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難度又大,因此,它成了眾多語文教師和學生關(guān)注的焦點。學生“談文色變”、畏懼作文是語文教師的共同感受,為了使學生擺脫這種寫作困境,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改革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掃除恐懼心理,調(diào)動學生的真摯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一、初中生作文的現(xiàn)狀
學生畏懼作文是語文教師的共同感受,一提到作文,不少學生首先是“怕”字當頭,不知從何入手。既希望教師能作寫前詳細的指導(dǎo),又希望有例文可仿寫,甚至希望教師能開恩延長上交的時間。沒東西寫,寫不好等心理,極大地阻礙了寫作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在學生的作文中,常常見到的不是情感的外化,而是情感的“偽化”:空喊口號,情感空泛;陳詞濫調(diào),情感普通;胡編亂造,情感造作。
空喊口號,情感空泛。寫作文時,普遍存在切入角度太大的問題,往往沒有具體的事例,寫不出人物的真情實感。
陳詞濫調(diào),情感普通。有些同學作文內(nèi)容平平淡淡,都是“大路貨”,缺少吸引力。
胡編亂造,情感造作。有些同學不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去仔細地思考、細心地回憶,選取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情來寫,卻隨意胡編亂造,出現(xiàn)了內(nèi)容虛假、矯情橫生的局面。
如此等等,全然不見出乎花季少年的自然純真和本該屬于他們這個年齡的獨特的情感體驗,這些作文大忌的背后,是學生對作文興趣的消退,真情失落業(yè)已成為作文教學中的痼疾!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一定要激發(fā)作者的真情,才能讓學生寫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二、掃除恐懼心理,呼喚真情回歸
學生怕寫作文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學習任務(wù)繁重,他們的生活單一、枯燥,較少機會接觸社會,缺少生活素材,就感覺沒什么可寫的。針對學生的恐懼心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相信自己也可以寫出成功的文章。我們要讓學生明白:作文不一定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事,可以用生活中的小事來表現(xiàn)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就是“細微之中見真情”,這就是作文。學生覺得作文就這么簡單,就會克服恐懼心理,走出無話可說、無題材可寫的困境,并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文就是把心里想要說的話,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劉勰主張“為情而造文”,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些精辟的論述告訴我們,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實感。如今,新的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diào)“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對表現(xiàn)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發(fā)自內(nèi)心,要自然地流露出來。真情實感是作文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熱愛生活。因此,我們要喚起學生的真情實感,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喚醒他們的寫作意識。
三、借助作文評改,激發(fā)寫作熱情
作文是一種受情緒、情感控制的文字表達方式活動。作文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交流,它能使教學相長的一個過程。作文評語作為對學生作文的一種評價認定,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批改作文,不僅要把學生的作文改通順,改好,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修改,還要寫上教師看了作文之后的心靈感受:有表揚和鼓勵,有要求和希望。語言要熱情親切,富有感情,使學生讀了你的評改后更加信心百倍。
不吝嗇給予高分。我們應(yīng)該看到,習作的評價是一種連續(xù)性的評價,而不是總結(jié)性評價。作文評價的目的,并不只是評判學生習作的好壞,而是以此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所以教師不要吝嗇給予學生分數(shù)。
評語要有熱情。這種評語要帶著暖意,帶著激勵,流進學生的心田。特別是對后進生,教師把他們看成是班里必須扶植、尤為關(guān)愛的一部分。評語中流露出對學生真摯的愛和熱切的希望。這樣,同學們在激勵和寬容的氣氛中領(lǐng)悟道理,在情感的交融中獲得啟迪,使學生獲得恒久的鼓舞。
多種形式的講評。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命題、指導(dǎo)、批改等環(huán)節(jié)的歸納、總結(jié)和提高??墒牵L期以來,大多數(shù)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比較重視學生的寫前指導(dǎo)和寫后批改,而不夠重視作文講評,講評時如蜻蜓點水一般,學生從中受益不多,影響了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一次成功的作文講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寫作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那么,教師該如何提高作文講評的實效,讓講評情智共生,成為作文教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呢?
1.學生互評。一般的作文都是有表達的中心的或表達了某種思想感情,但這種表達效果如何,卻不像數(shù)學那樣有個客觀的標準答案。要加以評判,可選幾篇典型的范文來參考對照。因此,每次寫完作文后,要及時精選幾篇各種層次的文章與學生一道對照分析,體會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處,使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逐步明白作文該怎樣寫,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而慢慢掌握寫作標準。
2.學生自讀。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對于自己的習作也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欣賞。對一些優(yōu)秀習作,可以安排學生“自讀佳作”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自讀”,不僅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佳作,使學生有種特殊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增強了學生的寫作信心。
3.教師激評。學生對自己的習作更希望能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自己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教師在批閱作文時,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作文中某幾句或某些段落,寫得較好。教師在講評時,可以通過“美讀”這些佳句、好段,使全體同學都能感受到美的體驗,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另外,教師把學生寫得好的句段抄在黑板上,并標上作者、班級、姓名,要求其他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通過這樣,學生也來體會一次做“名人”的滋味。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寫得好的文章,推薦給學校刊出墻報或廣播室播放,甚至推薦給有關(guān)報刊,盡量讓學生文章展示在別人面前。特別要充分利用學生中已獲獎或已發(fā)表在刊物上的作文,在學生中大作“文章”,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開辟多種渠道,挖掘?qū)W生寫作興趣的心理要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時,不但“談文色變”會離我們遠去,而且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生花妙筆,而這些所有的關(guān)鍵都是要調(diào)動學生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寫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為一種需要,一種快樂,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難事,從而大大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