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靈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數學老師對情境教學越來越重視,關于情境教學,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考證,比如:怎么實施有效的情境教學,怎么讓情境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等一系列問題。筆者為了對情境教學現狀更加了解,筆者多次進入校園教室,并做了大量的調查,這其中主要是在兩所高職院校,這讓筆者對教學過程學生參與的情況和教學的成效也有了逐步的認識。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對情境教學進行研究,同時,也對研究成進行整理。本文也選用了幾個具體的案例進一步剖析,準確地指出了數學情境的誤區(qū)和有效性。經過研究,我們發(fā)現通過提高高職數學情境教學有效性策略,學生對數學課堂越來越感興趣,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課堂活躍度的提高讓學生學習更加輕松。筆者希望這項研究可以讓廣大師生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課堂更生動,學習更輕松,使得高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
情境教學高職數學有效性案例分析一、高職數學情境教學的有效性特征
1.目標明確
教學中的核心因素是目標,明確的目標不但為教學提供推動作用,而且還能為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活動得到更好的維持。教學目標對于教學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不管怎么樣進行教學,都是一樣的。通過教學目標的制定,可以讓教學更加流暢,情境更配合于教學,使教學成果得到顯著提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教師通過情境和課堂提供的問題也要符合教學指向性。
2.情感激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情緒,并且要從學生的自身水平出發(fā),在情境設置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各項能力,并且有意地引導學生,讓其各項能力得到提高,這些能力主要包括學生的知識背景、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在保證以學生的生活過往和經驗為出發(fā)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更加理解直線和平面相交的位置關系,同時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
3.促進學生發(fā)展
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師們都希望學生成龍成鳳,但是學生們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有時由于老師的過高要求導致一部分學生跟不上節(jié)奏,使得這一部分學生就變成了生活的懦夫,而不是學習的主人。這不是教學的主題,而是教學的配角,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困難,做到切合實際的跟學生溝通與交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有效高職數學情境教學的實施原則
1.“以情動情”的原則
情感的感染作用與優(yōu)化學生的心境直接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曉之以理,通之以禮,生動形象地描述出各種事物,使學生更加感興趣?,F如今高職學生,對數學普遍表示冷淡,很多學生甚至選擇逃課,所以教師教學中應以情動情,更好了解學生需求,讓學生對課程更感興趣,同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思維,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發(fā)散思維,調動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體驗、去親歷數學知識,真正達到學生自我學習,獨立思考。
2.“主體參與”的原則
所謂主體參與,主要是就是學生和教師都參與情境教學其中。首先,讓學生先想先說,讓學生先入為主為學生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讓其對學習更感興趣,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要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使教師的角色更加突出。最后,教師學生共同努力爭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
3.“注重應用”的原則
所謂注重應用就是加強實踐性,教師要把握教學內容,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使自己事業(yè)開闊,讓自己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接收,使我們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闡述一個原理,讓學生可以進行全方位的了解。
三、提高高職數學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有目的地進行情境設置
老師在對學生教課所設立的數學情境教學是正確的做法,但絕對不能讓它成為課堂教學的“空頭擺設”,為了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數學課,提高學生在數學課上的參與性與課堂積極性,有很多的高職數學教師過多地注重數學教學情境的趣味性,這樣致使數學老師們忽略了數學情境教學是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的具體要求,這樣就會間接地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來自與老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而是出于對老師們所營造的教學情境中去對情境本身產生好奇。在教學中為什么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是任課老師們所必須考慮的問題。老師們在進行情境設置時應該注意教學情境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要注意的是老師要把課堂變得更富有數學學科的專業(yè)特點,讓學生們可以在數學教學情境的引導下更好地感受和體驗有關的數學知識的教育,讓老師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2.情境設置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相符合
首先,老師們在進行情境設置時,要想到的是情境設置是為學生的認知而服務的,這需要老師制定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情境。這樣才能夠接近學生的“近期發(fā)展區(qū)”,找到符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的實際。高職學生雖然已經不是高中的學生,但也不是專業(yè)的數學研究者,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阻礙了有效高職數學情境教學實施,這也和他們對“有效高職數學情境教學”的探索力不是很強有關。針對這個問題老師應該在設置問題情境時,能夠讓學生做到“跳一跳,夠得著”。因此,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老師們應該盡量地設置符合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情境,這樣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把在平日里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學到的知識為背景作為以后學習數學知識的支撐,這樣就算再抽象的數學模型,學生只要借助已有經驗和知識,超越所提供的實例,從而能夠快速地建構出一種新的計算方法,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能夠順利地理解掌握這個定義,使得抽象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化,而且這樣也實現了高職數學情境教學的一個目的,也就是讓學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
