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2015-01-11 07:54:58陳傳鋒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5年12期
        關鍵詞:社會性課外小學生

        陳傳鋒 萬 霞

        (湖州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教育調查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陳傳鋒 萬 霞

        (湖州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運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法,抽樣調查了3所小學共600余名小學生的課外社會性學習狀況。結果發(fā)現:近一半的學生沒有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已參加的學生,其參與頻率低、參與時間少(一般一個學期才有一次,每次活動時間大多為半天至一天),主要的社會性學習活動是社區(qū)實踐活動和參觀博物館。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主動性低,無積極性;課外社會性學習形式化,大多有名無實;過分注重安全性,忽視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過程性和實效性;課外社會性學習內容單調、枯燥乏味;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場所和資源有限。通過對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以及相關因素的分析,得出結論:要科學引導和切實改進小學生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

        小學生;課外學習;課外活動;社會性學習

        課外社會性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校內或校外的課余時間里從事社會實踐與公益性活動,使其獲得社會性發(fā)展的學習過程,是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增長自身的見識、拓寬知識面、提升自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而進行的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活動,它是促進學生社會化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而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教育部等曾多次發(fā)文要大力開展中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例如,1994年,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了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性。2011年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聯(lián)合相關部委利用社會資源開展中小學社會實踐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開發(fā)社會實踐資源,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但是,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和課外社會性學習基地的建設情況并不容樂觀。雖然教育部門在大力提倡開展課外社會性學習,但學校很少真正落到實處。由于活動場所的限制、學生的安全問題、資金限制等各種因素,無法充分和真正發(fā)揮出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作用。

        從近些年的研究文獻來看,關于中小學生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研究主要涉及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社區(qū)服務活動、公益性活動、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活動等。唐增波(1994)認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必須引起教師、少先隊的高度重視,并根據新時期的新特點,采取多種形式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委(1996)在總結了如何向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后指出,加強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藝術教育中挖掘愛國主義教育因素;開展適合學生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活動;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制度建設、基地建設、教材建設、隊伍建設等。[2]許維友(2012)特別指出了中小學生課外社會實踐學習的重要性,認為中小學生課外社會實踐活動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體現,是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3]劉晶晶(2005)則具體論述了小學生社會性學習和道德素質培養(yǎng)之間的具體聯(lián)系,認為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磨煉堅強的道德意志和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4]郁其福(2006)則著重強調了社會實踐基地的重要性,認為通過社會實踐基地的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知識、體驗社會、體驗生活,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5]殷世東(2011)認為,要從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角度深入分析社會實踐的意義和價值,加強實踐研究,為中小學社會實踐常態(tài)化提供科學性的實施方案。[6]賈美華(2012)認為,通過積極進行志愿服務精神教育、組織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能夠使學生從小培養(yǎng)志愿服務的意識,獲得志愿服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多層次的志愿服務活動,有利于宣傳志愿服務理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推動者。[7]吳鏑(2011)在研究中小學生博物館小志愿者活動后指出,博物館開展小志愿者活動,可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和提升自我的平臺。[8]田雪芳(2008)則專門探討了紅領巾志愿者活動,即小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志愿貢獻自己的時間去承擔責任,主動擔當起學校的值日工作,并在工作中為隊員服務。青少年是社區(qū)服務和發(fā)展公益事業(yè)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在中小學生的社會性學習活動中,社區(qū)服務和公益性活動很少。[9]張琳(2014)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走向社區(qū)服務、走向獨立探究等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存在一些問題,如綜合實踐活動課形同虛設,或者被學科化;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等。[10]在社會性學習活動中,還包括參觀歷史博物館、社會調查等活動,但是中小學生參與這些活動更少。華東師大教科院綜合實驗組(1988)曾組織小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調查,他們認為,通過社會調查,可以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從而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并有助于各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各種能力的全面鍛煉。[11]

