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南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的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yǎng)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遍喿x是語文之本,要想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讓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終生閱讀。那么,如何才能養(yǎng)成高中學生自主地進行閱讀的好習慣呢?
一、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一個長期的、細致的過程,必須讓學生通過各種閱讀實踐活動獲得感受和啟發(fā),同時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閱讀的愿望。布魯姆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學科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認識上的需要以及發(fā)現知識的信心。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利用課前導語,巧妙地把學生引入閱讀文本的情境中。讓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狀態(tài),并激起學生對文本的探求意識,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相繼誘導,讓學生在閱讀體驗中,時時處處有曲徑通幽、柳岸花明的感覺。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也會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閱讀,就必須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自悟
在激發(fā)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刹捎媚x、朗讀、集體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閱讀文本,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基礎知識,寫出閱讀感受和閱讀心得。把閱讀文本的主動權真正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情要自己在學中悟,理要自己在學中悟,方法也要在學中悟。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可以自己確定學習的目標,也可以與同學一起確定學習目標,也可以和老師一起確定學習目標。把學習文本的重點、難點確定之后,學生要依此進一步研讀文本,并在讀中提問,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解疑。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集體的自主學習過程。在自主閱讀活動中,如何開展合作探究呢?教師不僅要巧于設疑,而且要適時解惑、點撥,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將自主學習活動引向縱深,引導學生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互問互答,討論釋疑,共同探究。
通過教師啟發(fā)、誘導,學生合作、探究、小結,學生自主表達自己研讀文本產生的看法,也可小組合作探究后,通過代表來歸納、小結整個小組的看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聯想,拓展思路。同時,教師要啟迪學生的情感,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課內引向課外,用已習得的方法解決課外相關的問題,為課外研究性閱讀導航奠基。還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開拓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的思想步入新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