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 金玲 王妍 高福佳 韓淑英
(1.河北聯(lián)合大學冀唐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2.河北聯(lián)合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3.河北聯(lián)合大學基礎醫(yī)學院 河北唐山 063000)
試驗目的:觀察蕎麥黃酮復合物對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闡明其藥理作用及特點。
試驗場所:試驗場所:河北聯(lián)合大學試驗動物中心屏蔽試驗室(合格證號:SYXK(冀)2010-0038)。試驗前飼養(yǎng)室、墊料等用品及環(huán)境均用紫外線消毒。飼料為60℃照射,飲水為無菌水。
SPF級昆明小鼠,18-22g,雌性,購自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證號:SCXK<津>2009—0008;小鼠飼料由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證號:SCXK<京>2009—0008。
蕎麥黃酮復合物及基質液(河北聯(lián)合大學藥理學系研制);陽性對照藥物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濟南利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11091114);伊文思蘭(上?;瘜W試劑采購供應站試劑廠生產);硫化鈉(天津市北方天醫(yī)化學試劑廠);二甲苯(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丙酮(北京化工廠)。
722可見分光光度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P-2000A型電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生產);15mm直徑打孔器、注射器等。
小鼠120只,體重18-22g。給藥前24h用8%硫化鈉對小鼠腹部進行脫毛處理,脫毛面積為2×2cm。第2天將脫毛的小鼠按體重隨機分成6組,每組20只。
(1)模型組,皮膚脫毛處局部涂抹生理鹽水0.5ml,每天1次,共3天。
表1 蕎麥黃酮復合物對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響(±s)
表1 蕎麥黃酮復合物對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響(±s)
與基質對照組比較 **P<0.01(注:各組動物總數為20只,不足原因為靜脈注射失敗)
組別 給藥體積(ml)(濃度 g/ml) OD 值模型組 0.5 0.22±0.07基質組 0.5 0.23±0.05蕎麥黃酮復合物低劑量組 0.5(0.027) 0.10±0.03**蕎麥黃酮復合物中劑量組 0.5(0.052) 0.09±0.03**蕎麥黃酮復合物高劑量組 0.5(0.27) 0.09±0.03**地塞米松組 0.5(0.005) 0.06±0.02**
(2)基質組,皮膚脫毛處局部涂抹基質液0.5ml,每天1次,共3天。
(3)蕎麥黃酮復合物低劑量組,皮膚脫毛處局部涂抹1:10稀釋的蕎麥黃酮復合物0.5ml,每天1次,共3天。
(4)蕎麥黃酮復合物中劑量組,皮膚脫毛處局部涂抹1:5稀釋的蕎麥黃酮復合物0.5ml,每天1次,共3天。
(5)蕎麥黃酮復合物高劑量組,皮膚脫毛處局部涂抹蕎麥黃酮復合物原液0.5ml,每天1次,共3天。
(6)陽性對照組,皮膚脫毛處局部涂抹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0.5ml,每天1次,共3天。
上述各組小鼠連續(xù)給藥3天,于第4天末次給藥后30min,所有小鼠尾靜脈注射0.5%伊文思蘭生理鹽水0.1ml/10g體重,隨即在小鼠腹部去毛皮膚上滴加二甲苯0.05ml,20min后脫頸處死小鼠,剝下腹部脫毛處蘭染皮膚,用直徑1.5cm打孔器打下蘭染皮膚圓片,投入裝有5ml丙酮-生理鹽水溶液(帶賽)試管內,密封置暗處,每天輕輕搖動試管2-3次,3天后1000轉離心5分鐘,取上清于630nm處測光密度(OD)。
表1結果顯示,基質組與模型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基質組比較,各藥物組吸光度值均顯著降低(P<0.01),但各劑量組間及與地塞米松組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蕎麥黃酮復合物對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蕎麥黃酮復合物對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1]段小花,楊蓮,李欽,等.皮內與皮下注射磷酸組胺對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實驗結果的影響[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31(4):35-37.
[2]王洮惠,程自銀,邵紅山等.秦艽不同配伍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J].農墾醫(yī)學,2013(2):116-117.
[3]溫檸如.紫丹顆粒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及耳腫脹影響的實驗研究[M].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