        總體看來,雖然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但由于多種原因,學校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性活動卻非常有限;已有的研究理論闡述較多、實證調研較少;即使在已有的實證研究中,調研內容單一,不夠系統(tǒng),缺乏深入性。因此,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探討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現狀與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一、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1) 調研工具。采用自編問卷“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狀況調查問卷”,以封閉式選擇題和開放式問答題為主要題型,整個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小學生以及家長的基本統(tǒng)計信息,包括學校名稱、所在地、性質,學生性別、年齡、年級與班級、民族、特長,是否為獨生子女,學習成績情況,父母文化程度職業(yè)等內容;第二部分是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狀況,主要內容包括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現狀調查(參加的時間、參加的頻率、參加的地點、參加的費用等)、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的原因(自我要求、家長要求、學校和老師要求、親戚建議、同學建議等)、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對自身的影響(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對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的看法、是否繼續(xù)參加、對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是否滿意等。

        (2) 研究對象。采用方便抽樣法對湖州3所小學進行調查,每所學校在2~6年級各隨機抽取1~2個班,共發(fā)出問卷650份,收回問卷609份,回收率93.69%;其中有效問卷605份,有效率為99.34%(有效樣本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性別分布

        2.訪談調查法

        (1) 訪談對象。訪談的對象包括小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在湖州博物館、檔案館和少年宮等地隨機抽取小學生和家長進行現場訪談,同時對這些場館的負責人也進行了詳細訪談;并對湖州三所小學的部分教師也進行了相關訪談。

        (2) 訪談內容。針對此次調查的主題,訪談的主要內容是了解不同角色(學生、家長、教師、場館負責人等)對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現狀和效果的看法和意向;進一步了解并分析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基本情況等。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1.小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的現狀與特點

        (1)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的參與度低。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5%的小學生參與了課外社會性學習,沒有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達45%??梢姮F今小學生對于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參與度較低,接近半數的小學生未參加過課外社會性學習;但隨著年級的增長,不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人數比例逐步減少:二年級有14.2%,三年級10.6%,四年級6.3%,五年級7.4%,六年級6.4%。個案觀察和實際訪談證實,現今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情況并不容樂觀,特別是中低段的學生,基本未接觸過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即使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于課外社會性學習的認識也并不清晰。

        (2) 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時間有限。小學生一般在寒暑假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占總數的46.7%;其次是周末,占26.8%;在節(jié)日參加的較少,占13.3%;選擇平時的更少,僅占9.9%??梢姡^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在寒暑假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只有少部分會選擇平時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通過訪談和個案觀察,其主要原因是寒暑假時間比較充裕,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處理好課外社會性學習和課堂學習之間的關系。從每次參加活動的時長來看,一般是半天到一天,占42.9%;其次是1~2天,占22.8%;3~6天有17.1;6天以上較少,僅占8.7%;其他時長最少,占8.4%。

        (3) 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頻率低。36%的學生是每學期參加一次課外社會性學習,21.9%的學生表示是每周參加一次,另外18.9%的學生表示二三周會參加一次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剩下的9.6%參與的頻率不明。由此可見,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頻率的分布相差較小,但是從中仍可以看出每學期參加一次課外社會性學習是主流,而每周參加一次課外社會性學習排在第二。進一步分析可以發(fā)現,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時間跨度較大,有的是一學期參加一次,但有的是兩三周就會參加一次。

        (4)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活動過程。40%的學生表示課外社會性學習主要是以聽課和參觀為主,其次是以實際動手操作為主,占36%。進一步訪談結果發(fā)現:在少年宮,大部分小學生可參加一些在學校內沒有的課程,有助于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其間也會組織幾次公益性活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但由于受場地以及費用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活動還是在室內開展的,以傳授知識、參觀欣賞為主。在檔案館,也開展了一些與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相關的活動,如知識性講座、古文字的講座和展覽、帶領學生參觀等,這些活動主要是以學生聽講和參觀為主;此外,還有甲骨文的猜字游戲、制作成長檔案等,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5)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伙伴。45.2%的小學生表示是和同學一起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獨自參與的也占了相當一部分(35.8%);較少學生喜歡和老師(10.5%)或者其他人(8.4%)一起去參加該項學習活動。可見,小學生更喜歡和同齡人相處。進一步訪談發(fā)現,小學生更傾向于與同學或社區(qū)伙伴一起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他們認為,有小伙伴的陪同,學習會變得有趣和快樂。

