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成
鴻門宴上危機(jī)四伏,劉、項雙方劍拔弩張,席間把酒言歡,帳內(nèi)劍光閃動。太史公用他的如椽巨筆為后人留下了這一幕忠誠與背叛、謊言與誓言、陰謀與權(quán)勢交織的歷史劇?!傍欓T宴”三個字至今仍是一切充滿兇險的欲對客人不利的宴會的代名詞。但就是在這樣的鴻門宴上,劉邦竟只是以“如廁“為名就全身而退,就算這是史實,卻也似乎于理不合。我愿不避淺陋,講出多年來縈繞于心的困惑——依照文中交代的情勢,劉邦欲求全身而退,決非易事。
鴻門宴上項羽不是沒有殺劉邦之心。“項莊舞劍”,他只當(dāng)戲看,樊噲闖帳,只給宴會的氣氛減了壓,使酒宴可以勉強(qiáng)進(jìn)行,但面對樊噲指其“欲誅有功之人”,項羽可沒松口,只說了一個字:“坐”??梢婍椨饸钪奶幵诳膳c不可之間,不然劉邦也用不著冒險逃跑了。鴻門宴上極力主張殺死劉邦的是范增,他先是遞眼色,繼而做手勢,后來干脆安排了“項莊舞劍”,除掉劉邦之心是何等急切。范增地位尊崇,項羽尊其為“亞父”,《史記》中也說他“素居家,好奇計“,可知是個諸葛亮似的人物。殺死劉邦,范增是有決心也有能力的。而當(dāng)時的情形用樊噲的話說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范增好比菜刀砧板,劉邦就是雞鴨魚肉??煞对鲈趺淳湍茏寗钸@只煮熟的鴨子飛了呢?
反觀劉邦逃跑的策略并不高明?!芭婀鹑鐜?,因招樊噲出”,根據(jù)后文我們知道張良也來了。劉邦的人全走了,范增能不生疑嗎?此時只要派個人跟去,劉邦自然就無法逃之夭夭,若能借機(jī)殺掉他豈不更好。就算聰明如范增者也沒看出劉邦意欲逃跑,而客人離席如廁,項羽一方就無人引領(lǐng)嗎?讓來客出帳隨地方便似乎不大可能,只要跟出個服務(wù)人員什么的,劉邦也無所遁形呀!
就算劉邦溜出帳外,他仍然無法輕易逃跑。文中交代:“當(dāng)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彼氖f大軍安營扎寨,營地相連少說數(shù)十里。項羽接見劉邦,當(dāng)在中軍帳,所以當(dāng)劉邦僥幸走出帳外,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也應(yīng)該是環(huán)繞在前后左右的兵營。無論劉邦的車馬停在中軍帳外還是轅門之外,劉邦此時穿過項羽的兵營都是件危險的事。項羽的士兵前一天才接到為“為擊破沛公軍”的命令,真要有哪個士兵以亂闖軍營之名把劉邦抓起來,即使不會就此要了他的命,也會生出一番新的波折來。
就算劉邦等人出得了轅門,劉邦“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紀(jì)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終于踏上了回營之路,但也不能就說劉邦已是沖出樊籠的鳥,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況還是可能存在的。另外,劉邦要求張良“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是不合情理的?!爱?dāng)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眲钊〉儡脐?,走的是小路不足二十里,考慮到樊噲等人手持劍盾,徒步奔走,最快也要半個小時以上。這可不是一個人席間上廁所所用的時間。劉邦一方的人全部離席而去,項羽范增自然不能長久等待,“項王使督尉陳平召沛公”。陳平出帳若找到了劉邦,劉邦自然就無法逃脫了,如果沒找到,陳平就應(yīng)該回報項王,追兵一出,那劉邦也一樣難以逃脫??墒莾煞N情況都沒有發(fā)生,一定是陳平出了問題,至于是什么問題就沒人知道了。陳平后來雖然跟了劉邦,但兩人初次見面卻是一年以后的事情,《陳丞相世家》中也沒有提到陳平在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
張良回帳中告辭,項羽還問:“沛公安在?”這就不再是“為人不忍”,而是頭腦簡單的表現(xiàn)了。相比之下范增的表現(xiàn)就更顯得有失標(biāo)準(zhǔn),劉邦離席這段時間他竟毫無所動,錯過多少可以殺死劉邦的機(jī)會,失敗了也只會說臟話——“唉!豎子不足與謀!”——來推卸責(zé)任,根本不像個“好奇計”的謀士。
鴻門宴,劉邦本是金蟬難脫殼,但他終是得以全身而退,是他運氣太好,還是歷史的偶然性在這里得到了集中展現(xiàn)?有誰能知道呢!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鋼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