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平
改革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既是推行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質量如何,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怎樣才能較好地提高中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我認為:必須激起學生的學習渴望,優(yōu)化課堂結構,改進教學方法,重視數(shù)學機智教學。
一、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
課堂教學是學生個體知、情、意多向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參與,教學過程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理交融、心靈交匯的寬松教學環(huán)境。受傳統(tǒng)教育觀影響的教師總是有意無意地維護著“師道尊嚴”,只有唯唯諾諾,恪守成規(guī)的學生才合他們的心意。要消除師生之間這條無形的心靈鴻溝,教師必須進行換位思考、角色轉換,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的促進者、導航者和合作者。 二、讓學生參與課堂,給予充分探究的時間與空間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的。因此,都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師要扮演好“導演”的角色,讓學生憑借自己學習和生活的經(jīng)驗去感覺,通過自己的摸索去發(fā)現(xiàn)。教師將問題提出后,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思維和探索的時間、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體驗、感悟、實踐的機會。
二、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fā),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三、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情境
要把數(shù)學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生合作解決真正的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設促進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認真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其次,要積極開展合作探討,交流得出很多結論。當學生所得的結論不夠全面時,可以給學生留下課后再思考、討論的余地,這樣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索的動機,培養(yǎng)他們自主動腦、力求創(chuàng)新的能力。合作學習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學生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環(huán)境和條件。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到:在很多情況下,正是由于問題或困難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學習顯得更為必要,每節(jié)新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依據(jù)導學提綱預習本節(jié)內容,要求將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在筆記本的主要區(qū)域,課前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課堂中解決,課堂中未弄明白的問題課后解決,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小組解決,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請教老師,實現(xiàn)真正的“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沒有問題就尋找問題,鼓勵引導學生在同桌、臨桌之間相互探討,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體驗問題的解決過程,更多地鼓勵學生獨立審題、合作探討,把問題分析留給自己。這種做法的出發(fā)點就是避免學生對教師的過分依賴,當然他們歸納基本步驟和要點遇到困難時,教師應施以援手。
四、加強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tǒng)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五、構筑新型師生關系,加大感情投入
學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要善待每一名學生,做他們關懷體貼、博學多才的朋友,做他們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親其師而信其道”“厭其師而棄其道”,平等、尊重、傾聽、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學生,這是為師的底線和基本原則,而高素質、時代感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正逐漸成為學生欣賞崇拜的對象。現(xiàn)在,學生正從“學會”變?yōu)椤皶W”,教師正從“講”師變?yōu)椤皩煛?,課堂中新型的師生關系正逐步形成??偠灾?,為了在課堂上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我們在課外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學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學生真正成為朋友。學術功底是根基,必須扎實牢靠并不斷更新;教學技巧是手段,必須生動活潑、直觀形象,師生互動是平臺,必須師生雙方融洽和諧、平等對話。
總之,在新的課程標準下,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度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原來教師為主體的狀況。我們高中數(shù)學教學要改變教學方法與策略,優(yōu)化教學理念,通過教學方式的改善,提高課堂效率,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同時盡可能地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識,迅速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