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紅
《數學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碑敗皢栴}解決”成為數學教學的中心課題時,大家往往忽略了其核心部分——問題的提出。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還學生好奇、好問的天性,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面,我就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談一些體會。
一、培養(yǎng)問題意識,讓學生想問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面對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或問題時,產生一種懷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將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只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時,才會激起思維的火花。當問題意識越強烈,學生的思維就越活躍、越深刻、越有創(chuàng)造性,因此問題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問題的提出。那么,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呢?關鍵是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形成問題的知識基礎,豐富他們的數學知識與經驗,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增強他們的數學觀察力、想象力、洞察力、直覺力等。知識基礎很重要,學生只有掌握牢固的數學基礎知識,才能自己提出問題。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敢問
敢問指的是學生面對學習中的疑惑和不解,敢于在自我思考后仍無答案的情況下請教老師或同學,進行師生問題大探討,最終解決所有疑問。當孩子會說話起,“為什么”的字眼就成為孩子的口頭語。生活中所有新鮮事物都能成為孩子追尋問題答案的參照,然而大部分家長不會注意到孩子說出的疑問,也不會及時認真地去回復孩子,這說明孩子提出問題的意識是與生俱來的。然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提出問題的主動性明顯下降,這是為什么呢?一是學生提問的時機不當或提出的問題無邏輯。有些學生對于疑惑,不經大腦思考就隨口提問,或敘述的問題沒有前后邏輯關系等,教師面對這些情況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態(tài)度會變得冷淡、暴躁。二是學生的提問可能超出了教師的能力范圍。面對學生這樣的提問,教師有時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權威地位,不是敷衍了事,就是強行壓制。三是學生提出一些幼稚的問題,遭到教師和同學的取笑。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先鍛煉學生敢于提問的膽量。第一,教師要營造溫馨、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自由,這樣學生才敢于說出內心的所思、所感,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和實踐之中。第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于評價和鼓勵。對提出具有研究性、新穎性問題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表揚和支持,使學生實現(xiàn)深入的創(chuàng)新和領悟。第三,針對那些反復提問且不知如何抓主線的學生,教師不能表現(xiàn)出冷淡或輕視的態(tài)度,要更加呵護和關心他們,耐心地指導和分析其中的不對之處。第四,對日常學習中語言表達不好或溝通較少的內向學生,他們倘若提出了疑問,教師首先要給予真誠的贊揚和認可,之后再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此外,有些學生對不同的問題會有出乎意料的個性想法和見解,教師對這部分學生也應持尊重、認同的態(tài)度,以免學生產生自卑和畏懼的心理。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無拘無束自我表達的空間和舞臺,使他們敢于大膽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增強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
三、指導學生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會問
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一種舊知識著眼于未知上的新的感知,然而他們的思路和方法乃至于探究過程都是相似的,那么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預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自我提問
為了使學生迅速、主動地參與到新的學習活動中,教師應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通過多讀、多想,學生可以對所學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如“這個知識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這個知識”“學習這個知識有什么用”“這個知識與已學過的某一知識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我又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學問題”“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我能概括出什么法則”等。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參與課堂活動,一定會受益匪淺。
2.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進行提問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學會提問。如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問題:“除了課本上介紹的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能不能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來計算它的面積?”“除了‘拼的方法外,能不能把梯形分割成我們學過的圖形來求面積?”……這樣教學,增強了學生提問的意識。
3.在解題過程中使學生善于提問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讀題時多問自己“為什么”,如“讀到這兒,利用這些條件能求出什么”“要求什么,必須先知道什么?你想得到什么”等。探索解題方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追求一題多解;解題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提問,使學生學會一題多變、一題多編。我想,無論多么復雜的應用題,經過這樣的分析與整體把握后都能得到解決。
綜上所述,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能否得到培養(yǎng),將直接影響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因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為問題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我們在高度重視“問題解決”的同時,更要注重“問題解決”的核心——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問題解決。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