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董一民 周龍珍 孫麗萍 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中心醫(yī)院腎內科 338000
華法林與阿司匹林治療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功能不良的療效觀察
李 杰 董一民 周龍珍 孫麗萍 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中心醫(yī)院腎內科 338000
目的:比較華法林與阿司匹林治療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功能不良的臨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將96例腎功能衰竭患者分為A組(華法林治療)32例、B組(阿司匹林治療)34例和C組(對照)30例,比較3組患者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urea)增加值水平、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A、B兩組KTVurea增加值均顯著高于C組,A組KTVurea增加值顯著高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C組,A組患者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導管相關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C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華法林與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功能不良上均有良好臨床效果,但華法林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阿司匹林,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華法林 阿司匹林 血液透析 導管功能不良
目前已有大量文獻報道對華法林與阿司匹林在改善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功能不良上的效果進行了報道,但對二者效果的比較研究較少[1]。本文通過應用華法林與阿司匹林治療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功能不良,分析二者的優(yōu)劣,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留置長期中心靜脈導管行血液透析治療的96例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內科學》(第8版)[2]中腎功能衰竭相關診斷標準,每周需進行2~3次規(guī)律性透析,且均于置管2周后出現(xiàn)導管功能不良。基礎疾病為糖尿病腎病57例,慢性腎炎28例,高血壓腎病6例,多囊腎3例,梗阻性腎病2例。排除有嚴重消化系潰瘍者、合并肝硬化者、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以及發(fā)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將96例患者分為A組(華法林治療)32例、B組(阿司匹林治療)34例和C組(對照)30例。其中A組男21例,女11例,年齡28~85歲,平均年齡(65.22±7.85)歲;B組男22例,女12例,年齡28~86歲,平均年齡(64.51± 7.77)歲;C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8~85歲,平均年齡(65.02±7.63)歲。3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組患者給予生理鹽水10ml在透析結束前沖洗動靜脈管路的導管,視雙腔導管容積緩慢靜脈推注6 250 Uml肝素;A組患者在C組基礎上口服華法林片治療,1.88~2.5mg次,1次d;B組患者在C組基礎上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0.1g次,1次d。3組均對出現(xiàn)導管功能不良的患者及時給予尿激酶局部封管。
1.3 觀察指標 比較3組患者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urea)增加值水平、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次數(shù)總例次×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以(x±s)和百分率分別表示計量結果和計數(shù)結果,使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KTVurea增加值水平比較 A組患者KTVurea增加值為(0.13±0.08),B組為(0.05±0.08),C組為(-0.06±0.04)。A、B兩組KTVurea增加值均顯著高于C組,A組KTVurea增加值顯著高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3組患者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A、B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C組,A組患者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導管相關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C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血液透析是治療腎功能衰竭的主要臨床手段,大量臨床實踐表明留置長期中心靜脈導管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功能衰竭患者易發(fā)生不同程度導管功能不良,嚴重影響預后效果[3]。華法林具有抑制肝臟環(huán)氧合酶的作用,能夠干擾凝血因子活化過程,有強效抗凝效果[4]。而阿司匹林作為臨床常用非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抑制劑也有強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本文結果顯示,A、B兩組KTVurea增加值均顯著高于C組,A組KTVurea增加值顯著高于B組,提示華法林與阿司匹林在提高透析充分性上均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且華法林效果優(yōu)于阿司匹林。而A、B兩組患者血液透析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C組,A組患者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組,則表明兩藥在改善導管功能和抗凝方面均有良好療效,且華法林效果優(yōu)于阿司匹林。同時A組患者導管相關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C兩組,提示華法林安全性更高。
總之,華法林與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功能不良上均有良好臨床效果,但華法林臨床效果顯著優(yōu)于阿司匹林,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1]張喆,申偉,孔耀中.中心靜脈導管功能不良預防性治療措施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3,34(24):3821-3824.
[2]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473-474.
[3]李京,戴曉霞,張宜默,等.血液透析長期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功能不良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0,9(4):178-181.
[4]崔銳,劉麗芳,王玉柱.華法林在預防血液透析長期留置導管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世界臨床藥物,2009,30(5):301-303.
(編輯落落)
R457
B
1001-7585(2015)19-2644-02
201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