        2.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活動類型與內容

        (1) 參觀歷史博物館。小學生更多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是參觀歷史博物館,占15.7%。結合訪談結果,筆者了解到小學生在歷史博物館參加的活動主要有小小志愿者活動(即小學生免費接受博物館負責人的培訓和指導,之后充當小小講解員,對前來博物館參觀的游客進行講解或維持秩序)、知識講座(主要是關于博物館歷史和文物的發(fā)展和保存歷史)、參觀臨時展覽(博物館每年都會在臨時展廳舉辦一些臨時展覽,主要會擺放一些具有歷史價值和有特色的歷史文物)等,此外,還有參觀檔案館活動。訪談結果發(fā)現,檔案館開展的活動主要有:中國古文字活動(書畫家、書法家的名作……),古文字的講座、展覽、甲骨文的互動活動(猜字游戲)、知識性的講座、親自動手制作檔案等。

        (2) 參加環(huán)境保護活動。參加環(huán)境保護活動占12.2%。如在湖州某村莊訪談發(fā)現,針對五水共治項目,該村會組織村子里的小學生拔草、撿垃圾,共同為村鎮(zhèn)環(huán)保盡一份力。在城區(qū)的一些小區(qū)訪談同樣發(fā)現,社區(qū)也會不定期地開展撿垃圾、評選優(yōu)秀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活動,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3) 參加公益性活動。公益性活動在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中也占了一定比例(7.3%)。據了解,小學生一般都是在學校的組織或者父母的帶領下參與的。主要有到敬老院看望老爺爺老奶奶,給他們表演節(jié)目,陪他們聊聊天,幫忙收拾屋子等方式來表達對老人的一片愛心。

        (4) 其他。此外,小學生參與的社會性活動還有社會調查(2.8%)、社區(qū)服務(5.5%)、志愿者活動(4.3%)以及生存體驗活動(4.5%)等,但參與人數比例都較小。

        3.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場地與條件

        (1) 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地點。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地點主要集中在社區(qū)(42.6%)和場館(37.5%)這兩個地方,而工廠、鄉(xiāng)村和其他地方總計不到總數的30%。通過對湖州多個社區(qū)的訪問和調查,筆者發(fā)現小學生更傾向于在社區(qū)參加社會性學習活動。除了社區(qū),湖州少年宮也是大多數小學生樂于參加活動的好場所(活動場所大,活動種類多)。筆者在少年宮觀察時發(fā)現,大廳里有許多小學生在觀看各類活動。

        (2)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活動條件。大多數學生反映:總體來說場所活動條件不錯。38.7%的學生認為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活動條件比較好,27.9%的小學生甚至認為課外社會性的活動條件很好;當然,也有30%的學生認為學習條件一般,少數學生甚至覺得條件很差。訪談結果與問卷調查結果大致相符,大部分的小學生對于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條件都持肯定態(tài)度,認為活動條件較好。例如,筆者在湖州圖書館注意到: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圖書館分設了不同的圖書區(qū)供讀者借閱。幼兒區(qū)、兒童區(qū)、成年區(qū)等做了很好的隔層,有利于為各個年齡段的讀者提供適合的書籍(每檔書籍還分別做了符號標記,方便讀者尋找相應書籍),保障適宜的閱讀環(huán)境。針對個體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閱讀的桌椅、色彩布局也都有所差異,如兒童的色彩較為鮮艷、活潑;成人的色彩則較為寧靜。

        4.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效果與作用

        問卷調查發(fā)現,44.1%的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自我的實踐能力;還有一些是抱著關愛社會、奉獻愛心(16.8%),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8.4%),豐富閱歷、擴大知識面(19.5%),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課堂學習(4.8%),了解國情、了解社會(4.8%)等這些目的去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梢姡W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目的多種多樣,實際效果也差異很大。

