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姜楠,鄭 蔚,余 鈁,張利霞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仍是全球性的重要健康問題之一,據(jù)有關(guān)資料顯示,全球有3.5億人患有慢性感染[1]。而我國是乙型肝炎的高發(fā)區(qū),超過1.2億人確診為HBsAg陽性,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約為3 100萬人[2]。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一些學者也注意到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及康復中所起的作用愈來愈重要[3]。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特異性、焦慮、抑郁和社會支持的調(diào)查,了解他們的特點和相關(guān)性,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整體健康水平、制定相應(yīng)的護理干預(yù)措施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0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國傳染病會議肝炎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其他類型肝炎病毒的重疊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臟器病變和神經(jīng)精神病,不愿參加及自動退出的病人。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工具
1.2.1.1 一般情況調(diào)查表 由研究者根據(jù)實際情況自行設(shè)計,內(nèi)容包括被調(diào)查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醫(yī)療形式、年收入、第1次確診時間、接受治療情況和獲取疾病信息來源等。80例病人中,男62例,占77.5%,女18例,占22.5%;年齡17歲~65歲(37.59歲±12.69歲);婚姻狀況:已婚66例 ,占82.5%,單身14例 ,占17.5% ;職業(yè) :農(nóng)民61例 ,占76.3%,工人6例(7.5%),商人3例,占3.8%,干部2例,占2.5%,其他8例,占10.0%;文化程度:初中以下58例,占72.5%,高中及以上22例,占27.5%。
1.2.1.2 慢性肝病特異性量表 內(nèi)容包括腹部癥狀(AS)、乏力(FA)、全身癥狀(SS)、活動(AC)、情感功能(EF)、焦慮(WO)6個維度共29個條目,各維度及條目評分0分~4分(最低0分,最高116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生存質(zhì)量越好[4]。
1.2.1.3 抑郁自評量表 該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10個條目反映正性情感或體驗,10個條目反映負性情感或體驗。各條目得分總和(最低20分,最高80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shù)部分即為標準分,分數(shù)越低狀態(tài)越好。我國以53分為臨界標準,53分~62分為輕度抑郁,63分~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5]。
1.2.1.4 焦慮自評量表 該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15個條目反映負性情感或體驗,5個條目反映正性情感或體驗。計分方法同抑郁計分方法。我國以50分為臨界標準,50分~59分為輕度焦慮,60分~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5]。
1.2.1.5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該量表由客觀支持(3項)、主觀支持(4項)和對支持利用度(3項)3個維度共10個條目組成。第1條~第4條、第8條~第10條每條只選1項,選擇A、B、C、D項分別計1分、2分、3分、4分;第5條計總分,每項從“無”到“全力支持”分別計1分、2分、3分、4分;第6條、第7條如回答“無任何來源”則計0分,回答“有來源”則有幾個選項計幾分??偡值梅衷礁撸硎静∪说玫降纳鐣С衷蕉啵?]。
1.2.2 資料收集與處理 由經(jīng)過培訓的專人發(fā)放,經(jīng)被調(diào)查人同意并自行填寫治療前后、隨訪3個月、隨訪6個月的調(diào)查問卷,共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8份,回收有效率97.5%。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資料的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相關(guān)性用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檢驗水準取α=0.05。
表1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療前后及隨訪3個月、6個月肝病特異性得分比較(±s) 分
表1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療前后及隨訪3個月、6個月肝病特異性得分比較(±s) 分
時間 腹部癥狀 乏力 全身癥狀 活動 情感功能 焦慮治療前 3.47±1.041) 3.17±0.891) 5.21±0.941) 4.44±1.061) 3.65±0.801) 2.76±0.771)治療后 6.21±1.97 6.32±1.77 9.17±1.58 7.85±1.99 7.01±1.81 5.45±1.67隨訪3個月 4.09±1.00 5.04±1.01 5.56±1.09 4.74±0.94 5.03±0.77 4.78±0.69隨訪6個月 4.04±0.94 3.95±0.99 5.43±1.05 4.99±0.90 4.23±0.65 3.94±0.69 1)與治療后、隨訪3個月和隨訪6個月比較,P<0.05。
表2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抑郁和焦慮得分 分
表3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社會支持得分(±s) 分
表3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社會支持得分(±s) 分
時間 客觀支持 主觀支持 對支持利用度 社會支持總分治療前 6.22±2.481) 17.41±2.971) 5.58±1.491) 29.25±5.481)治療后 7.65±1.96 19.50±2.46 6.28±1.52 32.73±4.63隨訪3個月時 6.79±2.34 18.01±3.23 6.03±1.97 31.68±4.45隨訪6個月時 6.47±2.12 17.69±3.18 5.75±1.73 29.99±4.93 1)與治療后、隨訪3個月時、隨訪6個月時比較,P<0.05。
表4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社會支持與肝病特異性的相關(guān)性(r值)
表5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抑郁和焦慮與社會支持的相關(guān)性(r值)
我國目前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測評也逐漸受到肝病臨床專家和??谱o士的重視。本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在接受治療后肝病特異性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在隨訪3個月和隨訪6個月時得分情況有所下降,這說明乙型肝炎病人進行干預(yù)后可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但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病特異性癥狀并且可以反復。這可能與病人經(jīng)濟收入不理想或無醫(yī)療保障、病程長而導致檢查及治療費用高有關(guān)。而這些特異性癥狀引起的社會功能障礙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存質(zhì)量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這與侯玉華等[7]的研究類似。而解滿霞等[8]的研究表明,疾病和體力的限制可導致活動能力的下降,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同時會引起自我健康評價的下降和社會交往的減少,進而導致生活工作和心理感受的改變。這些不良后果都會導致病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生存質(zhì)量下降。
