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歷史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了解歷史,銘記歷史。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令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教師必須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拓展歷史教學內容以及深度。教師可以將當?shù)鬲毺氐牡赜蝻L情以及各個時期的歷史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還能夠使地域文化得到傳承和發(fā)揚。地方史作為教學內容滲透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還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
一、深入剖析,適當開展地方史專題講座
歷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以史為鑒做到繼往開來,因此,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歷史素材作為教學內容。雖然全國各地使用歷史教材的版本不同,但是教材內容大致相同,都是以歷史大事件為教學主線。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很少會有老師將地方史當作教學內容貫穿于課堂之中。但有必要去開展以地方史為主題的講座。例如,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宗教、民族關系變得復雜化,所以很有必要去開展以地方史為主題的講座,這對促進民族團結和諧有很大幫助。
二、滲透地方史,突出民族個性的培養(yǎng)
如今的高中學生缺乏歷史知識,尤其是缺乏對自己民族以及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的了解,因此,將地方史滲透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是大勢所趨。讓學生銘記中國歷史,必須了解自己民族以及家鄉(xiāng)的歷史。所以,教師應該對地方史進行研究開發(fā),并且將其滲透到歷史教學中,令地方史得以傳承和發(fā)揚。在我國所有的高中歷史教材中,都偏重于對歷史大事件的教學,往往忽視地方史教學的重要性。為了讓地方史得以傳承,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地方史,所以必須要將地方史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例如,教師在講授林則徐虎門銷煙時,可以讓學生查閱當?shù)厥妨?,了解當?shù)厥欠褚灿邢窳謩t徐一樣抵制鴉片的英雄,并將自己所了解到的相關歷史人物和事件與其他同學分享。
三、豐富地方史,讓學生走進歷史
除了教材上的內容,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還包括當?shù)貧v史在內。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當?shù)氐牟┪镳^進行參觀博物館中的每一件展覽品都是歷史的見證,相對于枯燥的歷史描述而言,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所起到的教學效果要更加突出。因此,教師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地開發(fā)利用有限的教學條件,來開展歷史實踐教學活動,例如去參觀博物館、去烈士墓祭奠等。通過開展豐富的課外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將歷史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四、轉變教學觀,端正“教”“學”關系
教學活動是由“教”與“學”這兩大部分構成,因此,教師必須要認清教與學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真正做到以學促教以教助學。只有正確認識教與學的關系,將地方史滲透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學生可以通過電視或者是網(wǎng)絡等一系列途徑,加強對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將高中教材內容和當?shù)貧v史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滲透到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當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維以及觀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實現(xiàn)優(yōu)化教學過程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授秦始皇的功與過時,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并結合參考資料進行思考,經(jīng)過討論后,將自己對秦始皇的功過評論與師生分享,教師在對本節(jié)知識進行總結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結合歷史資料,查閱本地區(qū)在歷史上出現(xiàn)過哪些領導人物?他們又做過什么貢獻?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當?shù)氐臍v史,有利于當?shù)厥返膫鞒信c發(fā)揚。
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數(shù)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并且能夠做到以史為鑒。高中歷史教學能夠使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以教材中的歷史素材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還要注重對當?shù)貧v史的傳承教育。因此,教師應該將地方史融入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當中,在教授歷史教材內容的同時,引入當?shù)貧v史,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和地方史教學有機的整合為一體,實現(xiàn)一體化教學,這樣做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又能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當?shù)氐臍v史背景,在提高歷史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民族團結意識。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