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堯麗云 張勇
摘 要: 內省法是通過口述方式獲取思維過程信息的研究方法,可以研究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的思維活動。本文分析了當前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內省法在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程中的運用,以提高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程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內省法 英語專業(yè) 閱讀教學
閱讀課程既是英語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又是一門基礎課,其主要目的是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技巧,打好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辨能力。然而,當前的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閱讀是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技能,閱讀教學是英語專業(yè)教學的主要教學形式。當前英語專業(yè)教學中一直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
1.學生方面。第一,學生閱讀能力的三要素薄弱。詞匯量、語法結構和語義是決定閱讀理解能力的語言三要素。詞匯量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主要障礙,詞匯量小是制約學生閱讀能力無法提高的根本原因。大量的生詞導致學生不能快速順利地閱讀,既減慢了閱讀速度,又影響了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感知,最終影響了閱讀效果(胥文玲,胡榕,2011)。語法結構和語義方面,雖然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完成了語法基礎的學習,但是在掌握程度上,是因人而異、參差不齊的,表現在閱讀上,有些學生遇到長難句型、句中伴有插入成分時,則不會正確識別和處理,造成理解失誤,從而影響閱讀理解的正確性。第二,學生基礎文化知識儲備不足,造成閱讀時困難重重。這里的基礎文化知識包括相關背景知識和學生對閱讀文章體裁、對各種文章篇章結構知識的了解。第三,學生閱讀技巧缺乏。這將直接導致閱讀速度慢、費時費力、理解不準確等后果,達不到應有的閱讀效果。
2.教師方面。第一,教師授課的單一性。目前,各大高校的英語專業(yè)教學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課,而一般語言課標準應在20人左右。以我校為例,一個班少則30余名學生,多則40余名學生,教師只能根據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授課,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教學的單一性與學生基礎的復雜性似乎成了一個幾乎無法調和的矛盾。第二,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對英語閱讀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從而很難從理論高度審視和調整教學方法,有效指導學生閱讀。同時,對于一些具備一定理論知識的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中,其也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心理學中的內省法策略有助于我們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專業(yè)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
二、內省策略概述及其對閱讀理解過程的研究意義
1.內省策略概述。內省策略是研究人的心理的基本方法,是人對自己心理行為的自我觀察、自我體驗及自我完善的一種心理存在和活動的方式。我國古代思想家曾就此作出過精辟的論述,如孔子曰:“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薄拔崛杖∥嵘恚簽槿酥\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笨梢姡瑑仁∈俏覈糯鷮W者進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種心理方法。
在對人的行為和能力進行了長期研究后,心理學研究人員開始將研究重點轉向更深層的認識過程的研究,試圖尋找對思維過程進行直接觀察的步驟。然而,思維過程是看不到的,因此研究人員采用了讓被試口述的方式表現心理思維過程。被試的口述成為獲取思維過程的主要信息來源,這種以口述方式獲取思維過程信息的研究方法被稱為內省策略。后來,內省策略被運用到第二語言的研究中。內省策略以學習者的口述為數據分析語言學習者信息處理的方法,而不是依據語言學習者的語言運用結果來推論其思維過程。因此,內省策略的數據就是學習者的“口頭報告”(verbal report),亦被稱為“口述”(verbal statement)(Faerch&Kasper 1987)。
2.內省策略對閱讀理解過程的研究意義。閱讀是一個極其復雜的信息處理過程。從對字的感知、理解到獲得信息,要經過一系列的心理過程,完成多種的認識活動,例如接受視覺輸入信息,激活背景圖式,對未輸入視覺的信息的預測,對輸入信息的理解,對未明確表達的概念、命題的推理,對段落、篇章大意的歸納,等等,而這些心理過程是眼睛直接觀察不到的。所以,閱讀理解研究多以定量分析為基礎的結果性分析。研究者所關注的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讀懂了多少,對閱讀理解的測量往往以考生答對的題數為依據。自從內省策略被引入第二語言研究后,語言學家們利用這一方法對學生在閱讀理解中的閱讀行為進行了觀察和分析,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皟仁】谑觥狈从沉藢W生在尋找閱讀理解中的問題答案時所運用的閱讀技能。因此,內省策略是對閱讀理解中學生閱讀及解答問題過程的分析。
三、內省策略在英語專業(y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內省策略可以作為英語專業(yè)閱讀課堂教學中非常有用的訓練手段。Oster提倡運用共時內省,也就是有聲思維進行閱讀教學,出聲的思維能夠促進學生文學閱讀中的討論,增進學生對文學閱讀的理解。她認為有聲思維是一種元認知意識,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還列舉了一些有關有聲思維改善閱讀水平的研究實例,可以應用于閱讀的以下方面:完善閱讀策略、發(fā)現學習者的優(yōu)點、找出理解的困難、講授文本和評估閱讀水平(Oster 2001)。Smith也嘗試采用內省策略,使用結構式逐行閱讀文本的形式來講授閱讀理解策略(Smith 2006)。一般來說,通過對學習者進行有聲思維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外語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根據Davey和Wilhelm等人的研究,一個較完整的閱讀訓練過程應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選取有一定閱讀難度的材料,文本無需太長;(2)準備具有回放功能的錄音設備和擴音設備;(3)控制環(huán)境噪音和可能出現的干擾因素;(4)教師閱讀文本,同時將大腦中的全部信息大聲講出來,報告自己的理解過程;(5)回放錄音,讓學生記錄教師閱讀中所使用的閱讀技巧;(6)組織學生討論,并對所發(fā)現的技巧進行總結;(7)教師講述自己在閱讀中所使用的技巧,并與學生總結的技巧進行比較;(8)回顧、評論這些閱讀技巧的有效性;(9)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內省法閱讀訓練;(10)讓一部分學生做內省法閱讀的示范(Davey 1983;Wilhelm 2001)。這個過程需要反復多次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掌握閱讀技巧的目的。此外,每次均要選擇使用新的閱讀材料。
在內省策略的訓練中,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必須對內省策略有較深入的理解,了解為何采用此方法解決特定的閱讀問題;然后,教師才能耐心地、靈活地指導訓練,使之順利進行。深入的理解、較豐富的實際經驗、選擇合適的材料、傾聽學生的反映并能根據學生的反映做出適當調整,這些都是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內省策略的訓練通常采用提示的方式,在學生進行內省策略的閱讀訓練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問題作為提示語幫助學生進行訓練。例如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向自己提出這些問題:(1)我為什么要讀這篇文章?(2)關于題目,我知道哪些信息?(3)我從中打算學到哪些知識?等等;在閱讀中,應該提出:(1)我都理解了剛讀到的內容嗎?(2)我所讀的與我所知道的知識匹配嗎?(3)我是否同意文章的觀點?等等;在閱讀后,學生可問自己:(1)這篇文章的要點是什么?(2)我贊成還是反對文章中的觀點?(3)哪部分對我來說還比較模糊,需要重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專業(yè)閱讀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內省法進行閱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方針和貫徹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前提下,教師作為英語專業(yè)學生最有力的外部因素,可在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程中有效運用內省策略,提高專業(yè)學生的閱讀成效。
參考文獻:
[1]Davey,B.Think-aloud:Modeling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J].Journal of Reading,1983,27(1):44-47.
[2]Faerch,C.and G,Kasper.Introspe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M].Multilingual Matters Ltd,England,1987.
[3]Oster,I.Using the think-aloud for reading instruction[J].The Reading Teacher,2001,55(1):64-69.
[4]胥文玲,胡榕.提高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成效的對策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課題《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程教學策略研究》(12ww139)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