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賽賽
【摘 要】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頒布了高中課程的課程標準,本文立足于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物理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064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Posner)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新課程教學呼喚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時期的教師不僅專業(yè)學識要較為豐富,而且還善于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學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學反思?物理教學反思對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有什么幫助?我們物理教師又如何進行教學反思?筆者試做些初步探討。
一、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深入研究物理教學
教育界曾提出這樣一個理論:“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反復教授、反復分析研究課堂效果的過程,也是教師關注自己教學行為,深入開展教學活動的行為。
(二)有助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實踐教學
教學智慧是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展現(xiàn)知識的過程。為了更好地教授物理課,教師常常會教授定理,為學生安排大量的習題。而學生在一般情況下,理解能力相對比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要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實踐可以尋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方法。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課程反思
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從理論和專業(yè)基礎方面,教學基本策略方面進行。
第一,對理論和專業(yè)基礎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但是僅僅行停留在經(jīng)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yè)學識為基礎。
(一)轉(zhuǎn)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jīng)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二)豐富物理專業(yè)學識
學科專業(yè)知識對于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yè)修養(yǎng)、豐富專業(yè)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shù)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shù)價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三)提高學生能力培養(yǎng)
年輕的物理教師在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雖然都能比較認真地投入工作,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對學生都是填鴨式教學。長此以往,教學質(zhì)量會慢慢地變得不理想。因此,物理教師必須不斷地進行教學理念的反思,在深層次上更新與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以培養(yǎng)學生必備的物理素養(yǎng)。
(四)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十分必要
20世紀60年代,教學設計成為美國教育技術(shù)學領域中的一門正式學科。一堂課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步驟,確定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根據(jù)內(nèi)容準備教學資料,設計習題,多鞏固學到的新知識。通過這些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動力,使學生能夠?qū)⑺鶎W的知識活學活用,進而提高學生分析總結(jié)問題的能力。
第二,教學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yè)基礎上,新課程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一)物理課案例研究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fā)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并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我在設計《人造衛(wèi)星宇宙速度》課堂教學時,一開始就可以提出問題:能否讓拋出的物體不落地?這時學生十分活躍,議論紛紛:有的會說,將物體上拋,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當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體飛到外太空,就不再回來了;有的會說,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知,物體從越高的地方、拋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離越長,當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體就落不回地面了;還有的同學可能會進行反駁:落地的跨度長了,可地表就不是一個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學說,由勻速圓周運動可知,當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時,物體繞地球在圓形軌道上運動就不回地面了。通過思考和討論,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激發(fā)學生進行思考。
(二)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范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nèi)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quán)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并做了評課,課后,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三)課后小結(jié)與反思筆記
課后小結(jié)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jié)、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于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參考文獻
[1]陶昌宏.高中物理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雷鳴.在教學反思中促進教學智慧的生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3]王較過.物理教學論[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