        (1) 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效果。對于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參與效果,有64.8%的人持肯定態(tài)度,他們認為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效果不錯;另有30.9%的學生感覺一般,只有4.2%的人對于活動效果感到不滿意(詳見表2)。例如,以博物館的活動為例,訪談結果發(fā)現,博物館在春節(jié)舉行的迎春祈福系列展覽很適合學生,效果不錯,學生們十分喜歡;“恐龍歸來”的展覽活動更受學生歡迎,對恐龍化石觀看的興趣很大。由于參觀人數太多,為了保證參觀效果以及會場秩序,博物館方面不得不控制入場人數。

        表2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效果

        (2) 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對學習的影響。第一,課外社會性學習對小學生的積極作用。首先,有利于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小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課堂上的不足,擴大自我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例如,檔案館舉辦親自動手制作個人檔案活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了多看、多記、多想、多寫的好習慣,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學生都會認真地記錄下來,以便之后記入個人檔案。這些活動都是校內課程所沒有的,一方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眼界,在一定程度上也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提升了研究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其次,有利于促進課堂學習,產生積極學習的遷移。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不一樣的學習和發(fā)展的空間,有助于學生放松自我,同時收獲知識,增長才干。學生通過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這一平臺,放松了自我,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在面對課堂教學時,會產生積極遷移,使學生以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間接地促進了課堂學習。通過深入小學實際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和班主任的交流,結果發(fā)現:那些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一般來說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更為活躍。他們更愿意在課堂中踴躍舉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帶動了全班的學習氛圍,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最后,課外社會性學習可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各方面的生理機能都沒有發(fā)育完全,所以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也要保證一定的課外時間,參加一些課外社會性學習來充實自我。適當的課外社會性學習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對不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也會相應地增強,從而有利于提升人的免疫能力,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第二,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消極作用。首先,活動內容貧乏,挫傷學生參與積極性。有三四成小學生覺得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內容單一、枯燥,他們對課外社會性學習抱著不確定的態(tài)度(既不覺得有利,也不覺得有弊),但有的小學生認為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給他們造成了困擾,進而產生了厭煩的情緒。確實,在對湖州多個社區(qū)進行調查時,許多社區(qū)負責人都反映:現在很多小學生都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參加社區(qū)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孩子們大多把時間花在了培訓班和學習上面;而且由于社區(qū)資金困難,活動開展場地受到限制,以致大多數社區(qū)的活動都是大同小異,缺乏新意,主要有環(huán)保、安全類的知識講座,撿垃圾、除“牛皮癬”,作業(yè)輔導……活動一成不變,長此以往,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受挫,參與活動的熱情也會受到極大影響。其次,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問卷調查顯示:有9.6%的學生認為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影響了自身的學習,42%和8.1%的學生則分別表示無影響和不確定。進一步的訪談調查發(fā)現,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認知度低,往往都是帶著玩耍的性質參與各類社會性學習活動,至于學到了什么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不大。調查還發(fā)現:有的孩子覺得參與這類活動更為輕松和愉悅,就會對學校的學習、課程和作業(yè)不感興趣,甚至討厭,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由于社會性學習活動內容貧乏,效果不理想,加上小學生時間緊、壓力大,只有43.5% 的學生表示會繼續(xù)參加該類活動,但有39%的學生對此表示并不確定,17.4%的學生則明確表示不會再參加這種學習了。

        5.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相關因素

        (1) 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參與動機。調查顯示:自愿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小學生占44%,而家長要求(24.4%)和學校組織的(20.8%)也占了相當比例;此外,也有的學生是因親友或同學建議而參加的??梢?,雖然學生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是促使他們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主要因素,但家長和學校的影響也很重要。

