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煒++王偉
摘 要:為了滿足廣大用戶對供電安全方面的需求,實現供電配網自動化愈來愈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本文主要對如何通過配網自動化提高供電可靠性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電力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配網自動 供電可靠性 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099-01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地發(fā)展,我國電力事業(yè)的發(fā)展已突破原有系統的局限,電力系統及相關技術日益成熟和完善。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日常生活的供電需求,不斷實現用電安全、供電可靠的發(fā)展目標,積極進行電力系統的自動化配網,提高供電可靠性,對于供電企業(yè)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對于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及提高措施進行了分析,以便于以后相關的研究和考察。
1 影響配網供電的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1 配網結構建設尚不完善,整體規(guī)劃水平較低
目前,由于電力系統的發(fā)展尚處于不斷地的完善和優(yōu)化過程中,配網供電的結構建設缺乏規(guī)范和完善,電網結構整體的規(guī)劃水平還比較滯后,因此,不利于提高供電系統的可靠性。除此之外,由于地域和自然條件的影響,不同配網系統的結構建設也具有明顯的局域和用途的差異性。比如在工農用電方面的配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特性,使得其在配網結構、供電來源和方式、線路配置、整體線路規(guī)劃、供電設備方面表現出配網結構薄弱、供電來源單一、線路互帶能力低、設備調適先進性差等缺點,使得突發(fā)性停電、斷電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不利于電路系統和電網設備的維修和改造,影響區(qū)域廣泛。因此,為了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必須著力提高配網結構與配網整體規(guī)劃水平。
1.2 配網改造與建設技術含量低,系統自動化水平低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不斷地優(yōu)化和完善配網系統與結構的建設,加強配網建設方面的技術改造與提升成為建設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相關部門未能認識到配網改造的重要性,在配網改造與建設方面的投資力度較小、投入資金有限,使得配網系統自動化的建設與改進過程困難重重,不僅增加了運營成本,而且不利于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嚴重影響了配網的建設。
1.3 配網線路管理與維護不到位,線路的運行和功能水平較低
為了實現供電安全的目標,在進行配網電路的線路設計與配置過程中,一定要立足于所處區(qū)域的區(qū)域特性,預防一些災害性事故的發(fā)生對配電線路造成的線路癱瘓、供電不安全等電力事故的發(fā)生。比如在一些沿海地區(qū),由于空氣濕潤、樹木生長茂盛、年降雨量較大,因此在配電線路設計時,應嚴格遵循相關的數據設計規(guī)范,使樹木和線路保持在動態(tài)的安全距離之內,及時的對線路進行維修和管理,避免一些災害性天氣對主要供電電路系統造成的影響,比如臺風、暴雨等。除此之外,還要提高和增強電路及電網系統的防雷和避雷效果,需建立合理、嚴格的配網管理體制,有關部門要及時的預測、反饋和收集天氣信息,安裝先進的防雷設施,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很多地區(qū)的配電線路的建設都還未達到這一水平。
1.4 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
影響配網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客觀因素主要是配電設備和配網線路的故障問題,主觀因素即是人為操作產生的不安全事故。由于目前配網供電系統的管理體系尚不完善,在設備的技術先進性、結構完善性、功能多樣性等方面的要求還未達到相應的標準,線路的設計與管理方面缺乏專業(yè)的技術,部分供電企業(yè)對員工的技術及供電安全知識的培訓工作缺乏重視,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到位,使得設備和線路的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故障,影響配網系統的正常運行。
2 配網自動化對供電可靠性的提高措施
2.1 構建管理小組
構建人員可靠、責任明確的管理小組。要實現配網自動化的不斷提高,促使供電的可靠性實現實質性的進步和發(fā)展,必須要成立和構建一個責任明確的管理小組。首先,要確定小組成員。挑選企業(yè)、單位的骨干成員進行相關事務的管理,可以是技術骨干、專業(yè)帶頭人、同行專家等。其次,要明確成員職責。要實現各個成員分配合理,充分利用每位成員的專長、特點,實現專業(yè)、特長與崗位工作的完美接軌,發(fā)揮每位成員的優(yōu)勢,比如技術專業(yè)專門負責技術這一塊兒,同行專家主要負責技術的評定和考核等。
2.2 注重人員培訓
重視工作人員的崗位培訓,提高其業(yè)務能力和水平。電力企業(yè)要根據電力事業(yè)和電力系統、技術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及時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和知識方面的崗位培訓工作,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制定培訓計劃,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yè)務能力,使得工作人員服務質量及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3 提升技術綜合素質
確保供電線路安全、可靠運行,提高技術服務水平。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定期對相關的配網供電線路進行檢修和維護,對配網供電線路周圍的障礙物及時進行修整和清理,對于故障線路和設備及時進行調換和維修,提高線路的運行效率,減少因線路障礙、線路老化等引起的潛在的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供電線路的導線類型的選擇方面,一般應選擇絕緣導線,采用架空電纜、地埋電纜等電纜的構建方式,盡量避免因電纜構建不合理而導致的電力故障問題。另外在配電變壓器的選擇方面也要合理、科學,以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線路維修方面,應合理、嚴格分配崗位,制定合理的值班計劃,確定工作人員的職責到位,以便于及時、有效地完成線路故障和突發(fā)事故的處理,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服務水平。在供電作業(yè)和電網開關配置方面,應鼓勵帶電作業(yè),采用高效、安全的開關設備,如真空開關、環(huán)網開關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應積極推廣現代化的故障指示器,以便于使故障得到及時地處理。采用先進的供電設備,推進配網自動化系統的不斷完善與進步,應用現代化高科技技術產品,深入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電力技術和電力發(fā)展知識,積極展開員工的崗位培訓計劃,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與素質的不斷進步。
2.4 因地制宜突破障礙
綜合考慮地域特點,實現專業(yè)技術綜合利用。由于地域特性的普遍影響,使得配網供電系統的建設存在多重技術障礙。在實際的配網系統的構建過程中,由于地域的差異性,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不足,使得農村偏遠地區(qū)的配網供電的線路建設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供電線路和配網的建設過程中,供電企業(yè)和工作人員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建設原則,綜合利用多種技術,比如低壓線路采用地埋電纜、樹木眾多區(qū)域采用架空絕緣導線等,最大限度的避免供電風險的產生。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電力企業(yè)的發(fā)展也不斷面臨這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通過實現配網自動化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因此,我們需要立足于自身,找到影響自身發(fā)展的主要阻礙因素,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引入先進的電力設備,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促使電力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林明銳.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探討[J].科技傳播,2011(17).
[2] 姚建國,周大平.新一代配電網自動化及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6(8).
[3] 劉紅松.配網自動化建設與運行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