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青
摘 要: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專業(yè)課堂教學,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就如何引導學生擺脫手機的干擾來專心學習,本文做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網(wǎng)絡環(huán)境 課堂教學 引導學習
一、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專業(yè)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案例
前不久,一次在多媒體教室用魔燈平臺上課,筆者把學生的電腦控制之后,發(fā)現(xiàn)某同學一直低頭笑瞇瞇地看得津津有味。據(jù)筆者對他的了解,他絕對不是在看課本或學習,“這位同學,你這個月流量夠嗎?”
同學們聽到后哄堂大笑,齊刷刷地看向他,都知道他在玩手機。以后這句話也是筆者在實驗室上課時經(jīng)常問學生的一句話。在實驗室上課時,老師把機房網(wǎng)絡控制以后,總有一些學生完成任務的速度特別慢。老師走到他們跟前,他又在操作。等老師走開之后,他們又拿出手機。如果采用欲擒故縱的方法,就會一逮一個,這些學生都是避開老師的眼睛在玩手機。這句話就成了我們實驗課心照不宣的警示語。
這位同學馬上把手機放進了口袋,更不知羞恥地來了句:“不夠!”
同學們聽了更是哈哈大笑起來。他一看激起了千層浪,更大膽地來了一句:“老師,怎么能讓我們的電腦不讓你控制啊?”
同學們笑得更厲害了,他能說出這樣的話不足為奇,他是班級里出名的搗蛋鬼,整個是一個不學習的料。筆者想他的這句話肯定也說出了很多同學的心聲。
筆者真是哭笑不得,了解了他們的真實想法后說:“如果大家能很快地掌握這節(jié)課的內容,咱們可以多留些時間讓大家自由學習?!?/p>
“好!”全班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學習勁頭像打了雞血似的,就連平時不注意聽講、不怎么發(fā)言的學生也表現(xiàn)得很積極,每個問題都對答如流。
最后,這節(jié)課提前10多分鐘完成了課堂任務,并且效果很好。
在網(wǎng)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老師會經(jīng)常遇到:在機房用網(wǎng)絡平臺上課,學生在上網(wǎng)瀏覽、聊天、打游戲;在實驗室上課,有學生偷偷地使用手機。
在辦公室里,老師也經(jīng)常聽同事抱怨“某某學生上課一直打游戲”等等,即使考前一周也不能阻止這種行為發(fā)生。在實驗室上課也總是遇到這樣的情況,總有學生逃避老師的監(jiān)督玩手機,或者故意損壞實驗室里的實驗器件。課后,筆者一直在思考,機房或實驗室上課怎樣能有效地避免學生打游戲或聊天呢?筆者做了一些嘗試。
二、引導學生上好專業(yè)課的辦法
一是巧設懸念,讓學生跟你走。在機房或實驗室上課,如果老師能把有趣的問題像偵探小說中的情節(jié)一個個拋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索、討論或辯論,學生還是很愿意跟著老師走的。關鍵是老師要會設懸念,設的懸念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好奇是人的天性。
二是自己“覓食”,回味無窮。有位教師說過:“學生知識的主要部分不能從教師嘴里得到,圖書館和實驗室才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地?!敝新毶淖詫W能力有限,學習條件也有所限制,但老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自己探究,有些結論性的理論或技巧讓學生自己探究、鉆研出來,要比從老師嘴里說出來讓學生記憶更深刻。認真聽課的學生成績偶爾好,學會自學的學生成績永遠好。
三是觀點“烹調”,十里聞響。有種說法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這里筆者想說“討論不怕聲音響”。所謂觀點“烹調”,就是要求學習者在知識的“大鍋”中緊密合作,從而使這一“大鍋”不斷升溫。觀點在這升高的熱度即合作的程度下可以得到充分交流,比我們單獨提出的觀點具有更強烈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要多制造機會,讓學生討論起來,甚至是辯論起來,讓學生在“烹調”中進行深入思考、知識共享和交換思想。
四是競賽考試,階段能力提升。對于動手操作的技能,每過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競賽或考試,讓學生在橫向、縱向的競爭氛圍中,使各項能力得到提高。這點筆者頗有感觸。有些知識或技能,平時課堂上學生理解或操作起來感覺完成不了,但在考試或競賽中,學生能出人意料地做得很好。每次的考試或競賽都是對他們能力的階段提升的一次機會。
五是設計緊湊有趣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等方法,把問題或任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拋給學生,使課堂環(huán)節(jié)有趣、緊湊,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參與教學活動而無暇顧及游戲或聊天,從而完成課堂任務。
六是布置充實的實驗任務。課堂布置充實的實驗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法”,本著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思想。設計時盡量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任務的80%,20%的任務踮踮腳尖也能完成,讓學生既完成了課堂任務,又很有成就感。另外,教師還要加大檢查力度,對于實驗課,為每個學生建一個檔案。每節(jié)課教師都記錄下每個學生實驗任務的完成數(shù)量與質量,告知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計入期末成績。筆者采用此種方法效果很好,學生很在意老師的記錄情況。為了不給自己帶來不良記錄,他們都會盡力“變現(xiàn)”。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中等專業(yè)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