        (2) 考試成績與小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關系。調查發(fā)現,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學生大多是成績特別好或是成績落后的學生。分別統(tǒng)計“是否繼續(xù)參加社會性活動”學生在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等各類學生中的分布(詳見表3)。結果表明:在最近一次大考中成績?yōu)閮?yōu)的,有46.5%的學生表示繼續(xù)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在不及格的學生中,則有66.7%的學生表示愿意繼續(xù)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從中反映出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反而更傾向于參加該類活動。可見,大部分成績優(yōu)秀者對自身有著更高的目標和要求,期望通過額外的社會性學習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業(yè)水平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而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落后,也更傾向于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在其他方面獲得某種滿足感。

        表3 是否繼續(xù)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在不同成績學生中的分布 %

        (3) 性別與小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關系。性別是影響小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問卷結果表明:繼續(xù)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學生中,女生明顯多于男生;而不會繼續(xù)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學生,則是男生明顯多于女生。亦即,女生更愿意去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結合實際訪談結果和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分析,小學階段女生的身心發(fā)展比男生早,一般而言,女生的心理比男生成熟,她們更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達到自己預定的目標甚至超越自身,而男生在這方面就略微欠缺。

        三、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合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可以發(fā)現現今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主動性低

        小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主要是以自愿為主,但仍有相當部分學生是在家長和學校的要求下參與的,家長要求和學校要求合起來的比例約占45%,接近半數??梢?,在現今小學生自主性不斷提升的同時,仍然存在相當部分的小學生主動性低,往往都是在外界因素的推動下才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在訪談中也發(fā)現,小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選擇權主要掌握在父母的手中,父母更傾向于幫孩子做決定,久而久之,孩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必然會受到影響。訪談結果還發(fā)現:小學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重要性,僅僅是應付學校、老師的要求而參與該類活動。

        2.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大多有名無實,為形式而形式

        通過對湖州多個社區(qū)進行訪談調查后發(fā)現,很多社區(qū)并無針對小學生開展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僅僅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才開展一些活動,但并無多少實質性的內容。例如小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作業(yè),有的只是草草組織小學生開展活動,敷衍了事;學生自身也都只是為了蓋章而蓋章,并不是真正為了參加社會性的學習活動,只是為了形式而形式,因而對于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并未起到相應作用。社區(qū)的負責人表示,并不是他們不愿意好好組織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但是無論是人力或物力,都缺乏相應的支持,政府部門也只是喊喊口號,并未給予實質性的幫助。某社區(qū)負責人坦言:不是他們不想舉辦活動,而是社區(qū)人力物力有限,根本顧不過來。

        3.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過分注重安全性,忽視過程性和實效性

        通過對若干學生家長、教師訪談,筆者了解到安全問題已經日益成為限制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前些年隨著教育行政部門對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日益重視,學校對此也是大力推廣,小學生社會性學習逐漸發(fā)展起來。但由于近幾年小學生課外活動安全事件的屢屢發(fā)生,使得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開展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學校怕承擔安全責任,所以把一些課外活動放在了學校里面。例如,2014年,海南省就曾發(fā)生過一起學生春游翻車致人傷亡的事故,澄邁縣老城鎮(zhèn)欣才學校8名學生當場死亡,3人重傷,29人輕微傷,包括校長在內的多名責任人被刑拘,一時間,春游之樂變?yōu)榇河沃畾?。這個事件一出,使得全國各地的學校害怕學生們在參加一些課外社會性學習中受到傷害,寧愿將學生“圈養(yǎng)”,使其成為乖順的“小綿羊”。

        4.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內容單調、枯燥乏味

        調查發(fā)現,36.6%的小學生認為,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主要問題是活動內容貧乏,然后是時間緊、學習壓力大(21.6%)。當然,交通不便(13.6%)、收費較高(10.5%)、場所條件差(8.1%)等也是影響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的重要因素;但活動內容貧乏是影響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學習的關鍵性問題,占了總數的1/3以上。以湖州市博物館為例:館藏文物總數近萬件,其中金屬文物2 000余件,字畫3 000余件,玉器1 000余件,陶瓷器近2 000件,石器500余件,另外還有部分雜件。雖說博物館的展品豐富,但展品長期不變且主要以文物為主,難以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不能吸引小學生的眼球。筆者暗訪時發(fā)現,很少有學生來湖州博物館參觀。隨訪遇到的4名小學生,其中2名是在少年宮上完課過來逛逛的,還有2名是家近所以過來看看,但他們都只是抱著隨意參觀的態(tài)度。