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認為,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zhuǎn)歸與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息息相關(guān)。本研究通過焦慮、抑郁自評量表發(fā)現(xiàn)有抑郁、焦慮癥狀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在接受治療后有所好轉(zhuǎn),說明乙型肝炎病人接受治療后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但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而引起焦慮、抑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肝功能異常時可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而導致情緒不穩(wěn)定,或者情緒不穩(wěn)定導致肝功能的反復異常,這些都可以導致焦慮、抑郁在肝功能異常時更加嚴重;②經(jīng)濟收入差或無醫(yī)療保障病人焦慮、抑郁癥狀程度重;③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病人怕傳染給家人的同時又怕遭家人和朋友嫌棄,使病人在生活、工作、學習及人際交往中深感不便,再加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庭生活負擔的加大以及個人生活質(zhì)量的下降,使其產(chǎn)生強烈的失落感和危機感,這更加劇了病人焦慮、抑郁癥狀。這與陳芳[9]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
當個體面對壓力時不僅需要與社會成員進行交往,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本研究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病人的抑郁、焦慮情緒與社會支持呈不同程度的負相關(guān)。社會支持低下可以導致個體產(chǎn)生心理障礙,從而使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導致疾病的復發(fā)或加重[9]。據(jù)有關(guān)研究顯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存質(zhì)量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較普通人低,且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guān),但其生存質(zhì)量降低更突出表現(xiàn)在心理、社會方面[4,10]。所以,在提倡社會支持對乙型肝炎病人生存質(zhì)量積極效果的同時,不能忽略社會支持的個體化和適度性[11]。但也有研究表明,過度的社會支持在某些情況下會適得其反,加重病人壓力,產(chǎn)生負面效果[12]。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臨床醫(yī)務(wù)工作者在對病人進行軀體治療的同時,還要重視乙型肝炎癥狀的特異性、病人焦慮抑郁不良情緒和社會支持的相互影響,通過組織病人及家屬觀看錄像、舉辦知識講座、發(fā)放有關(guān)疾病的小冊子等途徑使病人及家屬對疾病有系統(tǒng)的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讓社會人群對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消除錯誤觀念。鼓勵他們關(guān)心支持病人,防止偏見和歧視,給病人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情感支持與幫助,構(gòu)建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全面康復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luò)。最后,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健康教育、心理干預(yù)等方法,幫助病人積極面對現(xiàn)實,并使病人了解負性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促進其提高情緒自控力,學會自我心理保健和放松,緩解心理壓力,糾正消極情緒,消除焦慮抑郁情緒,保持心理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提高生活質(zhì)量,以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1]Elegance Ting Pui Lam,Cindy Lo Kuen Lam,Ching Lung Lai,etal.Psychometrics of the 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for Souther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26):3288-3297.
[2]董寧,葉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觀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相關(guān)性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6):635-636.
[3]高艷花,郭新紅.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護理[J].家庭護士,2008,6(4A):904-905.
[4]Younossi AM,Guyatt G.Development disease specific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J].Gut,1999,45:295-300.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增訂版):109-115.
[6]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增訂版):127-133.
[7]侯玉華,李雯雯,李強,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關(guān)生存質(zhì)量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8,48(10):79-80.
[8]解滿霞,周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2):1525-1527.
[9]陳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及相關(guān)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3):5-7.
[10]Younomi ZM,Bopmarai N,Price LL,et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the impact of type and severity of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7):2199-2404.
[11]鄒靜,孟慶菊,史玉霞.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及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1B):180.
[12]蘇月巧,蔡蘭英,郝志芳,等.肺結(jié)核合并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社會支持狀況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1B):2923-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