其次,設置數學情境教學,要做的就是應該促使學生們把已經掌握的知識拿出來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發(fā)生認知性沖突,這樣就會導致學生意識中的矛盾被激化,從而產生對數學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探究和學習。數學情境教學設置切不可嘩眾取寵,不講實效。在數學情境教學中最長提出的問題必須要引起學生和教師之間或學生之間的實質性的對話,教師利用自己設置的教學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必要時還可以對學生們進行點撥講解并發(fā)出追問,讓學生能夠自主提高參與學習的興趣,讓教學過程中設定的“情感場”發(fā)揮最有效的作用,讓學生們對數學產生興趣養(yǎng)成愛好學習的好習慣。于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們先自己動手去嘗試,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3.利用職業(yè)特點,提供數學知識的專業(yè)應用情境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畢業(yè)后大多數學生都會從事科技生產工作,并且工作在生產第一線,這對他們的專業(yè)知識的應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學生們應把數學學習的重點放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上,所以對于高職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放在服務于生活、工作和專業(yè)上。教師要結合并充分利用專業(yè)的特色,與相關專業(yè)課的任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不能夠拘泥于傳統教科書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老師們要對學習教材進行去粗取精,去虛求實對于不同的專業(yè)創(chuàng)設出不同的專業(yè)所需的不同應用情境,為學生們提供充分理解和應用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們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活知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得到好的應用。例如,教師們在給學生們講解導數概念時,除了列舉出書本上關于變化率問題中所介紹的關于變速直線運動的問題外,還可以給學生們介紹一些和專業(yè)知識相關的變化率的問題,對電工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教師在授課時也可以通過對變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非恒定電流的電流強度、質量非均勻分布細桿的線密度等問題的介紹。老師們還可以通過某一個特定的情境設計,將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更加有效地與專業(yè)的實際生產工作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們對數學的高度關注與濃厚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就可以把教學工作沿著這一有針對性的專業(yè)情境中的相關問題更好地解決和展開,這樣做學生始終都會和老師同學主動地合作、討論與探究,將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成一種樂在其中的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的學生理解與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自己動手解決實際所面臨的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大腦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關于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要做到能夠更好地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yè)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這就必須要求數學教師對所教專業(yè)的專業(yè)背景有很深的了解。
4.信息技術與教學環(huán)境的結合
關于數學的認知可以說是一個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過程。由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性、動態(tài)性等特征能夠很好地有助于抽象的數學概念的表征,有助于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數學知識構建。信息技術也能夠給學生提供自動推理和符號演算的環(huán)境,有助于對學生抽象思維的訓練。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情境教學時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這樣才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采用的信息技術在這里包括了多媒體、網絡和專業(yè)的數學軟件等)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讓抽象的數學知識顯得更加直觀化、形象化,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學講授的知識可以通過具體的信息技術演示,并且圖文并茂的進行闡述,這樣更加地適合高職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有效地吸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并且啟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思維問題,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更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穩(wěn)定性。要想把信息技術靈活運用于高職數學教學中去,那就必須清楚地了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根據高職數學情境教學的相關要求,尋找出信息技術與高職數學情境教學之間的最佳契合點,使兩者能夠自然和諧地出現在課堂上,讓學生能夠欣然接受。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要做到全面了解教學內容的特點;二要摸清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心理需求;三要正確設置情境教學的時機與方式。只有這樣利用好各種媒體,才能使它們在功能上得到互補,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點,才能發(fā)揮教師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桂云.淺析高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2,(25):220.
[2]《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總目錄[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3):120-168.
[3]《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年總目次[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3):115-152.
[4]傅乃文.淺談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改革與開放,2011,(06):132.
[5]曹勃.基于高職數學教學情景因素的教學策略探索[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2):103-106.
[6]《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年總目錄(一)(2012年第1期~第21期)[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1):12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