        在學校一周一次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盡管活動種類眾多,但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參加而早早回家。訪談學生后發(fā)現,大部分的這類綜合實踐課主要是圍繞學科展開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味性,但是本質并未改變,仍是教師講解,學生配合聽講,內容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厭倦了,結果失去了學習興趣。

        5.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資源及條件有限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42.6%的學生一般去社區(qū)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37.5%是去場館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也有去工廠(6.6%)和鄉(xiāng)村(8.7%)開展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梢姡W生課外社會性學習場所比較單一,以社區(qū)和場館為主。如上所述,社區(qū)條件和場館展品有限,面向學生開展社會性學習活動很少。綜觀湖州多個社區(qū)的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情況的調查結果,可以發(fā)現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的活動主要是作業(yè)輔導、知識講座、安全教育、保護環(huán)境實踐活動、趣味活動等幾大類,活動類型少且老套無新意。雖然社區(qū)的各項活動名稱不同,但是其實質并未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導致學生參加課外社會性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減弱,阻礙了學生的課外社會性學習。

        鑒于小學生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存在以上問題,學校、家長和社會要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學生參與課外社會性活動的管理機制;充分挖掘資源,加強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活動場所建設,拓展課外社會性活動基地;營造良好的課外社會性學習氛圍,保障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學校、家長和社會相互配合,切實推動小學生課外社會性學習,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1] 唐增波.談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J].山東教育科研,1994(2):33-34.

        [2] 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委. 我們是如何向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J].北京教育,1996(9):32-33.

        [3] 許維友.鑄就安全堤壩保障活動開展: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校長,2012(1):7-9.

        [4] 劉晶晶.社會實踐活動與小學生道德素質培養(yǎng)[J].學習月刊,2009(8):76.

        [5] 郁其福.發(fā)揮實踐基地的教育作用 提高中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J].思想理論教育,2006(12):59-61.

        [6] 殷世東. 對我國中小學社會實踐研究的綜述與思考[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3):92-95,110.

        [7] 賈美華.做良好社會道德的傳播者、實踐者、推動者:北京市形成中小學生志愿服務的長效機制[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2(2):4.

        [8] 吳鏑.淺談我國博物館小志愿者[J].中國校外教育,2011(6):37-38.

        [9] 田雪芳.紅領巾志愿者[J].新少年,2008(5):28.

        [10] 張琳.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與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14(76):182.

        [11] 華東師大教科院綜合實驗組.組織小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嘗試[J].教育研究與實驗,1988(3):66-69.

        [責任編輯:陳學濤]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12.031

        2015-06-16

        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國家一般項目(BHA120053)。

        陳傳鋒(1964-),男,江西鄱陽人,博士后,教授,所長;萬霞(1993-),女,浙江義烏人。

        G465

        A

        1002-1477(2015)12-0119-07

        猜你喜歡
        社會性課外小學生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fā)展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22:21:35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學生
        從社會性弱勢群體自身心理角度談接受科技知識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中的實現
        社會性軟件在網上交互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
        轉動小腦瓜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中國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6:57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热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37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张筱雨| 中文在线√天堂|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av资源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色欲人妻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秀人网嫩模李梓熙大尺度|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网站|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老熟妇乱子伦av| 人妖另类综合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国产女女做受ⅹxx高潮| 在线观看视频亚洲| 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网站| 精品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乱对白刺激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岛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三个黑人插一个女的视频|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欧美色窝窝色欲|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被啪啪到高潮迷轩|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日韩精品无码av中文无码版| 无码人妻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免费视频一专区|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无码|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小说|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免费专区| 嗯啊 不要 啊啊在线日韩a| 国产草逼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