡洗3 min, 徹底清洗上面的血液、唾液, 并進行高壓滅菌處理。特殊感染患者, 需采用一次手術巾覆蓋所接觸過的東西, 并采用消毒液消毒處理, 以及進行高壓滅菌處理。
120例患者實施微種植支抗植入治療結合醫(yī)護流程配合,1~2個月內治療成功率為95.8%(115例),2個月后治療成功率為90.8%(109例)。
本次研究表明, 術前做好必要的心理護理, 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可有效防止因術中意外發(fā)生而出現的不良心理情緒, 同時醫(yī)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手術操作水平。術中明確劃分醫(yī)護人員的護理責任, 有利于保證手術操作步驟清晰, 提高工作實施效率, 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相當有效。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在1~2個月、2個月后的治療成功率分別為95.8%、90.8%。
綜上所述, 通過微種植支抗植入術中醫(yī)護人員規(guī)范化護理流程實施, 可顯著提高手術治療成功率。
[1]湯慧怡.心理干預在微種植支抗植入術前對青少年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0,42(12):1533.
[2]李孝英.腭側微螺釘型種植體支抗治療上頜前突的臨床研究.天津醫(yī)藥,2014,42(5):487.
[3]儲雪雁.微螺釘種植體支抗的臨床應用及常見并發(fā)癥分析.醫(yī)學爭鳴,2014,5(2):57-5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75
2014-11-13]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口腔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