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 要:計算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部過程中,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文章針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提出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298-01
計算是小學數學中一項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在計算得是否正確、迅速和靈活,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又對、又快、又巧”。每一次考試一結束,學生們總會抱怨:唉,又是計算錯誤!可見,計算成了很多學生數學學習進步的攔路虎。因此,計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總結的幾點拙見:
一、創(chuàng)境激趣,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單純的計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識,將干巴巴的計算教學變得自信心,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同時,在課堂上采用多種訓練形式代替以往單一練習的形式,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高年級的學生特征,在教學中可以多講解解題的原理,讓學生了解解題思路的來龍去脈,知道解題的原因,并適時搜集、講解一些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簡便運算前,我首先給學生講解了數學家高斯創(chuàng)造性地解,“1+2+3+……+99+100”這100個自然數之和的故事,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不自覺地產生了和數學家比一比的念頭。由此,學生審題比以往認真了,對題目的特點分析比以前仔細了,并能靈活利用有關定律、法則,找出解題規(guī)律,學習的興趣增強了。針對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內部因素的影響的特點,我在練習的時間和數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時、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學生疲勞、厭煩現象的產生,使學生的注意力能穩(wěn)定地集中在練習對象上,從而保證計算的準確性。
二、重視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不僅需要正確還需要速度??谒慵寄艿男纬桑俣鹊奶岣卟皇且惶臁商煊柧毮茏龅降?,而是靠持之以恒訓練實現的。每堂課前準備好十道口算題,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搶答,聽題想答,及時對答等多種形式,對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也會注意正確率。在我看來,每天利用課前5分鐘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單項的計算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訓練,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突出訓練,效果非常不錯 。
三、加強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
提倡估算,讓學生的直觀思維活躍起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實際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確的結果,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估算來解決。這樣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響實際的操作,遇到這類問題盡量讓學生估算。另外,即使在需要精確結果的計算中,估算也會起一定的檢驗作用。每做完一道題,我們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來驗證其正確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速算與巧算能力
速算與巧算,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簡便運算,簡便方法的正確運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題速度,另一方面還能夠讓解題變得簡單,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單獨進行速算與巧算的訓練,教師先教一部分基本定律,讓學生解答問題,在例一些計算題,讓學生找到合適的簡便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對基本的運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適用范圍。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沒有的。這就需要學生先將除以一個數變成乘以其倒數,再運用分配律進行計算。在簡便計算的過程中,要熟記些常用數值,如125×8=1000,25×4=100,15×6=90,16×5=80,25×2=50等,對于加快口算速度與正確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五、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我從多年教學實踐總結出:缺乏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數學計算容易出錯誤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要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嚴格要求學生,對于學生作業(yè)中出現的由于馬虎造成的錯誤,決不能姑息遷就。因此,平常練習就要嚴格要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1、重視書寫。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guī)范 的書寫習慣,要求學生認真按格式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字跡要端正,這樣能有效地避免“看錯”毛病的發(fā)生。教師要率先垂范,對學生有明確要求,作業(yè)設計要精心,避免學生產生應付的心理。
2、清晰審題。我認為這是計算正確的首要條件, 審題要審數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還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簡便就簡便,,做題前要做到心中有數。
3、認真校對。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都校對。學生作完題后,再一次校對計算過程的準確性,做到不漏不錯。
4、糾錯練習。我在教學中,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qū)分比較,通過有目的的練習,使學生糾正錯誤以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yè),糾正錯誤。教師要及時地發(fā)現學生作業(yè)中出現的問題,收集錯題, 定時的開展改錯訓練,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粗心的錯誤。
5、仔細驗算。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我認為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來嚴格要求,驗算的方法有多種,教師對驗算要有明確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學生計算后再去驗算所產生的厭煩和抵觸情緒。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點雖不全面,但相信只要能認真落實以上各點,必將能為我們的計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景宏義.《淺談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革新》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