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曄
(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江蘇南京 211100)
探究當前小學體育的有效性教學①
吳曄
(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江蘇南京 211100)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舊有的的教學模式已經開始不再適應新的教育方針,一些弊端在教學過程中頻頻出現(xiàn),這也是當前諸多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在體育教學上,要轉變已往的教學觀念,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針對小學體育教學這一個方面,展開探討,分析當今在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而對其采取有效的的措施,加以改進體育教學方式。
小學體育 教學 有效性 探究
原有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標這個大背景下開始落伍了,要想讓小學體育教育具有有效性,就必須要革掉機械式、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要以培養(yǎng)學生素質為主的順應新課標的教學,要確保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受益,要有效學習,這樣,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1.1有效性教學有促進作用
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一套有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適合小學生的方法(如模擬情景法、逐層法、趣味游戲法、信息識別法等)去引導學生去思考學習新知識,充分挖掘小學生的語言藝術,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并且也讓他們體驗到在運動中的成就感和在其中獲得的快樂,進而為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1.2培養(yǎng)學生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
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上,教師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在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需結合體育課程內容,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和智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利用好課程中的優(yōu)勢,重視體育和技能傳授兩手抓,適當運用教學方法,以開拓學生智力為主,實現(xiàn)學生能通過深入挖掘體育教材與文化課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啟動學生的內部動力機制,自我組織知識結構,并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最終達到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2.1有效開發(fā)課程資源
想要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善于對新課程資源進行考察,在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引入愉悅輕松具有特色的體育項目,從而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如在韌性訓練中引入瑜伽,在平衡訓練中引入還輪等,若是利用皮球與塑料瓶制作保齡球。這樣的課程資源,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更能夠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2.2提高課堂實施的有效性需多方面整合
教師要想很好的駕馭課堂,就需要做好備課工作,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充分的準備,可以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出現(xiàn)的預設也會給課堂錦上添花。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控的地方有以下內容。
2.2.1明確教學目的
這個教學目的就如同一雙眼睛,要想達到一個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制定好一個合理并且科學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不明確的一節(jié)課,會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茫然,教師在教授知識時也不能講透徹知識點,最終導致空有形式而無內容可言。所以說,要想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就必須做好明確教學目的這一重要點。
2.2.2教學內容要合理
(1)在選取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到其實現(xiàn)程度,萬不可空有形式,而遠離教學目標,使得課堂失去意義。舉例來講,投擲類教學課程,在課堂上,學生需要學會正確的揮臂動作,如何練習這個動作,可以使用擲紙飛機或者扔紙團之類的方式進行動作定型訓練,然后再進行實戰(zhàn)演練,最終達到學生掌握這類運動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任務。(2)教學內容的選取要注意實效性。這里我們來講一下特級教師王仲生老師在教授“前滾翻”這一教學內容的實現(xiàn),王老師很巧妙的運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看天”和“看誰坐得快”這兩個動作,結合教學中需要完成的動作要領的操作,很好的完成了前滾翻動作,這種借助生活情景的教學,很有實效性。(3)教學內容的選取要適合學生的特點。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教學內容的實現(xiàn)要結合學生的體育愛好和時間能力等,適當?shù)膶虒W內容做出調整,讓學生能在其中得到練習,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讓每個學生受益。
2.2.3激發(fā)運動興趣
(1)激發(fā)興趣需體驗成功。讓學生體驗到獲取成功的樂趣,就需要制定一個因地制宜的標準。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有很好的效果,就需要讓學生自己做出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體育學習,這樣進行體育活動,可以很好的讓學生體驗到成功,進而使課堂效果更好,并且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激發(fā)興趣需滿足需要。新穎是激發(fā)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教學上要有意識的凸顯新穎,對學生學習尤其有幫助作用,既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出花樣,烘托出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偷快地完成練習,又可以教法手段還要能多變,并且要充分體現(xiàn)體育課的娛樂性,發(fā)展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如可以將傳統(tǒng)的耐力訓練改編成游戲“找顏色”,教師將學生分組,由教師喊出一個顏色,如“紅色”,一組學生則快速的找到這個顏色并觸碰之,另外一組學生則需要在其沒有觸碰到顏色之前將其抓住。幾輪過后互換身份,堅持久的為勝利者,教師給予其精神獎勵或是一些適當?shù)奈镔|獎勵。(3)激發(fā)興趣需倡導競爭。學生的特點是爭強求勝,渴求表現(xiàn)自己,這也是魅力所在。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競爭的情境,提供競爭的機會,讓他們在競爭中展示自己,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3實施有效的分層教學
由于小學生如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若是在體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無法推動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所謂教師,首先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設計教學方案。另外,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以及其對技能與動作的掌握程度,教師對其進行合理的分組,將水平較差的學生與水平較高的學生分為一組,使其能夠在練習中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提高。如進行耐久跑訓練時,要使學生學得不枯燥,就要注重在練習的場地、距離以及時間長短上的變化。再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要求重復接力跑,并且進行分組對抗,這樣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耐久跑中蘊含的樂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小組成員通過相互鼓勵,不僅能夠更好的完成訓練目標,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更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推動其全面進步與發(fā)展。
另外同一個年級的不同班級的學習基礎可能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要采取的教學方法就要不同:其中自學能力強的班級可以采用自學的方法;而那些基礎較弱的班級則要采用更為實際的操作等。
2.4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要想讓課堂更具有活力,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教學過程,就需要有一個有效的教學評價,其作用是可以很好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點撥,對課堂的教學氛圍有積極作用。在這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激勵的時機要把握準確。通常情況下,其激勵發(fā)揮最大效用的時候是在最需要的時候才能發(fā)揮到最大,所以要注意把握和運用。第二,激勵要把握一個適度原則。并且要把握好表揚的分寸。作為對學生的贊譽,表揚的人同時也是其他同學的榜樣。第三,要明確的就是激勵要講究策略。激勵性評價既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語言藝術,教師需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哪怕最微小的一點進步,恰當?shù)倪\用激勵表揚可以創(chuàng)設出一種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第四,對于學生做的不好或是不達標的地方,教師也不能夠一味的否定,而是需要選擇平緩與引導性的語言,這樣才能夠在維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加深其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2.5提高教學行為的有效性需自覺反思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從自我批評和教學上開始,教師要在這個方面吸取經驗,在教師課堂教學專業(yè)活動上,要組建一個合理有效的反思機制,慢慢引導教育從業(yè)者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自我批評,平時多動手動筆,記錄下經過反思所得到的不足,慢慢養(yǎng)成反思習慣;在編制教學內容時要做好調整;教師之間要針對自己的反思進行交流和探討,在交流中獲得啟發(fā),彼此互補,最終共同進步。目的是基礎,效益是結果,在課堂教學中要緊靠這一原則。教師在實際執(zhí)行一些教學活動時,要多多從平日的教學中吸取經驗,取其對教學有效性有助的東西,去除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同時要去除停留在短期效益的思想,要與時俱進,遠離形式上的浮躁,多務實。同時,要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反思,再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反思,將教學方法革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針對體育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其提出對策,對以后的我國小學生體育教學有其重要指導意義,也希望本文的觀點對小學生體育教學的進行有借鑒作用。
[1]卞蔚波.重視興趣培養(yǎng),提高小學體育活動的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3).
[2]劉剛.淺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3).
[3]邱云華.淺析當前小學體育的有效性教學[J].體育世界學術,2011(5).
[4]陶孝軍,劉城名.影響中小學體育有效教學因素的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8(10).
G8
A
2095-2813(2014)10(a)-0051-02
吳曄(1986,2—),男,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中學教師二級,研究方向: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