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蕾
白內障超生乳化聯合不同類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視覺質量探討
馬曉蕾
目的探討白內障超生乳化聯合不同類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的視覺質量。方法100例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R組和N組, 各50例。R組接受多焦點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治療, N組接受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治療, 回顧分析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觀察對象手術3個月后最佳矯正遠視力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R組觀察對象的最佳矯正近視力顯著優(yōu)于N組觀察對象,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 多焦點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相比人工晶體植入手術, 具有更加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 有助于患者視覺質量的恢復, 因而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更高。
白內障超生乳化;不同類型;人工晶體植入術;視覺質量
隨著近年來人工晶體植入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治療技術的逐步推廣完善, 其在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臨床治療過程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相應的人工晶體設計、治療設備與技術以及臨床醫(yī)療質量都實現了發(fā)展和提高。隨著白內障復明手術技術進入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階段, 人們對于白內障手術后視覺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本次醫(yī)學研究就對白內障超生乳化聯合不同類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的視覺質量進行了分析, 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醫(yī)學研究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為單眼發(fā)病, 其中男54例, 女46例, 年齡54~78歲, 平均年齡(68.5±12.3)歲。通過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R組和N組, R組50例, 男27例, 女23例, 年齡54~72歲,平均年齡(62±11.4)歲;N組50例, 男27例, 女23例, 年齡55~78歲, 平均年齡(71.5±13.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50~80歲;②經相關臨床檢查確診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③所有觀察對象均由相同的手術醫(yī)師,在表面麻醉下實施手術治療, 在最大的角膜曲率下打開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并進行超聲乳化吸出治療, 將人工晶體植入患者囊袋內, 并對人工晶體角度和位置進行適當調整, 所有觀察對象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 且術后未見明顯并發(fā)癥癥狀[1]。
1.3 方法 患者術后3個月內常規(guī)接受下述檢查:①術后3個月通過美國 Stereo Optical提供的OPTEC6500P視功能測試系統, 對患者的視力敏感度進行檢查, 空間頻率設置為1.5,3,6,12,18 cpd的晝夜照明條件, 以此來對比術眼是否存在眩光, 從而判斷患眼的敏感程度。②視力檢查, 術后3個月檢查遠、近視力[2]。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醫(y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R組患者術后1周最佳矯正遠視力為(0.90±0.12), 最佳矯正近視力為(J1.81±J0.34), 術后3個月最佳矯正遠視力為(0.94±0.32),最佳矯正近視力為(J1.57±J0.54);N組患者術后1周最佳矯正遠視力為(0.84±0.13), 最佳矯正近視力為(J5.88±J2.34), 術后3個月最佳矯正遠視力為(0.86±0.09), 最佳矯正近視力為(J5.83±J1.54)。兩組觀察對象手術1周后和3個月后最佳矯正遠視力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1周后和3個月后最佳矯正近視力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是現階段臨床上最為常用的白內障臨床治療方法, 然而, 常規(guī)手術治療所用單焦人工晶狀體僅存在一個焦點, 因而其只能夠提供相對清晰的遠距視力, 降低患眼的調節(jié)能力, 術后仍然需要眼鏡的輔助[3]。隨著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于白內障手術治療的質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能夠獲得良好的裸眼全程視力。多焦點人工晶體是一種新型的人工晶體設計, 這一全新技術有助于患眼調節(jié)力的恢復, 改善患者術后視物能力, 增強患者的全程功能性視力, 因而其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
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工晶體制備技術的逐步發(fā)展完善, 新型漸進衍射型多焦點折疊人工晶體(AcrySof Restor)在臨床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實現了患者視覺質量的逐步提高。這一人工晶體技術以疏水性丙烯酸酯為主要材料, 利用全新的階梯漸進衍射技術, 最大限度避免了對患者視覺造成的感染,提高了其遠中近全程視覺質量。研究證實, 球差的明顯增加是降低患者視覺敏感度的主要原因, 多焦點折疊人工晶體植入患者的視覺質量會直接受到其中心光軸偏離瞳孔中心程度以及殘余屈光度數等因素的影響, 因此, 多焦點折疊人工晶體植入患者處于瞳孔散大狀態(tài)時, 受到光能分散的影響, 其球差也會加大[5]。
醫(yī)學報道證實, 導致患者發(fā)生眩光、光暈等并發(fā)癥的主要原因在于:① AcrySof Restor多焦點折疊人工晶體屬于一種帶狀漸進式的人工晶體, 其前表面環(huán)形部位存在一個平緩的過渡, 因而有助于光暈量的減少以及炫光發(fā)生率的降低。②手術過程中在囊袋內植入晶狀體, 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以及患者術后視力的恢復, 同時, 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避免其出現人工晶狀體偏位和傾斜導致的視覺癥狀。③排除不適宜手術的畏光患者[6]。
[1]陸飛.不同類型人工晶體植入術后前房形態(tài)變化及意義.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6):589-590.
[2]蔣偉, 田佳青, 錢曉文, 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合并白內障的閉角型青光眼.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8) :29-30.
[3]胡開東.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臨床觀察.四川醫(yī)學,2012,33(9):1610-1611.
[4]劉淑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閉角型青光眼臨床分析.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2):40-41.
[5]夏澤美, 查旭, 趙雪瑩, 等.非球面人工晶體植入術后視覺質量的臨床研究.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0,1(6):126-129.
[6]王艷, 劉仁華, 譚鋼.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手術前后角膜非球面性的改變及意義.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2,9(1):81-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69
2014-10-10]
474250 河南省鎮(zhèn)平縣五官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