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春波
口算也稱心算,是不借助任何計算工具直接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式。研究表明,口算速度快,筆算速度也會快,正確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筆算速度也會慢,正確率低?!坝嬎阋^關,必須抓口算”,這既是無數(shù)研究者經過實踐得出的科學結論,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條規(guī)律,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口算能力不容樂觀。口算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好壞,而且會阻礙學生學習其他的數(shù)學知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相應的策略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
一、學生口算能力低的原因
學生口算能力低不外乎教師本身與學生自己兩個方面的原因。
1.教師方面
(1)教師存在認識上的錯誤。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一部分教師認為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口算要求已降低,所以忽略了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口算時采取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簡略處理口算教學。甚至有些教師教學口算時一筆帶過,使口算教學嚴重滯后,導致學生口算能力低下。
(2)教師口算教學策略失誤。
一些教師把學生計算中出現(xiàn)的錯誤都簡單地歸結為粗心,未能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和符號感。同時,由于教師指導學生口算的方法缺乏靈活性,導致學生機械記憶、思維僵化,口算方法得不到優(yōu)化,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更無從談起。
2.學生方面
(1)學生主觀情緒方面的原因。
有的學生并不太重視口算,認為在現(xiàn)今計算工具越來越先進的情況下,口算已無實際意義;也有的學生認為口算題目太簡單,不如思考題、應用題有意思;還有些學生做對了口算題馬上驕傲起來,但做錯了卻不當一回事。
(2)學生口算方法錯誤。
有的學生進行口算時用的是筆算的方法,即在頭腦中出現(xiàn)筆算豎式的表象,這種方法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算,所以無法提高口算能力。
(3)學生口算訓練量較少。
由于教師忽略口算教學,所以學生的口算訓練量較少,如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樣,導致學生的口算方法未能有效建構,不利于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和口算技巧的形成。
二、學生口算能力低的應對策略
1.教師方面
(1)重視口算教學。
口算既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口算教學,不僅要對學生的口算方法和口算技能進行指導,而且要讓學生感受到口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口算教學的實效。如在每次教研活動中,我們多次強調口算的重要性,使每位數(shù)學教師從心里重視口算教學,形成加強學生口算訓練的意識。在這種重視口算的頭腦風暴洗禮下,教師深刻認識到口算的重要性,進而會在教學中注意加強口算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2)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低段學生活潑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有意注意時間短等特點,采取多種方式(如游戲、競賽等)進行教學。如每節(jié)課始,我都用口算卡片讓學生進行口算,旨通過多算多練,使學生看到算式就能脫口說出答案。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我發(fā)現(xiàn)這種訓練方式非常單調乏味,學生興趣不高,從而影響了口算練習的效果。于是,我特意設計了一些針對低段學生特點的練習方式,如“搶答口算題”“開火車口算”“小組口算比賽奪紅旗”“卡片輔助找朋友”等,以激發(fā)學生口算的興趣。此外,我還將口算融入游戲(如“龜兔賽跑”“小蝌蚪找媽媽”“小青蛙跳傘”“手拉手找朋友”等)之中,以增強口算訓練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同時,我采用對應的獎勵機制,如口算正確率高的獎勵星星、口算又對又快的獎勵小印章、口算方法多樣化的獎勵蘋果貼紙等。這樣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有提高,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2.學生方面
(1)讓學生明白口算與生活密切相關。
教師應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要用到口算,生活離不開口算,口算與我們密切相關。如去商店買東西就一定要用到口算,去游樂場買票游玩也需要用到口算等。教師應以生活中的實例調動學生學習口算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算理的探究,并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動口,促進他們多種感官協(xié)同運作參與口算學習。
(2)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
要使學生真正掌握口算技巧,教師就必須讓學生理解算理,教給學生正確的口算方法,并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例如,教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例題“42+25”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學生按以前的計算思路很快會想到:個位上的2個一加5個一是7個一,十位上的4個十加2個十是6個十,7個一加6個十是67。當學生懂得這種計算的道理后,教師要追問學生:“還有別的算法嗎?”這時學生會說出不同的算法:A.42+20=62,62+5=67;B.40+20=60,2+5=7,60+7=67;C.42+5=47,47+20=67……在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后,教師應先及時肯定學生,對他們積極思考的精神予以表揚,再提問學生:“在這些口算方法中,哪種比較簡便?”通過分析、討論,使學生明確應采取自己喜歡的方法和運用運算性質、法則進行簡算。在這種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索中去,迸發(fā)出思維創(chuàng)新的火花。
(3)強化口算訓練,鞏固口算能力。
在學生掌握口算方法之后,教師不僅要讓他們進行適當?shù)木毩?,而且要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口算技能。
①視聽算結合練。
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的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指通過眼看題,腦算題,口讀題說出得數(shù);聽算則通過耳聽、腦記,計算出得數(shù)。教師可在每節(jié)課前利用幾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視算或聽算的訓練,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此外,教師教學中將視算和聽算經常交替使用,還可以增強學生口算的興趣,為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②新舊知識同步練。
低段學生對新知識接受能力強,但遺忘也快。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用新舊知識同步練習的方法,減少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遺忘。如教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時,我出示以下口算題讓學生練習。
5+3= 8-4= 50-3= 6+2=
80+20= 60+3= 80-40= 20+70=
60+2= 40+30= 60-4= 50-30=
60-20= 40-30= 60+40= 60-30=
此類訓練通過原有舊知引出新知,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新舊知識的鞏固,而且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③單項混合競賽練。
競賽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所以當學生口算達到一定水平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口算競賽??谫惛傎惖拿總€階段的要求應不同,形式也可以多樣化,如比賽要求在規(guī)定的10分鐘時間內完成100道口算題等。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又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口算情況,以便查漏補缺,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首先要重視口算教學,然后根據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持之以恒地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這樣學生的口算技能才能逐漸形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