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彬
摘 要:本文就當前高校師德建設的主要問題與解決路徑進行研究,在對當前高校師德建設進行總體評價的基礎上,從思政傾向、教學投入、育人思想和教師素質等四方面簡要分析了目前國內高校師德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對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路徑進行思考。
關鍵詞:高校師德建設;主要問題;解決路徑
一、當前高校師德建設的總體情況
總體來說,目前高校師德建設進程不斷推進,發(fā)展態(tài)勢呈現(xiàn)出健康、積極、向上的特征。在黨和國家的大力號召下,高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組織教師培訓學習,鼓勵學生參與評價,多方面、多手段促進師德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恪守職業(yè)道德要求,努力成為學生表率,受到社會各界認同。然而在高校師德建設總體形勢看好的情況下,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的新形勢下,高校師德建設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認識到在良好態(tài)勢的掩映下,師德問題依舊存在。
二、目前國內高校師德建設的主要問題
1.不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部分高校教師對國內、國際政治形勢毫不關注,對黨的基本路線與方針政策缺乏學習,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況不甚關心,對思想政治教育不愿投入。
2.缺乏敬業(yè)精神,教學投入不足
2014年教師節(jié)前夕,互聯(lián)網上公布了由騰訊教育組織的“教師生存狀況調查”的調查結果,調查雖采取掛網形式,缺乏抽樣與檢驗,但可大致反映出當前教師壓力普遍較大。主要原因在于工作量大,實際工資收入差強人意,不符合教師對其職業(yè)選擇的高期待,這也是當前高校教師缺乏敬業(yè)精神、教學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由于實際收入水平滿意度降低,職業(yè)壓力增大,部分高校教師就出現(xiàn)消極應付心理,不愿多付出。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在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當前,高校教師壓力問題亟待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功利思想大行其道的浮夸風氣下,部分教師對教師身份認識淺顯,無法潛心教書育人,缺少愛崗敬業(yè)精神。
3.單純傳授知識,育人思想單薄
高校教師的任務除“教書”外,更重要的在于“育人”。然而當前部分高校認為只要完成相關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的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對敬業(yè)愛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等帶有感性色彩的師德建設內容描述則不加以深入解讀,僅將自身所從事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教書卻不育人。
4.自身素質亟待提高
我國當代教師普遍存在三大問題,即不讀書、不研究、不合作。雖然能夠進入高校的教師都必然存在自身過人之處,可能學歷較高,理論知識豐厚扎實亦或是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突出等,但部分高校教師認為自身知識淵博、科研成果豐碩、教學技能優(yōu)秀,因此將終身學習一事拋到腦后。
三、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路徑
1.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教師的頭腦
深入開展高校教師理想信念教育,將理論武裝工作切實結合到思想道德建設中去,積極引導教師樹立崇高職業(yè)理想,堅持正確價值觀念,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用社會主義信念鞏固個人理想;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令廣大教師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導向下,清楚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注重理論同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理論學習深度。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師德風范
積極關注國家政治動向,定期組織開展形勢學習,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將《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落實工作深入到教師管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的方方面面。全面開展師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教育方向,以主題講座、影片觀看等多種形式拓寬教育內容,以書籍、網絡等多種途徑豐富教育手段,促進教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3.培養(yǎng)敬業(yè)愛崗精神,提高教師人格魅力
開展愛崗敬業(yè)先鋒評選,督促教師增強愛崗敬業(yè)意識,讓教師認識到,只有知識淵博、道德高尚才算將“為人師表”四字踐行到實處,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與信賴。教師須從儀表、行為、言論等各方面提升自我,在學術上、做人上自覺成為學生的正面表率。
4.開展經常性的師德教育培訓,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應將師德教育培訓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放到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日程中,抓緊一切機會,整合多種資源,幫助教師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促進高校教師在科研上主動創(chuàng)新,在教學上鉆研進取,在育人上細致嚴謹,以高標準、嚴要求來規(guī)范自身行為。
5.完善高校師德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建設
將師德建設納入高校整體規(guī)劃中,逐步完善當前高校教師的評價機制,提高師德評估體系可操作性,綜合學校領導、教師干部、普通教師、在校學生等相關人員意見,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師德評價,將評價結果同績效待遇掛鉤,增強師德激勵機制作用。
學博方為師,德高堪為范,高校師德建設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合格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全社會范圍內應尊重教師,改善教師生存狀況,幫助高校教師提高自我認同感;高校教師自身須熱愛教育,破除功利,甘于奉獻,提升自我,為祖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與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