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明珍
(白銀市教育科學(xué)研究所,甘肅 白銀 730900)
題目.(2014年安徽高考物理壓軸題)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凹槽A,中央放一小物塊B.物塊與左右兩邊槽壁的距離如圖1所示,L為1.0m.凹槽與物塊的質(zhì)量均為m,兩者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為0.05.開始時物塊靜止,凹槽以v0=5m/s初速度向右運動,設(shè)物塊與凹槽壁碰撞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且碰撞時間不計,g取10m/s2.求:
圖1
(1)物塊與凹槽相對靜止時的共同速度;
(2)從凹槽開始運動到兩者相對靜止物塊與右側(cè)壁碰撞次數(shù);
(3)從凹槽開始運動到兩者相對靜止所經(jīng)歷的時間及該時間內(nèi)凹槽運動的位移大小.
圖2
圖3
(3)物塊B相對凹槽A來回往復(fù)運動,等效為初速率為v0,a相對=-2μg的“勻變速率”運動.由相對速率-時間圖像知,從凹槽A開始運動到兩者相對靜止所經(jīng)歷的時間t=5s;從此以后滑動摩擦力為0,物塊B相對凹槽A靜止,整體一起向右以速度v整體=2.5m/s勻速運動.
圖4
評析:本題“滑塊-凹槽”模型中,第一,系統(tǒng)不受外力,滿足動量守恒定律,物塊B和凹槽A的質(zhì)心C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第二,相互作用力恒為滑動摩擦力Fμ=μmg,彼此改變運動狀態(tài),相對加速度大小恒定不變;又物塊B與凹槽A的槽壁碰撞為彈性正碰,碰撞前后相對速率恒定不變.把凹槽A與物塊B兩個相對運動等效為物塊B相對凹槽A的一個相對運動,只考慮大小,不考慮方向,才有相對速率-時間圖像呈現(xiàn)為一條直線,與位移圖像相比較充分體現(xiàn)“曲變直”的思想,縱軸截距為相對初速度,斜率為相對加速度大小,圖線與橫軸所加面積為相對路程,思路清晰,過程直觀、簡單.
轉(zhuǎn)換參考系,采用相對速率-時間圖像解題的優(yōu)點:(1)研究對象由兩個物體的運動減少成一個物體的相對運動,模型大大簡化;(2)相對速率-時間圖線是連續(xù)變化的,不是間斷的,過程顯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