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黎
種群的增長方式包括 “J”型增長和“S”型增長,前者是在理想狀態(tài)下,即資源、空間無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約的條件下產(chǎn)生的,后者是在現(xiàn)實狀態(tài)下,即資源、空間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約的條件下產(chǎn)生的.
對于上述兩種增長方式,區(qū)別種群增長率和增長速率的變化,到目前為止在中學生物教材和相應的教學輔導資料中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對此,筆者經(jīng)過查閱資料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略談一二.
一、種群增長速率和增長率的定義
種群增長速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增加的個體數(shù)量,其計算公式為:增長速率=(現(xiàn)有個體數(shù)-原有個體數(shù))/增長時間,單位可以用“個/年”表示.
種群增長率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凈增加的個體數(shù)占原個體總數(shù)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增長率=(現(xiàn)有個體數(shù)-原有個體數(shù))/(原有個體數(shù)·增長時間),單位可以用“個/個·年”表示.
二、指數(shù)增長的增長速率和增長率
種群在理想條件下呈指數(shù)增長,其增長曲線符合指數(shù)函數(shù)Nt=N0λt或Nt+1=Ntλ(N為種群個體數(shù),N0為起始數(shù),t為時間,λ為種群周限增長率,下同),其中λ具有開始和結束時間,它表示種群大小在開始和結束時的比率.
若以年為時間單位,指數(shù)增長種群的增長速率為:(N0λt+1-N0λt)個/年=N0λt(λ-1)個/年,所以指數(shù)增長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呈等比數(shù)列,公比為λ,其通項公式為:dNdt= N0(λ-1)λt(dNdt表示種群增長速率).此通項公式是dNdt(相當于因變量)關于t(相當于自變量)的指數(shù)函數(shù),其變化過程如圖2.
圖1圖2
以年為時間單位,指數(shù)增長種群的增長率為:(Nt+1-Nt)個/Nt個·年=(N0λt+1-N0λt)個/N0λt個·年=N0λt(λ-1)個/N0λt個·年=(λ-1)個/個·年,即該種群在一年時間內平均每個個體增加的個體數(shù)為λ-1個.因為λ-1為常數(shù),所以指數(shù)增長種群的增長率曲線與x軸平行,且在y軸上的截距為λ-1,如圖2.
三、邏輯斯諦增長的增長速率和增長率
種群在自然條件下呈邏輯斯諦增長,邏輯斯諦增長曲線(“S”型曲線)是根據(jù)邏輯斯諦方程構建的曲線模型.邏輯斯諦方程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dNdt=rN(K-NK)(r是瞬時增長率,K是環(huán)境容納量,特定種群的r和K都為定值).此方程是dNdt(相當于因變量)關于N(相當于自變量)的二次函數(shù),坐標曲線為拋物線,其特征為:①開口方向:二次項系數(shù)為-rK,曲線開口向下;②存在最大值:當N=K2時,dNdt=rK4為種群的最大增長速率;
圖3
③與橫坐標的交點:當N=0或N=K時,rN(K-NK)=0,故曲線與橫坐標的交點為N=0和N=K;④對稱性:以N=K2為對稱軸兩側對稱(如圖3).
圖3常被各種教輔資料引用,但在引用時,常將橫坐標名稱個體數(shù)量改為時間,使曲線的科學性出現(xiàn)偏差.
探討邏輯斯諦增長種群的增長速率和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需對邏輯斯諦方程進行積分,得Nt關于t的函數(shù)式:Nt=K1+KN0-1en
(特定種群的N0為定值).
分析圖3,推知邏輯斯諦增長種群的增長速率曲線為鐘形曲線.有以下特征:①存在一個最大值;②在最大值之前,種群增長速率逐漸增大,增大的過程遵循“慢→快→慢”的“S”型變化規(guī)律;③在最大值之后,種群增長速率逐漸減小,減小的過程遵循“慢→快→慢”的反“S”型變化規(guī)律.
邏輯斯諦增長種群的增長率曲線為“反S”型曲線.其特征為:種群增長率一直減小,減小的過程遵循“慢→快→慢”的變化規(guī)律.
總之,曲線模型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很廣泛.在曲線模型構建中,我們不能主觀隨意作圖,更不能混淆概念間的關系,尤其不能隨意改動和更換橫縱坐標的含義,需要運用數(shù)學形式來描述生物學系統(tǒng)的變化趨勢,并進行模型的檢驗,最終形成一個較為準確的曲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