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平楊春燕沈 洋 河北省張家口市建國醫(yī)院 075000; 河北省深澤縣醫(yī)院; 河北省新樂市醫(yī)院
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在子宮肌瘤中的應用
杜 平1楊春燕2沈 洋31 河北省張家口市建國醫(yī)院 075000; 2 河北省深澤縣醫(yī)院; 3 河北省新樂市醫(yī)院
目的:探討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在子宮肌瘤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并分析其應用價值與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實驗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法治療時,效果顯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超聲引導 射頻消融 子宮肌瘤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女性群體的生活壓力也在逐漸加大,我國患有子宮肌瘤疾病的患者數(shù)量在逐漸增多[1]。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發(fā)生在女性生殖器官之中,一般在45歲左右為高發(fā)期,需要引起注意[2]。為探討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在子宮肌瘤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選取我院收治的88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實驗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法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子宮肌瘤疾病的診斷標準。實驗組:年齡43~51歲,平均年齡(47.38±2.13)歲;肌瘤直徑2~4cm,平均直徑(3.05±1.05)cm;其中壁間肌瘤20例,黏膜下肌瘤24例;肌瘤數(shù)目為1個的患者為14例,肌瘤數(shù)目在1個以上的患者為30例。對照組:年齡42~52歲,平均年齡(48.11±2.09)歲;肌瘤直徑2~5cm,平均直徑(3.17 ±1.12)cm;其中壁間肌瘤22例,黏膜下肌瘤22例;肌瘤數(shù)目為1個的患者為15例,肌瘤數(shù)目在1個以上的患者為29例。
經血液以及影像學檢查,患者血液、新陳代謝以及神經系統(tǒng)均正常健康,無不良疾病,并且其他臟器也無問題。兩組患者以及家屬對于本次對比觀察具有知情權。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手術治療法。實驗組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準備好自凝刀婦科多功能射頻治療儀器,該儀器產自半邊天公司。術前先進行常規(guī)消毒以及麻醉,再取膀胱截石位,將儀器的電極板放置在患者的腰骶部[3]?;颊叩膶m頸充分暴露后,將儀器的功率設置為30W,并且B超監(jiān)視患者宮頸,此時再緩慢地把自凝刀送入患者的宮腔,需要經過B超確認自凝刀插入了患者子宮肌瘤的正中心[4]。待自凝刀的開關被打開后,它會自發(fā)地產生高頻電磁波,隨后移動氣樣強回聲會逐漸散開,并且彌漫在自凝刀的周圍[5]。自凝刀刀尖開始在患者的肌瘤內旋轉,逐漸地凝固肌瘤,等到肌瘤完全被凝固后讓自凝刀順利退出。一般自凝刀需要在肌瘤內旋轉數(shù)十周,最后肌瘤的殘端處仍需再刮凝3~4次,最后將肌瘤取出。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給予止血以及常規(guī)的抗感染治療,連續(xù)治療1周[6]。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治療情況,治療情況可以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階段。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本文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檢測結果中95%作為可信區(qū)間,P<0.05表示兩組患者的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小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n手術治療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實驗組44 32.61±9.86*13.25±4.51*2.64±0.31*對照組44 63.64±12.31 35.74±10.234.85±1.34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患者44例,總有效率高達100.0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患者38例,總有效率達86.36%,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比較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醫(yī)療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療手段也在不斷發(fā)展和改革。傳統(tǒng)的子宮肌瘤切除術正逐步不被廣大患者所接收,例如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切除術等等[7]。雖然子宮切除術能夠將子宮肌瘤消除,但是患者生殖器官的功能以及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并且常規(guī)手術治療患者的子宮肌瘤容易復發(fā),一般復發(fā)率在7.5%左右,形式相當嚴峻,所以保守治療已經開始被提出?;颊呦M委熥訉m肌瘤疾病的同時還能降低痛苦,并且保全子宮。所以全新的治療方法正在逐步成熟[8]。
射頻消融治療法屬于一種非手術的微創(chuàng)法,機理是利用射頻電透熱讓患者的子宮肌瘤變性凝固、溶解,最后脫落。該治療技術屬于熱毀損技術,國外的相關資料報道,利用該技術已經治愈了多名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肝癌患者。當射頻電流通過時,會產生高溫,然后局部組織凝固并且壞死后自動脫落[9]。自凝刀需要經過宮腔再進入患者的肌瘤內,但是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的黏膜下肌瘤2~5cm時適合該治療方法。子宮肌瘤有假包膜,并且病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超聲影像很清晰,自凝刀通過自然通道容易與肌瘤接觸,并且子宮肌瘤的耐熱性較差,所以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法可以有效地應用在臨床上。一般的手術方法治療后,患者的復發(fā)率較高,并且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而使用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技術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解決了這些后顧之憂,操作的難度系數(shù)也大大降低,并且保護了子宮的結構以及患者的生殖功能和卵巢功能。
從本文結果中可得,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小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法治療,效果顯著,并且安全可靠,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較少,降低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了患者的康復概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倫錦.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168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0):2232-2233.
[2]李銀華.超聲引導射頻消融子宮肌瘤148例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34):165.
[3]謝艷芳,蘆海虹,王曉穎,等.經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子宮肌瘤射頻消融術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2):145,148.
[4]李曉婷,魏娟娟,施正洪,等.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227例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0):1309-1310.
[5]齊璇.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及其安全性〔J〕.武警醫(yī)學,2013,24(8):652-654,659.
[6]Anita Thapa.超聲引導下經陰道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D〕.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
[7]方素珍.腹腔鏡和射頻消融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8):43-44,47.
[8]毛連梅,何小紅,田春麗,等.射頻消融技術配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530例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8):52-53.
[9]Clasen S,Rempp H,Hoffmann R,et al.Image-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MR guidance more effective than CT guid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4,83(1):111-116.
(本文通訊作者:沈洋)
(編輯落落)
R737.33
B
1001-7585(2015)22-3107-02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