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飛
升職!加薪!21世紀許多人的人生目標。
在社會各行各業(yè)辛勤工作的勞動者大呼“公平、公正”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人們內(nèi)心對國家、政府以及用人單位的期望,為什么是期望?因為沒有實現(xiàn),至少沒有絕對實現(xiàn)。
我們是教師。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爆F(xiàn)實是士兵可以有千千萬萬,將軍卻數(shù)量有限。在這個講求奉獻的行業(yè)里,即使獨占鰲頭,升職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何況長期奮戰(zhàn)在一線的普通教師,升職,基本就是一個“夢想”,而所謂“夢想”,大概也就是一個類似于做夢的想法。
我們是教師,我們有“教齡工資”,而這樣的收入也算是昭告天下:教師的加薪空間有限,再怎么力爭上游,你總還是你應該也必須接受的“那幾等”。
我們是教師,要愛崗敬業(yè),默默耕耘?!安挥嫽貓蟆彼坪跏侨藗兒饬恳粋€教師師德是否高尚的標準。可教師也是凡人,也要食人間煙火,要過柴米油鹽的生活,要擔負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而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開展,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也在加快,作為八零后的年輕教師,我們僅有的確實永遠無法與物價相匹敵的微薄收入,生活的重擔幾乎讓我們窒息。
《教師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乍一看去,些許歡喜,可轉念,則徒添悲傷。“不低于或者高于”即至少應該“相等”。我不想將現(xiàn)狀下公務員與教師的具體工資進行反復核查、對比、展示,只請各位教師回憶一下二零一二年“調(diào)薪”時大家的心情。實事求是點說,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心有不甘,為何?漲幅相差甚遠!教師群體在“調(diào)薪”的暖風中一不留神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我們不反對有年齡、學歷、職稱甚至教學成果差異存在,單單地域差異就足以讓人捶胸頓足?!督處煼ā返诹碌诙邨l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yè)生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邊遠貧困地區(qū)從事教育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赡艽蠖鄶?shù)教師所處的都不屬于邊遠貧困地區(qū),但“調(diào)薪”的結局是大城市里具備優(yōu)質(zhì)生活與工作條件的教師遠比我們這些身處窮鄉(xiāng)僻壤,一生與清貧為伍的教師們拿到的薪酬更多,這樣明顯的“同工不同酬”無疑傷了很多真正在奉獻,積極進取的教師的心。試問:公正,在哪里?
我們是教師,是為黨和國家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所謂“知識分子”,我們具備“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光榮稱號,我們也擁有許多人艷羨的“穩(wěn)定工作”,可我們擁有的僅僅只有這些光鮮的外表,實質(zhì)上,只不過是千千萬萬勞動者中的一員。
許多人在觀看央視大型公益活動“尋找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為他們的事跡流下熱淚,卻沒想過他們只是個例展示,在他們身后有多少教師在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的奉獻著?在崇拜與尊敬他們的同時,又有幾個人想過在他們?nèi)松薪淌谒麄冎R,陪伴他們成長,培育他們成才的恩師們?
我們是教師,我們要“教好一名學生,幸福一個家庭,辦好一所學校,造福一方百姓”。我們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及時調(diào)整,適應并運用嶄新的“教書育人”策略,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社會的期望,家長的期盼。培養(yǎng)和輸送合格且優(yōu)秀的中國公民,我們責無旁貸,而要實現(xiàn)這個終極目標,就必須有輔助手段。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提一個比較敏感的詞匯——“體罰”。
所謂體罰,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特別是造成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的行為。其類型有罰站、罰抄、罰跑步、打手心、罰跪、罰蹲等。
如此看來,教師只能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呐u教育,可是,如果批評教育對頑劣的學生絲毫沒有作用,我們又該怎么辦?
常聽同事們無奈感慨:現(xiàn)在的學生我行我素,打不得罵不得,只能說教,可是教育,真的不是說說而已。不是說了沒用,就是說了會有嚴重后果。家長鬧到學校,說教師的批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更有甚者無中生有地制造一些“體罰”謠言,事情鬧大了,教師職業(yè)操守被輿論質(zhì)疑,各種處分,各種流言幾乎會斷送更多教育工作者的熱情,而這些層出不窮的事件給教師們心理上造成的傷害又有幾個人會細心思考,深表同情,這種傷痛只能證明,教師們也在被學生和家長甚至社會體罰著。
真正成為教師,才體會其中的含辛茹苦,也才明白,這個職業(yè)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正日趨減弱。“醫(yī)不過二代,教師不過二代”,一句話透露出多少身兼此職的人的無奈與辛酸?
我以為,時代越發(fā)展,知識越會被重視,教授知識的人也越受尊重,可當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知識的空間到底有多大?人性中的善良與感恩又有幾多?
法律與制度在規(guī)范某些教師的過激言行時無疑將所有可能都一網(wǎng)打盡了,就連適當?shù)慕逃绞揭彩志颓芰恕_@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師們的無奈。教師們只能努力使自己變成《西游記》里的唐僧,在學生們犯錯的情況下大念“緊箍咒”,希望在不損害自身的情況下還能有較高成效。
我們是教師,無論從工資、工時還是輿論壓力來看,我們都是弱者。我們要奉獻,可我們更需要認可與尊重。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希望能夠脫離困境,涅槃重生,站直身板,履行職責,做一個堂堂正正,兢兢業(yè)業(yè)實至名歸的“工程師”,為“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